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8月6日!台積電洩密案涉及2奈米製程技術!

 

新聞說:護國神山台積電爆發工程師疑非法取得二奈米關鍵技術,主動向台灣高等檢察署提告;半導體業紛肯定台積電機密資訊保護超強的功力,更有業者爆料,此案引起總統府關切與交辦,台積電資訊部門剛開始發現有人異常登錄拍資料,採取「按兵不動」,但其實當下就鎖定手機當事人,其中,上月底設備大廠工程師與其中一名台積電工程師,約在近竹科的星巴克翻拍機密資料,當場被檢調單位活捉。但也有另一個版本傳言,業界傳台積電資訊部門從遠端察覺員工在外的星巴克異常登錄、拍攝資料,資訊部門相關人員隔天立刻去店家查錄影影像並取得證據,再約談自家員工與設備大廠那位工程師、法律顧問等,令當事人啞口無言。不管版本為何,共同交集點就是兩名工程師相約在星巴克,台積電工程師打開電腦登錄與取得公司資密資訊,給設備廠工程師拍照,不同版本說法的真實與否,台積電與設備廠皆不評論。業界人士指出,台積電對內常宣導PIP重要性,也投入很多資源做PIP,因機密資訊包括營業秘密和其他重要資訊,攸關客戶、股東、員工和供應商的利益,內部還成立專屬資訊保護工作委員會,每月召開會議,檢討資訊如何保護、教育宣導、遵循度檢查等議題。將PIP政策與員工、供應商的日常工作緊密結合,廠區內禁止手機等裝置拍照,違規者會被追究與懲處相關責任。半導體業界透露,此次是台積電主動發現與提告,顯示台積電PIP具備超強的功力,此案引起總統府關切與交辦。台積電資訊部門剛開始發現有人異常登錄拍資料,採取「按兵不動」,但其實當下就鎖定手機當事人,其中,有一名年輕工程師,上月底與日商設備大廠工程師約在近竹科的關新路星巴克翻拍機密資料照,當場更被檢調單位活捉。業界研發人士認為,這樣竊取資訊機密非常過分,多半是圖謀利益,但賣給誰是重點,以業界的英特爾或或三星,應該拉不下臉去做這種事,其他公司拿到機密資訊,會不會用或有什麼用處,另當別論。高檢署指出,台積電察覺資訊異狀並進行內部調查,發現吳姓等2名在職工程師(目前已被開除)、陳姓前員工共6人,聯手非法取得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隨即提出告訴,由智慧財產檢察分署偵辦。高檢署智財分署檢察官為調查相關證人及蒐集必要證據,7月25日至28日間,陸續指揮調查局新竹市調查站、資訊安全工作站及北部機動工作站調查官進行偵辦。傳喚、拘提涉案的陳姓前工程師等6人及搜索住居所。檢察官調查後認為,陳男等3名工程師違反國家安全法第3條第1項第2款「知悉或持有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未經授權或逾越授權範圍而重製、使用或洩漏該營業秘密給外國機構」,嫌疑重大,訊後向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均獲准。

這對台積電未來營收及獲利會有什麼影響?台積電洩密案涉及2奈米製程技術的機密外洩,對這家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影響需從多個面向分析,包括營收、獲利、市場競爭力以及品牌形象。以下是對此案潛在影響的綜合評估:

1. 對營收與獲利的直接影響

短期影響可控:根據業界分析,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尚未進入量產階段,預計2025年底才會量產,因此外洩的資料對當前營收的影響有限。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也表示,2025年全年營收預計成長24%至26%(以美元計),顯示公司對財務展望仍具信心。

長期風險:2奈米製程是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維持技術領先的關鍵。若機密資料外洩導致競爭對手(如三星、英特爾或日本Rapidus)縮短技術差距,可能影響台積電未來在高階製程市場的定價能力與市場份額,進而間接衝擊長期獲利。

2. 技術領先地位與競爭力

技術優勢暫未動搖:台積電在2奈米技術的研發投入巨大,且其製程開發難度極高,即使競爭對手取得部分資料,短期內要轉化為實際應用仍具挑戰。業界人士指出,像英特爾或三星這樣的大廠不太可能直接使用竊取的資料,因其涉及法律與道德風險。

供應鏈影響:外洩資料疑似流向日本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該廠商是台積電重要供應商之一。若資料進一步流向其他競爭對手(如日本Rapidus的2奈米計畫),可能對台積電的技術獨佔性構成威脅,影響其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3. 品牌形象與客戶信任

形象受損: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其客戶包括蘋果、輝達等科技巨頭。外洩事件可能動搖客戶對台積電機密保護能力的信心,特別是涉及國家安全層級的技術。外媒報導指出,此案已引起國際關注,可能促使客戶重新評估與台積電的合作風險。

強化資安措施:台積電長期投入機密資訊保護(PIP),擁有超過20萬項商業機密,並設有專屬資訊保護工作委員會。此次事件顯示其資安監控系統(PIP)的強大,迅速偵測異常並採取行動,但也暴露遠端辦公漏洞,未來可能需進一步強化內部控管與員工教育。

4. 法律與國安層面

嚴厲處置與法律後果:涉案的三名工程師因違反《國家安全法》被羈押禁見,最高可處12年有期徒刑及1億元罰金。此案可能成為台灣修訂《國家安全法》後的首例,顯示政府對核心技術保護的高度重視。

國際影響:外洩事件牽涉日本設備商,引發台日半導體競合討論,可能影響台積電與日本供應商的合作關係,甚至波及台日間的產業策略布局。

5. 市場與投資者反應

股價波動:雖然事件對當前營收影響有限,但市場對台積電技術外洩的擔憂可能導致短期股價波動。外媒分析指出,投資者可能關注台積電如何強化資安以避免未來風險。

長期投資吸引力:台積電的技術優勢與市場領導地位仍是其吸引投資者的核心。若能妥善處理此次事件並強化資安措施,有助於維持投資者信心。

總結:台積電2奈米洩密案對其短期營收與獲利的影響可控,主要因為2奈米製程尚未量產,且公司迅速採取行動遏止損害。然而,長期來看,若外洩資料被競爭對手有效利用,可能削弱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優勢與市場份額。此外,事件對品牌形象與客戶信任的衝擊不容忽視,特別是在全球供應鏈高度敏感的背景下。台積電需進一步強化資安措施,並與客戶及供應商重建信任,以確保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