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2521張,第二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2329張,第三名的是元富,買了1532張,第四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1284張,第五名是上海匯豐,買了391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瑞銀,賣了1431張,第二名的是元大,賣了1085張,第三名的是中國信託,賣了688張,第四名是美林,賣了563張,第五名的是元大新中,賣了508張,今天買超的是大摩及小摩,合計買超了4850張,美林今天有把鴻海股價拉抬上去,但最後賣在208.5元,所以美林當沖賠了303萬,另一個當沖賠很多的是富邦,今天買在210元以上,最後賣在208.5元,合計賠了279萬,當散戶一直賣出手上持股時,這時會產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也就是外資群會買到,當某一些外資看到主力籌碼表後,會以為其他的外資群要幹大事,所以自己也要快點上車,這就會造成外資群之間的拉抬現象,這是不是很好理解,要是你是大摩及小摩,你看到美林買了十萬張,看到高盛買了六萬張,看到花旗買了三萬張,看到港麥格里買了五萬張,你就會覺得都是外資群買的,鴻海股價會很穩,自己也要趕快上車,當大摩,小摩及瑞銀也跟著大買時,其他的外資群發覺大摩,小摩及瑞銀也進來買了,一定就是要幹大事了,剩下的外資群也會再繼續買,其實單純就是鴻海中的股東賣出手上多餘的槓桿,一些外資群及主力買到股票後,會列在籌碼表上,其他的外資群就會拼命的買,大家看外資群買了一大堆的鴻海股票,他們為了去護盤及拉抬,有可能就要賣掉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畢竟其他的AI概念股有散戶在買,鴻海中的散戶都在賣出還有去槓桿,不論外資群開高走低或是向上拉抬,鴻海中的散戶一直是站在賣方,當散戶賣愈多,三大法人進出表上就會列出外資群及主力買愈多,其他的法人也會搶著進來買,這就會造成鴻海股價比其他AI概念股強勢,不過大部份的散戶都有著一樣的壞習慣,之後三大法人也許只要讓利個5到10%,大家就會看到三大法人賣超,接著散戶買超,只要散戶買了,三大法人進出表上就會列出外資群及主力賣超,其他的外資群及主力看到別人跑了,自己也要跟著跑,會有人說外資群及主力有這麼韭菜嗎?其實外資群也是由操盤手組出來的,他們是擔心績效輸別人,要是十個操盤手中有九個靠鴻海發大財,剩下那一個就準備被炒魷魚,要是十個操盤手每一個都在鴻海中賠錢,反正一籃爛的蘋果中最不爛的就是贏家,這也是為什麼外資群及主力看到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鴻海時,他們反而會一直進來買,散戶要是不進來買鴻海或是把手上的槓桿去掉,那三大法人籌碼表上就會顯示更多外資群買,當三大法人買了一堆後,他們自然就是會拉抬及護盤,接下來第三季關稅20%,台幣升值10%,這些外資群就會成為天使外資群及主力,每天就是幫忙在裡面護盤,記得從2019年到2024年2月,這些外資群及主力就是賤到出汁,每天就是壓制及摜殺,投資鴻海幾年的人,你一定懂我在說什麼,只要外資群賣了一大堆,他們之後就會整死裡面的散戶,遇到利多冷處理,遇到利空就摜殺,這時會有人說,接下來要是空手的人怎麼辦,我個人覺得你先看第三季上市及上櫃公司被20%關稅及台幣升值10%影響的程度再來說,這張王牌在散戶手上力量不強,要是這張利空王牌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這可以整死很多散戶的,大部份價值投資者看到公司獲利衰退鐵定是會信心動搖的,之所以4月7日到4月9日我不甩外資群及主力,因為我知道川普關稅僅是嘴砲階段,鴻海的獲利不一定會被影響,這樣的情況下就能被整到112.5元了,要是第三季台灣上市及上櫃公司獲利衰退,那整起散戶威力是很大的,第二季鴻海子公司已經有部份獲利衰退了,鴻準第二季獲利年對年衰退37.7%,京鼎第二季獲利年對年衰退五成,廣宇第二季獲利年對年衰退一成多,第二季鴻海業外之所比較好看,那是因為夏普有賣堺工廠給軟銀及KDDI,接下來幾季夏普的獲利會回到正常的水準,要是你第三季持有很大的槓桿,外資群及主力用獲利衰退來整你,這應該是能整死你的,要是股票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他們會說,獲利衰退就衰退,投資是看未來的,鴻海GB200及GB300爆發性成長,一個明顯的弱點就擺那了,不要傻乎乎的滿手槓桿去渡過第三季。
今天鴻海下跌兩元,股價收在208元,成交量49978張,外資群買超4012張,投信賣超348張,自營商賣超615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049張,很明顯鴻海中的股東看到股價從212元跌到208元也沒有進去買,一般正常股價開高走低就會有散戶進去買,接著股價愈跌散戶愈買,今天很明顯散戶就不吃外資群這一套,所以拉高到212元打一個錨點,接著下跌4元,股價來到208元整理,散戶還是持續的站在賣方,現在外資群買了一大堆的股票,要是下跌散戶都不甩外資群,那外資群就只能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外資群這一波從197元開始向上大買,分別大買了36794張,28433張,75826張,25386張,今天小買4012張,外資群把鴻海股價拉抬過200元,大買的這170451張成本就是在周線,也就是204.6元,外資群要是讓利到204.6元還沒有散戶買,那他們買到的170451張就會賠錢,從4月11日到今天,外資群買超了五十萬張,成本在一百五十幾元到一百六十二元,外資群接下來也許會再讓一點利看散戶上不上勾,大家應該有看到AI概念股的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情況,只要散戶上勾,也就是進來一直買,那三大法人就會一直賣,天天賣,賣不停,鴻海的股價就會開高走低,而且每天會稍微的下跌一點,讓散戶覺得買到賺到,重點是跌下來後會稍微反彈,讓散戶覺得和外資群及主力打的有來有回,大家可以從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看懂外資群及主力的爛招,大部份的散戶都只會買鴻海就只看鴻海,就不會去看其他的AI概念股,現在外資群如果出不掉,他們有可能會選擇拉抬及護盤,要是三大法人手上銀彈不夠,也許一開始會先讓鴻海股價下跌一點點,持續讓點利看散戶買不買,要是散戶都不買,反正短期流動籌碼都在三大法人手上,他們可以賣不掉拉起來賣,散戶看到鴻海股價跌下去後又反彈,就會產生後悔心態,散戶會想,要是當初跌下來我就買,這樣就能賺到多少又多少的差價,但要是夠多的散戶進去買,三大法人就能一直賣,天天賣,賣不停,大家可以從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結果看出外資群及主力接下來最有可能的操作,第三季台灣有20%的關稅,還有台幣升值10%,要是夠多的散戶進來買進及開槓桿,很有可能第三季外資群及主力會再整散戶一次,所以即然知道接下來有20%的關稅還有台幣升值10%,那就不要再積極的使用槓桿,要是手上有槓桿的人,也能在外資群買超的過程中送給外資群,會有人想要等稍蹤即逝的高點,不然就是想要賣在最高點,我對於那些想要操作短線高賣低買的人沒啥意見,你想等就等,想啥時賣就賣,每一個散戶都是覺得能賣最高及買最低,很搞笑的事是,最終這些散戶都是進到股市中送錢,大家看最近外資群及主力的買賣超情況,股價就是外資群及主力買出來的,要是散戶沒有賣,三大法人就買不到,散戶愈是賣,三大法人就買到愈多,當三大法人買到愈多,他們就愈會拉抬及護盤,有一些散戶很搞笑,賣了後看到股價上漲就在那演內心戲,但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散戶賣,那三大法人也不會買到這麼多股票,要是三大法人沒有買到這麼多股票,他們何必向上拉抬,這也是我常和大家說的,短線本來就是動態,短線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樣有公式,短線比較像你做了什麼動作,別人就會做不同的動作,例如你要切入上籃,打算左晃一下,右晃一下,接著勾射上籃,想是這樣想,但切進去後發覺沒人防守你,你就直接上籃就好了,有啥好晃來晃去的,你在打籃球時,是不是球傳到你手上時,大家就開始防守你了,當球不在你手上時,根本沒有人甩你,你會在那說,我怎麼這麼倒楣,怎麼球在我手上時大家就一直防守我,一直盯我,你的對手會想,如果不防守你,不盯你,那你不就得分了,啊你是在哈囉嗎?頻道網友terryluu提問:很好奇一點,最近A大說外資在準備打一個錨點再丟貨給散戶。那是否要大家在鴻海200元以上開始出清,等掉回年線以下再接的意思?
頻道網友tony提問:弱弱的問一下,看完不曉得是要把槓桿賣給外資拉抬,還是不要賣比較好。
頻道網友evonnee提問:A大請問一下您認為我們當初200以上買的最好趁此先賣一趟?還是抱著就好,也怕賣飛了(假設散戶沒買,外資繼續拉抬,就下不來了)或者先賣一趟,等外資後續又想坑殺散戶時再買回甜甜價?
頻道網友Chen提問:想請問A大為什麼這次外資買進跟去年起漲時,文章內容的情緒反應不太一樣,上次比較傾向外資跪下買回還提醒鴻海起飛,這次外資回買卻是提醒可以降槓桿,是一隻股票要經歷大漲又大跌後才是比較適合降槓桿時機嗎?
頻道網友勝濱回答:A大是要那些槓桿開過高或4月有被嚇到的人,趁外資目前在拉抬股價時降低槓桿,至於降多少就看個人,外資會拉抬到多少,沒人知道。我本身也多少被嚇到,但槓桿不是很高,所以沒打算賣。
頻道網友b回答:2024年2月那時起漲之前股價淨值比不超過1.15倍,大部分時候範圍就在0.95~1.05,2025年4月的大跌股價淨值比最低來到0.95,同樣是股價淨值比夠低可以買進的價位,但2024卻是一路躺平代表沒有大籌碼買進可是也殺不下去,2025年卻是很多人買在高點籌碼爭相出逃,有被斷頭或是自主降槓桿,但外資在此時就開始偷買,差別在於2024年散戶買一堆等外資,但外資雖然大買卻也順利倒貨;2025是外資買一堆等散戶,只要散戶倒貨或者不買外資就要自己的股票自己護盤。降槓桿時機是大漲之後股價淨值比跟著升高就慢慢降,緩和得失心。
頻道網友weilu分享:謝謝A大,在2023的5月讓我聽到您的頻道,當時一股腦把身上所有積蓄存款入坑鴻海,雖然一路上跌跌撞撞上上下下,走到現在還是覺得不可思議,雖然四月的大股災一度已經碰到我的起買點,(閉眼還是撐過去了)心中還是相信自己的選擇,跟您的解析,雖然每個人對財富自由的定義不同,但起碼這樣長期投資鐵定是穩賺不賠的❤,謝謝A大,茫茫人海遇見您。
A大回答:首先大家要怎麼操作鴻海我不會干涉,也就是不會讓你明確的買進或賣出,自己的股票要自己做決定,我之所以提醒大家,原因是我在2025年4月7日到4月9日時看到很多散戶後悔自己開太高槓桿,覺得吃不下也睡不著,但以我的操作策略來說,不可能在最悲觀時說你就把槓桿去掉就好了,當鴻海股價再度上漲到兩百多元,我會稍微提醒一下鴻海股東,千萬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當初在下跌時你很痛苦,很想去槓桿,但那時去槓桿一定是錯誤的,現在漲上來了,你現在去槓桿才是正確的,也就是永遠都是悲觀多買一些,樂觀時才能有去槓的念頭,而且去年3月鴻海股價上漲,我在股價淨值比1.5倍以上就說不要開槓桿,但還是有很多人聽不進去,這一次我在鴻海樂觀時提醒一下散戶不要在樂觀時開槓桿,還有當初跌下來時你很痛苦,很害怕,想要去槓桿的人,那時你去槓桿是錯誤的,一定是漲上來時你再去槓桿才比較正確,我常和大家說悲觀時多買一點,我就覺得搞笑了,為什麼都是在樂觀時才一堆人想要使用槓桿,當跌下來時,又一堆人在那不計代價想要砍,4月7日到4月9日鴻海三根跌停,根本就不是外資群或主力砍下來的,而是在上漲時散戶盲目樂觀開槓桿造成的,有一些股東槓桿雖然很小,甚至是沒有槓桿,他們也是被鴻海三根跌停給嚇到了,所以當鴻海股價在樂觀時,我還是會稍微提醒一下大家不要開槓桿,還有當初下跌時很痛苦的人,你就把槓桿去掉,要是外資群買到一大堆200元以上的股票,未來他們就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至於有一些網友在那問要不要先賣一趟再低接,我從沒有教你這種投資策略,我不是投顧老師,我也不是神,我不會知道最高點或最低點在哪的,我這幾年靠的是價值投資,也就是嚴格尊守樂觀時不開槓桿,然後分批買進降低風險,而且我也不會在股市很悲觀時賣,這一次外資群看到鴻海中國旗下子公司股價狂飆,就進來炒作鴻海,之前我就一直和大家說,鴻海的股價本來就是低估了,我在2019年開始買,那時鴻海股價淨值比0.9倍,甚至還會跌到0.85倍,明明那時鴻海是一間連續三十二年獲利,三十二年配息,近二十年獲利有資產的10%,近二十年獲利平均高於八元,這樣的公司你和我說股價淨值比該在1倍以下,那就僅是笑話,那時我說你買進鴻海立刻就沒風險了,很多散戶因為習慣了鴻海會配股票,也就是股價在70到90元,當鴻海不配股票時,他們還是認為鴻海股價該在70到90元,這就給了我一個買進的機率,那時我就說過了,鴻海一年賺8元配出4元,沒有配出來的4元會流到淨值中,只要鴻海獲利能力不變,也就是股東權益報酬率10%,這樣淨值80元能賺8元,淨值100元能賺10元,六年後鴻海的淨值都120元以上了,怎麼可能股價還在70到90元,但很多人聽不進去,時間六年過去了,最新一季鴻海是受到台幣升值10%,所以淨值少了10%,目前淨值是105元,不然鴻海的淨值應該都來到120元了,股價高於120元也是很正常的,而且那時我和大家說,正常大盤淨值比是1.5到2倍,樂觀點能到2到2.5倍,只要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2到2.5倍時,你就能賺到很巨大的差價,重點是你在整個市場看衰鴻海時持續的買,幾年後你手上的股票就會變的很誇張,一口價股價又賺了一倍,這樣的獲利才能讓你財富自由,時間六年過去了,鴻海股價來到208元,現在就沒有聽到散戶說要70元買,90元賣,也沒有聽到散戶說100元買,110元賣,比較常聽到的是鴻海上漲250元,270元,300元,當初我們在喊鴻海200元,鴻海300元時,整個市場都覺得是笑話,現在市場一狗票人在喊鴻海300元,大家可以回頭看一下影片,就能知道鴻海300元這個口號我們多久前喊的,為什麼我覺得鴻海能到300元以上,原因也很簡單,鴻海是一間能賺進真金白銀的公司,時間拉的愈長,鴻海賺愈多,淨值也會愈高,當淨值愈高,股價理所當然也愈高,這有啥好奇怪的,到了2031年,說不定大家在喊鴻海500元,這都是很正常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