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白宮明晨宣布新消息!下週公布半導體232關稅,3大劇本決定台灣命運,根據白宮公布的最新行程,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於美東時間6日下午4點半(台灣時間7日清晨4點半)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重要聲明。不過,白宮對於川普此番公開談話的具體內容,並未提供任何進一步說明,引發各界猜測。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5日早上8點接受的美股盤前節目訪問時宣稱,未來一週宣布晶片和藥品關稅。川普上任後頻頻出招,對進口商品祭出前所未見的貿易限制,其中最令全球科技業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忌憚的,是今年4月啟動的《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調查。這項被稱為「半導體稅」的調查,目前進展備受矚目,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已宣告將於兩週內公布初步結果。半導體232條款是什麼,為何成為台灣集體焦慮的惡夢,232條款源自冷戰時期的美國貿易法案,賦予總統以「國家安全」為名,直接對進口商品採取快速且強硬的貿易措施,包含加徵高關稅、設定配額,甚至其他非關稅限制,完全不受國會冗長立法或世界貿易組織仲裁程序拘束。這讓232條款被形容為美國總統手中的「家傳寶刀」。調查可由業界申請、政府部門要求,或由商務部自行啟動,程序為「270天調查+90天總統決定」。最大爭議在於「國家安全」定義彈性極大,除國防需求外,近年也涵蓋「國家經濟福祉」與避免外國不公平競爭。2018年川普曾以此為由對鋼鐵、鋁材加稅25%、10%,後來甚至擴及相關衍生產品,衝擊全球供應鏈,提供了兩大教訓:豁免只是談判籌碼,且課稅範圍可持續擴張。半導體232成美國總統的貿易武器,三大劇本決定台灣命運,2025年4月,美國正式將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及多種含晶片產品納入232調查,理由包括:供應鏈過度集中於少數台灣廠商、外國政府補貼造成不公平競爭,以及供應鏈被武器化的潛在風險。這項調查恐波及伺服器、顯示卡、網通設備等台灣出口大宗,不再僅限於晶圓代工廠。專家推演台灣可能面臨三種劇本:第一,全面課徵25%至50%高關稅,重創台灣出口,迫使廠商與美國客戶分攤成本;第二,精準針對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加稅,保留先進製程豁免,既打擊中國、也限制台灣部分產能;第三,以232調查為談判槓桿,換取台積電在美國投資、技術承諾,達成低稅率或關稅配額協議,部分學者預估可能落在15%至20%。
對台灣哪些公司影響最大?鴻海,台積電及電子零組件廠哪一些影響最大?美國即將於2025年8月7日清晨(台灣時間)公布的《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半導體關稅調查結果,對台灣半導體及電子產業構成重大影響。台灣作為全球晶片供應鏈核心,特別是對美國市場的依賴(2024年台灣上市公司對美銷售達新台幣7.71兆元,電子業占大宗),面臨高關稅、配額或談判豁免等三種劇本。以下分析對台積電、鴻海及主要電子零組件廠的影響。
台積電影響分析
概況: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專注先進製程(3nm、5nm),為美國客戶如蘋果、輝達(NVIDIA)提供關鍵晶片。其對美出口及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使其在關稅談判中具備優勢。
劇本影響:
劇本一:全面25%至50%高關稅
影響:高關稅將大幅提高美國客戶(如蘋果、輝達)的晶片成本。台積電因市場主導地位可轉嫁部分成本(例如25%關稅中約10%),但若美國需求因最終產品價格上漲而下降,營收可能受壓。中小型代工廠如聯電(UMC)因議價能力較弱,受創更重。緩解措施:台積電在美投資逾1650億美元的亞利桑那工廠可作為談判籌碼,爭取豁免或低稅率。其先進製程對美國AI及國防不可或缺,降低全面高關稅可能性。
劇本二:針對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加稅
影響:台積電以先進製程為主,成熟製程(28nm以上)占營收比例較低,影響相對有限。汽車及消費電子用成熟製程晶片成本上升,可能壓縮利潤或迫使台積電將部分產能轉至美國工廠,增加營運成本。
緩解措施:台積電在日本、德國等地的多元化布局及美國工廠可減輕衝擊。美國對先進製程依賴高,台積電可爭取豁免。
劇本三:談判低稅率(15%至20%)或豁免
影響:低關稅或針對美國產晶片的豁免對台積電影響最小。其在美投資及技術領先地位使其有望獲較優惠待遇,成本可分攤至供應鏈,維持獲利穩定。
緩解措施:台積電可透過台灣政府與美國的談判,結合其在美投資承諾,爭取低稅率或配額。獨特考量: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及美國投資使其抗壓能力最強,但關稅不確定性已引發股市波動。其對美國AI及國防供應鏈的重要性是談判優勢。
鴻海影響分析
概況:鴻海是全球電子製造龍頭,組裝伺服器、智慧手機(如蘋果iPhone)及AI硬體,對美出口占比約5%,並在墨西哥、美國設廠,降低部分關稅風險。
劇本影響:
劇本一:全面25%至50%高關稅
影響:伺服器、顯示卡及網通設備是鴻海對美出口主力,高關稅將侵蝕其低毛利業務(如代工)。相較台積電,鴻海轉嫁成本能力有限,可能導致獲利下滑或訂單流向免稅區競爭者。緩解措施:鴻海在墨西哥及美國(如威斯康辛)工廠可降低對台灣出口依賴,減輕關稅衝擊。
劇本二:針對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加稅
影響:成熟製程晶片用於伺服器及消費電子,關稅將間接推高鴻海組裝成本。低毛利代工業務可能面臨更大壓力,特別是消費電子產品(如iPhone)。AI伺服器因多用先進晶片,影響較小。緩解措施:鴻海的全球供應鏈(墨西哥、越南)及與美國客戶(如蘋果)的緊密關係可分擔部分成本。其AI伺服器業務成長可抵銷部分衝擊。
劇本三:談判低稅率(15%至20%)或豁免
影響:低關稅或美國組裝產品豁免將使鴻海受影響較小。蘋果等客戶可能吸收部分成本,維持產品競爭力。
緩解措施:鴻海在美墨投資及與輝達合作的AI超算工廠使其在談判中具優勢,有望獲豁免。
獨特考量:鴻海低毛利及消費電子曝險使其較台積電脆弱,但全球布局提供緩衝。股市近期因關稅恐慌承壓,AI業務則是長期利多。
電子零組件廠影響分析
概況:台灣電子零組件廠包括廣達、緯創、台達電、光寶科等,涵蓋伺服器、網通設備、電源供應器及被動元件,美國市場是其出口主力。
劇本影響:
劇本一:全面25%至50%高關稅
影響:伺服器、顯示卡及網通設備為台灣對美出口大宗,高關稅將重創廣達、緯創及台達電,特別是低毛利的電源或PCB供應商。2024年電子業對美銷售達新台幣7.6兆元,關稅可能迫使廠商與美國客戶(如戴爾、惠普)分攤成本,壓縮利潤。小型零組件廠(如臻鼎、台郡)因議價力弱,受創更重。
受影響公司:廣達(伺服器)、緯創(伺服器、PC)、台達電(電源供應)、臻鼎(PCB)、台郡(軟板)。
緩解措施:廣達、緯創在墨西哥設廠可降低衝擊;台達電的汽車業務多元化有助分散風險。小型廠商則較難應對。
劇本二:針對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加稅
影響:成熟製程晶片用於伺服器、PC及汽車電子,關稅將推高廣達、緯創及台達電的成本。小型零組件廠(如光寶科、洋華)因依賴成熟製程晶片,競爭力可能受損。AI伺服器(廣達)因用先進晶片,影響較小。
受影響公司:廣達、緯創、台達電、臻鼎、台郡、光寶科。
緩解措施:廣達、緯創的海外工廠及AI業務可減輕衝擊;小型廠商需依賴客戶分攤成本。
劇本三:談判低稅率(15%至20%)或豁免
影響:低關稅對廣達、緯創及台達電影響可控,特別是具海外布局及AI業務的廠商。小型零組件廠若未獲豁免,利潤仍可能受壓。
受影響公司:廣達、緯創、台達電具較強抗壓能力;臻鼎、台郡等小型廠商較脆弱。
緩解措施:廣達與輝達的AI合作及緯創的海外工廠有助爭取豁免。台灣整體談判可望為ICT產業爭取優惠。
獨特考量:零組件廠對下游產品(如伺服器、PCB)的關稅敏感度高,廣達、緯創因AI需求及海外布局較有韌性,小型廠商則易受衝擊。
比較分析與總結
台積電:受影響最小,因先進製程主導地位及美國投資使其在談判中具優勢。即使高關稅,轉嫁成本能力強,長期仍具成長性。鴻海:風險高於台積電,因代工低毛利及消費電子曝險,但墨西哥、美國工廠及AI業務提供緩衝。電子零組件廠:廣達、緯創、台達電因海外布局及AI需求具一定抗壓能力;小型廠商(如臻鼎、台郡)因依賴台灣出口,風險最高。市場與政策動態:關稅不確定性已引發台積電、鴻海等股票波動,但AI及半導體長期看好。台灣政府正積極與美國談判,憑藉台積電的影響力,爭取低稅率或豁免。8月7日白宮聲明及後續談判結果將決定台灣產業命運,需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