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8月13日!外資群出貨不了鴻海只能拉抬!

現在鴻海中的散戶是一直站在賣方,外資群就在180到200元一直買,重點是在200元一直買,這樣外資群的成本就會愈來愈高,只要沒有散戶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三大法人手上鴻海成本180元到200元的就出不掉,即然出不掉的話,就只能加價賣,大家就會看到三大法人一直持續的拉抬及護盤鴻海股價,所以第二季財報不論鴻海開的好或不好,都不應該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以緯創及廣達的經驗來說,三大法人就是趁第二季財報出來後會大量的倒貨,而且只要讓利個5到10元,應該是這樣說,只要讓利個5到10%,這樣散戶就會進來買,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散戶很容易中錨定效應,他們在4月7日到6月中會以112.5元到150元一直賣鴻海,而且也不敢買,但很搞笑的事是,當鴻海股價看到200元,210元,220元後,股價再向下跌個5%到10%,散戶就會衝進來買,這種人當韭菜就是活該而以,如果你在4月7日到6月中你都不敢買,你就不該在接下來鴻海回檔時買,大家看緯創及廣達僅僅就回檔了5到10%,結果散戶竟然買了緯創十萬張,平均是買在120元,之前散戶在74元到105元是一直賣緯創,還有廣達也是一樣,之前在一百七十幾元不敢買,最近從290元跌到271元,散戶就衝進來買,散戶自己有沒有看一下自己在幹嘛,一般玩短線的散戶不是應該要低買及高賣嗎?也就是在4月7日到6月中時,這一段時間是市場最悲觀時,你應該要在這時候買多一點,如果你在這時候敢買,那你就是一個合格的價值投資者,只要你敢在最悲觀時買,那你在樂觀時敢再買我就沒啥意見了,畢竟112.5元你敢買,190元你也買的話,那了不起平均就是買在150元,還是比季線及半年線低,你要是在112.5元到160元腦中閃過一絲想賣的念頭,那你就不該在180到200元時和外資群換手,因為只要你一和外資群換手,那鐵定就是買在180到200元,之後外資群及主力賣掉後就會開始壓制及摜殺,你在112.5元到150元都會想賣了,那你買在180元到200元豈不是更慘嗎?很多散戶很搞笑,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當初在112.5元到150元在那思考要不要減碼或降槓桿,結果在180元到200元你在那考慮要買,那豈不是有病嗎?我之前一直和大家說,如果我想賣,我一定是選在最樂觀的時候賣,不論是槓桿或現股,因為在股市中你永遠都等得到樂觀及悲觀,要是你常常都是在悲觀時賣,樂觀時買,那你永遠就是高買及低買,我常和大家說你要最悲觀時買,真的想賣時在最樂觀或相對樂觀賣,這樣你鐵定是會賺錢的,因為你是價值投資者,時間已經能為你化解風險了,以我2019年買到的為例,我已經領了33.9元的股息,其實我眼睛閉著賣都是發大財,但為啥我要選在最悲觀時賣呢?如果真的很想賣,我也只會選在最樂觀或相對樂觀時賣,只要你做得到買在最悲觀,賣在最樂觀或是相對樂觀,你不論是價值投資或短線投機都能賺錢,這一次不少散戶在112.5元到132元賣出股票,只要在最悲觀時賣,你等於2021年買到到2025年4月,你就是浪費了三年的時間,外資群波段的玩法也才那幾招而以,這一次在緯創及廣達先使出來了,要是散戶在鴻海一樣會中三大法人的招,中了錨定效應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那換完手後,你就會發覺三大法人每天在那壓制及摜殺了,近期外資群及主力即然願意進來買180到200元的鴻海,那就讓他們在裡面待久一點,去年外資群及主力是從105元開始向上拉抬的,第一波主力及外資買在120元,後面成本了不起就是在130到150元,所以向下賣時威力很大,最近三大法人是買在180元到200元,散戶只要不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他們會不會像台達電這樣一直拉抬呢?我個人覺得是很有可能的,之前悲觀時你不敢買,你就不要傻傻的在樂觀時和三大法人換手,當你最近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就算三大法人讓利個5到10%,了不起就是讓利10到20元,那你就是會買在180到190元,這樣的價格你要抱著經歷第三季台幣升值10%,關稅20%,你可要想清楚了,最近廣達,緯創第二季毛利率及營利率掉這麼多,這僅是台幣升值10%,關稅10%,大家看仁寶及和碩的第二季獲利,僅賺0.1元,這麼令人驚嚇的獲利就僅是台幣升值10%,關稅10%,第三季可是台幣升值10%,關稅20%,三大法人如果接下來在鴻海讓利10到20元,讓你買在180元到190元,我覺得三大法人如果再向下壓制及摜殺,鐵定是能再打到散戶懷疑人生的,大家看廣達及緯創,外資群及主力就讓利個5到10%,廣達出貨在275元,緯創出在120元,這和當初三大法人向散戶買的價格差多了,之後關稅20%,台幣升值10%,你要抱著成本120元的緯創,還有成本275元的廣達,你可要想清楚了,外資群及主力賣了後,他們可沒有這麼好心再拉抬及護盤,接下來關稅20%,台幣升值10%,散戶是自己要抱著成本高的廣達及緯創,另一個重點是,外資群及主力在過程中還會壓制及摜殺,試想,第三季也就是11月中時,你看到緯創及廣達的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更難看,這時股票又都在散戶手上,那時外資群及空方如果再踹一腳,你面對這麼難看的企業獲利,你真的抱得住嗎?我之所以能一直抱住鴻海,原因就是鴻海的獲利是持續向上成長,要是鴻海獲利暴增及暴減,這樣的情況我是抱不住的,我是不相信散戶面對獲利衰退的情況下還能抱住股票,第三季才是川普課徵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影響的時刻,現在你在高檔買了廣達及緯創,然後去渡過第三季,那你真的是勇敢,不過今天很多散戶進去買廣達及緯創了,我這樣寫可能會被一些散戶嗆,不過還好鴻海今天是三大法人買,鴻海至少目前散戶是站賣方的,要是哪天散戶也被三大法人拐進去了,我應該也不會再提醒了,反正買了都買了,後面的壓力就只能你默默承受了。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12164張,第二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11824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6182張,第四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2846張,第五名是兆豐中壢,買了1207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第一新竹,賣了1719張,第二名的是凱基,賣了1420張,第三名的是元富,賣了1234張,第四名是凱基中港,賣了1205張,第五名的是群益,賣了1044張。

今天受到廣達,緯創,仁寶,和碩,英業達等AI概念股下跌的影響,加上鴻海股價快要到200元整數心理關卡,今天外資群狠起來吃貨,合計買超了36974張,鴻海股價僅上漲1.5元,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三大法人如果想要買到很多股票,在年線的一百七十幾元及兩百元的整數關卡能買到最多,加上AI概念股第二季普遍受到匯損及毛利率下滑影響,股價都出現大跌,尤其是仁寶及和碩,這兩家獲利都開出了非常驚嚇的結果,仁寶第二季賺0.11元,和碩第二季更驚嚇,僅賺0.1元,和碩財報今天才開出來的,所以明天應該是會出現大跌,和碩除了毛利率,營利率下滑外,業外也賠了很多,加上第二季要繳保留盈餘稅,所以第二季才會很誇張的僅賺0.1元,和碩第一季是賺1.62元,第二季僅賺0.1元,這比之前COVID-19更誇張,鴻海明天開財報,應該不可能像仁寶及和碩這樣出現驚嚇,畢竟鴻海旗下中國子公司已經開出獲利了,工業富聯第二季賺286.7億,比去年第二季211.82億多賺了74.88億,鴻驣精密第二季賺7.58億,比去年第二季7.24億多了0.34億,富智康第二季賺15.56億,去年賠3.67億,比去年多賺了19.23億,所以第二季已知本業獲利已經比去年多賺了94.45億,鴻海目前累計本業獲利已經有309.84億,去年第二季工業富聯,鴻驣精密及富智康加起來是215.39億,鴻海第二季業外部份,雖然鴻準,京鼎,帆宣,建漢開出來都很令人驚嚇,但第二季夏普因為有賣堺工廠給軟銀及KDDI,所以第二季賺57.2億,比去年第二季1.22億多了55.98億,只要有夏普這57.2億,鴻海第二季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這一項就會有20到30億,加上穩賺的利息收入,其他收入減財務成本,因為鴻海拿了很多現金去投資AI伺服器,不然這三項加起來原本會有30到50億的,甚至會有40到60億,最近幾季就是降到20到30億,即便如此,鴻海目前業外已知的獲利已經有50到60億了,其他利益及損失就是匯損,這項如果賠60億,這樣鴻海了不起業外獲利就是零,還是有本業獲利,鴻海本業營利目前大概預估是540億,第二季鴻海也會有保留盈餘稅,鴻海賺11元配出5.2元,也就是配出809億,保留718億沒有配出來,保留盈餘稅要繳5%,這樣就是會多出35.9億的所得稅,要是鴻海業外為零,本業營利540億,所得稅會繳127.7億,稅後獲利約412億,大概就是獲利2.8元,要是其他利益及損失這一項沒有賠60億,那獲利就有3元了,要是其它利益及損失這一項是賺錢,那鴻海第二季獲利就是三元多了。
鴻驣精密發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營收達23.05億美元,同比增長11.53%。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3151.1萬美元,同比下降3.11%,每股基本盈利為0.44美分。在此期間,智慧手機及系統終端產品市場營收有所下降,而雲端網路設施、電腦及消費性電子以及電動汽車市場的營收均實現增長,其中電動汽車市場增幅最為顯著,達到102.3%,鴻驣精密第一季賺624萬美元,上半年賺3151萬美元,第二季賺2527萬美元,美元對台幣是1比30,第二季鴻驣精密賺7.58億,比去年第二季7.24億好0.34億,獲利年增4.7%,最近鴻海子公司工業富聯,富智康及鴻驣精密股價在中國被炒瘋了,股價一直噴出大漲,昨天鴻驣精密開出很普通的財報,今天也能上漲11%,最近中國股民在炒人工智慧股算是炒瘋了,川普說輝達能賣h20給中國,川普還說GB系列的AI晶片只要效能減少30到50%,也願意賣給中國,對川普來說,他就是死要錢而以,輝達有和川普說中國的AI晶片其實已經和H20差不了多少了,要是禁止H20的話,那中國AI晶片品牌商等於就是賺到,因為好的買不到,就只能去買爛的,川普讓輝達賣H20給中國,然後向輝達拿走15%的營收,這樣可以讓中國的AI晶片品牌商沒有訂單,這就會阻止中國研發AI晶片的進度,這是不是很好理解呢?以台積電來說,台積電賺走了九成以上的晶圓代工獲利,所以台積電可以砸錢去研發及蓋廠,像三星,英特爾,聯電這種不賺錢的,他們敢去投錢進研發或是蓋廠嗎?鐵定是不敢的,客戶也不會想要去和三星及英特爾買,畢竟台積電的東西比較好,要是台積電在中國被禁止,那中國就會自行去研發,中國的企業也只能把晶圓代工的訂單下給中國的公司,只要中國公司有訂單,他們就能研發,這樣就有機會能一直活下去,對AI晶片也是一樣,最好的策略當然就是讓輝達把AI晶片賣給中國,這樣中國AI晶片商就沒有訂單,自然就不敢去研發AI晶片,只要川普願意讓輝達把AI晶片賣給中國,那工業富聯的商機想像空間就會很大,畢竟第二季工業富聯獲利是年增五成,這種大牛股獲利還能年增五成,當然就會引來市場散戶的瘋搶,當股價上漲時,自然散戶就會一直進去搶,這時就是在玩誰是最後一隻老鼠,玩吹牛,看誰先喊抓。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