廣告區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8月15日!散戶中了錨定效應大買AI股!

大家可以看一下錨定效應的威力,近四個交易日下來,緯創股價下跌1.5元,8.5元,1元及今天平盤,三大法人分別賣出緯創8370張,90079張,19906張,16557張,緯創的股價就從高檔修正5到10%而以,散戶就拼命的進來加碼,廣達也是一樣的情況,近四個交易日下來,廣達股價分別下跌7元,下跌11.5元,下跌1元及今天平盤,散戶分別買超12156張,29575張,8476張,7696張,今天廣達及緯創盤中是有下跌,散戶就是拼命的把緯創及廣達股價買到平盤,這時的散戶已經陷進去了,開始向下攤平,加碼,不服輸,死凹,外資群及主力就能在緯創及廣達中一直賣出股票,和碩及仁寶也是一模一樣的情況,股價一直下跌,散戶就一直進去攤平,之所以散戶現在敢買,原因是因為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明朗,但散戶不知道的事是,第三季才是川普關稅20%影響整季的期間,之前川普對台灣說課徵32%關稅,結果很多散戶嚇到屁滾尿流,最近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漲上來後向下修正個5到10%,散戶就一直進去拼命的買,大家應該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三大法人一直賣,散戶一直買,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股價就一直下跌,這是不是和鴻海剛好相反呢?近五個交易日下來,三大法人分別買超鴻海21653張,2717張,35254張,36670張,78102張,合計買超174396張,鴻海股價上漲12.5元,這就是我常說的,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你不用覺得自己很倒楣,覺得買了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後股價就一直下跌,賣了鴻海股票後就一直上漲,這在短線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三大法人短線為了賺差價,當然就是要作局,當他們賣了後,當然要讓股價下跌,當他們買了一大堆後,如果鴻海股價很弱,怎麼可能激起散戶貪婪的心,最重要的事是,之後三大法人要讓鴻海中的散戶中錨定效應,也就是漲到某一個高檔後要向下修正個5到10%,這時散戶就會開始進來買鴻海了,只要三大法人沒有辦法在鴻海中把股票賣給散戶,那他們就只能在裡面一直拉抬及護盤,之前鴻海中的散戶被三大法人整了一整年,也就是2023年時,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先大漲,那時散戶都在鴻海中,也不想要去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中買進,三大法人就一直壓制及摜殺鴻海股價,一直去拉抬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那時持有鴻海的散戶每天都在崩潰,那時我就說了,因為股票在你手上,所以三大法人沒有理由幫你拉抬,很多散戶在那說我在為鴻海不漲找理由,最近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鴻海,大家應該有看到鴻海強到沒朋友,三大法人從4月11日以來買了鴻海531822張,大家沒有看錯,就是買了五十三萬張,之前我就說過了,三大法人可以很兇,很猛,很嗆的賣超100萬張股票,但最終他們要有本事低價買回才算數,最近幾個月三大法人買了五十三萬張,這五十三萬張就是散戶賣出來的,所以現在鴻海股價強到沒朋友,這會令人覺得很奇怪嗎?當然不會,最近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被三大法人一直賣超,大家覺得接下來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會很強勢嗎?覺得會得人就是愛說笑,三大法人賣了一大堆股票後,他們就是會壓制及摜殺,哪有三大法人這麼好心賣了一大堆股票後還幫散戶護盤及拉抬,當初我說鴻海的情況,現在可以完整的套進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我並沒有買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所以大家可以自己去觀察接下來這些個股的股價是不是會弱到讓你流眼淚,這就是三大法人把手上的股票換手給散戶會有的情況,三大法人換手給散戶後,接下來就是要去折磨散戶,當哪天散戶自我心理面崩潰,又便宜的賣回給三大法人,那時三大法人就成功的賺到差價,之後三大法人又會回到拉抬及護盤的模式,以最近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三大法人賣超的情況來說,想要他們護盤,真的就是好傻好天真。
先讓我們談談市場最關注的AI伺服器業務。從剛才我的簡報當中大家也能看到,在今年第二季,AI伺服器的表現持續強勁,年增幅度超過六成,充分展現出AI運算需求的高速成長與產業動能。展望第三季,我們預期AI伺服器營收將年增超過170%,其中Q3機櫃預期QoQ成長300%,反映出客戶拉貨力道持續加溫。根據目前掌握的市場需求,全年AI伺服器相關的營收將會突破「兆元」的規模。另外,我想大家也都有注意到,最近幾家重要的客戶在他們的法說會上,也都強調AI基礎建設的投資將會持續擴大,並且預期相關資本支出也將會一路延續到2026年、甚至更久。這些訊號印證了我們的看法,AI不是一時的熱潮,而是一場真正的產業革命,是結構性、長期性的成長趨勢。我們預期市場對高效能算力的需求仍舊會持續升溫。而鴻海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製造服務平台公司,也將持續協助我們的客戶擴充他們的AI基礎設施。我們的目標很清楚:在這場AI的浪潮中,要幫助客戶掌握這一波快速成長的機會。為了進一步強化我們在AI基礎設施的佈局,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們在7月底公告一項重要合作,也就是我們首次以增資換股的方式,與東元電機結盟。這是一個雙方各自發揮優勢,資源互補非常好的合作方式。我們會結合東元在機電的能力,以更快的速度,來打造更完整、更有競爭力的模組化資料中心(MDC)一站式解決方案。另外,面對美國市場對AI算力快速成長的需求,我們也將活用在美國Ohio州的廠區,加入雲端網路產品的製造。這將是鴻海進一步強化我們在全球AI產業地位的一個很重要的投資,也是我們具有堅強的夥伴關係以及完整全球布局的一個證明。另外我也想在這裡跟大家特別的強調,鴻海今天能在AI領域展現強大的競爭力,是因為長期在ICT產業所累積的核心實力。這個根基是來自於垂直整合能力與持續投入的研發技術。這讓我們在伺服器、資料中心、終端產品等領域,都建立了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也穩固了我們在市場的地位,當然這些長期耕耘的能力以及快速響應的服務,也讓我們與客戶的關係更加的緊密。另外,我們的規模經濟與全球佈局,也讓我們能夠在AI趨勢中迅速反應、掌握先機,將AI的應用從雲端基礎設施,擴展到邊緣運算,以及多元化的AI終端產品。總的來說,鴻海的核心競爭力,正是我們在AI時代能全面參與、絕不缺席的關鍵。我們有信心,鴻海將是引領這波AI浪潮的領導者之一。
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三大平台的進展,這三大平台就是董事長在Computex的Keynote提到的3+3+3的第三個3。首先是智慧製造這一塊。我想跟大家說明鴻海是如何將製造與AI結合,實現董事長在Computex提到的「AIFactory」這個願景。首先在GenAI落地實證方面,我們將生成式AI整合到設計與製造流程中,透過「Genesis」平台,利用AI進行橫向分析與決策優化。就像董事長說的,AI不是要取代人,而是要幫助我們把多數重複性工作交給AI,讓員工能專注於更有創造力的工作。在工業人形機器人的部分,我們利用NVIDIA的Omniverse平台開發出能夠多工協作的工業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透過數位孿生的技術進行訓練,不僅提升了生產線的彈性,也強化了生產效率,跟預測性維護的能力。最後,要讓AI落地,就必須有強大的超算資源。我們會憑藉集團的NCP超算資源,來訓練大規模的AI模型,並部署到各個場域。我們希望能藉此整合AI平台與AgentStore,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讓AI的價值在集團內部持續複製與擴散。總的來說,鴻海正積極將AI技術導入智慧製造,讓我們的生產流程更有效率、更有彈性,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