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7497張,第二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5420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5285張,第四名的是美林,買了3347張,第五名是法銀巴黎,買了1676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元 富,賣了1877張,第二名的是國泰敦南,賣了841張,第三名的是臺 銀,賣了530張,第四名是元大,賣了409張,第五名的是富邦,賣了382張,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花旗環球,之前花旗環球也是賣超鴻海五萬多張,也是打死都不買回來,最近看到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只好追高的買回來,買第二名及第三名的是大摩及小摩,昨天大摩有發出貨報告,不過現在鴻海股價還在上漲階段,散戶鐵定是不會買的,以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經驗來說,大概跌5%時會有最多散戶進來買,有可能會買到5萬張,接下來愈跌散戶會愈買,只要跌到10%,就會像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這樣,下跌後會稍微漲一點回來,外資群及主力依舊會一直賣,因為散戶口袋飽飽,所以外資群也不會急著把鴻海股價殺下去,了不起就是讓利個5到10%之間賣出,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最近就是這樣,大家應該有發覺這些AI概念股有時會開高,接著外資群及主力殺下來,散戶就會在裡面低接,散戶總是要低一點,再低一點,但散戶又害怕上漲自己沒有買到,所以跌一跌後忽然上漲一點點,散戶就會急急忙忙的進去追,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看到一大堆散戶一直在買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現在沒有人知道鴻海最高的錨點是多少,外資群什麼時候會讓利,那就取決跌下來時有多少散戶進去買,要是下面都沒有散戶想要買,外資群殺下去5到10%後,他們會自己再拉抬上來,這樣就會讓散戶覺得好可惜,讓散戶覺得早知道買就賺5到10%了,要是三大法人把鴻海股價殺下去5到10%時很多散戶買,接下來就會像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這樣,股價每天都很弱,三大法人每天賣一大堆,但股價不會暴跌,畢竟現在散戶口袋飽飽,三大法人也不急著讓利更多,以目前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買盤這麼積極,三大法人也不需要讓利到10到15%,差不多就是在讓利個5到10%就會有散戶源源不絕的進來買。
今天鴻海上漲3元,股價收在210元,成交量73566張,外資群買超25386張,投信買超3074張,自營商賣超933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27527張,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能在年線174元及200元買到大量的股票,原因200元是整數關卡,174元是鴻海的年線,也就是平均成本線,去年七月很多散戶買在200元以上,他們那時就是一頭熱就衝進來買,結果股價在4月7日到4月9日最低跌到112.5元,散戶就中了錨定效應,覺得鴻海股價短時間已經上漲了一倍,在上漲的過程中就是一直賣出,外資群及主力就能順利的買到股票,外資群買到股票對價值投資者也不是壞事,鴻海價值投資者的槓桿本來就很大,之前在4月7日到4月9日時,很多槓桿很大的投資者已經嚇壞了,所以在上漲的過程中會把手上的槓桿去掉,當散戶去掉槓桿,三大法人就能買到很多的股票,當三大法人買到很多股票後,他們就會拉抬及護盤,正常來說,把手上槓桿去掉的價值投資者理論上不會再開槓桿了,畢竟4月7日到4月9日實在是太驚嚇了,市場對鴻海中的價值投資者也算是好心,股價再漲到兩百多元讓這些槓桿太大的人去槓桿,而且很有趣的事是,當這些價值投資者把槓桿去掉,這些股票是落在三大法人手上,當三大法人買到平均兩百元以上的鴻海庫存,他們如果想要出貨,就只能把股價拉抬的更高,大家看鴻海要攻上兩百元,外資群是買超了36794張,28433張,75826張,25386張,這些股票應該有部份是價值投資者去槓桿,還有一些是之前套牢在200元的散戶賣出來的,這就會讓鴻鴻海籌碼更乾淨,價值投資者本來就會長期持有鴻海,之前槓桿太大有弱點,最近把槓桿去掉,這樣除了自身沒有弱點外,還讓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股票在200元以上,當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成本在200元以上的鴻海,他們想要出貨其實也不簡單,之後會進來買進的散戶,他們沒有像價值投資者這麼大的財力,我記得之前會有不少人使用股票質借,個人信貸,房屋貸款,原本只能買100張的人,後面硬生生的買到150張,甚至是200張,這些人會在4月7日到4月9日被嚇壞,之後他們就不敢再持有這麼大槓桿了,這些人賣出來的股票數量很大,唯一能買下來的就是外資群及主力,大家要了解一件事,三大法人買進後如果想要玩短線,那他們就要想辦法出貨,不論是拉高出貨,不然就是向上打一個錨點出貨,有的是讓利個5到10%出貨,新進來的散戶了不起就只能買一點,就算三大法人讓利個5到10%,我也不相信他們有能耐買很多股票,之前價值投資者加槓桿買到的部份,有可能就是幾萬張,十幾萬張,甚至是幾十萬張,這些開槓桿的人被嚇到後,槓桿去掉後就不會再加槓桿了,所以三大法人應該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持有大量股票,畢竟三大法人找不到人換手,最近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已經吸引走很大部份的資金了,我說過現在散戶口袋飽飽,從4月23日以來,外資群買超台股六千五百億,這些股票是由散戶賣出來的,現在鴻海還在上漲,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已經在下跌了,所以市場會買AI概念股的資金都被吸走了,現在三大法人因為賣不掉鴻海,所以一直向上拉抬,這就會造成更多散戶賣出手上的鴻海,有的是價值投資者去掉的槓桿,只要三大法人之後找不到夠多的散戶進來接手鴻海,那三大法人就賣不掉手上買到成本200元以上的鴻海,即然賣不掉,那就只能陪著價值投資者一起渡過台幣升值10%,關稅20%的第三季,大家要了解一件事,關稅20%是疊加,而不是統一20%,最近會有一些傳產及中小企業訂單減少,有的會放無薪假,有的公司會很大氣的放三天,但是有薪資,對股東來說,只要員工的假從兩天變三天,而且是帶薪水的,這對股東及公司來說就是傷害,有的公司可以一付很帥氣的說一周放假三天,這三天都是有薪水的,如果我是公司的股東,我一定是出清持股的,畢竟沒有工作還多領薪水,這對公司獲利及未來股息一定會有影響的。最近航運股的股價開始要死不活,散戶最喜歡這種股價下跌一段的個股,散戶朗朗上口的口訣就是拉回找買點,最近航運報價一直下跌,這對於航運股的獲利影響就是最直接的,大家看長榮的股價一直在區間整理,散戶就會一直買,天天買,買不停,尤其是長榮股價整理後稍微再多跌一點點,這樣散戶就會一直買,從七月中以來,外資群賣超長榮35308張,投信賣超8395張,自營商賣超32張,三大法人賣超43469張,會有人說長榮的股息比較高,確實長榮的股息比較高,但是因為川普對全球課徵了高額的關稅,這些關稅很大部份是美國消費者會買單,但是也是會有部份是製造商及品牌商買單,大家要記得一件事,川普課徵關稅是為了救美國財政,透過關稅才能明目張膽的向人民收稅,當美國政府收了一大堆的關稅,品牌商及製造商一定會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就會造成消費者會減少交易,所謂的經濟就是交易,當消費者交易量變少了,這就是所謂的經濟衰退,大家看台灣很多傳產及中小型企業,他們是有受到關稅影響的,之所以台積電及鴻海影響比較小,原因是AI產業快速發展,各國及企業都還在做軍備競賽,所以台積電及鴻海影響相對小,但是當大部份的企業都被影響時,人民就會變比較沒有錢,這樣就比較不會去追高股價的個股,這是不是很好理解呢?股價是資金堆出來的,雖然台幣升值及關稅對鴻海及台積電不一定會有影響,但是三大法人背後也是投資者去買基金及ETF,散戶也是台灣各企業的員工,當台灣很多公司受到關稅影響,他們手上的錢就會變少,當你收入變少,你能投到股市中的錢就會變少,股價又是資金堆出來的,當然就是會影響到股價,所以會有一些人好傻好天真,覺得台積電及鴻海沒有被影響,這樣股價就能完全不受影響,當第三季很多企業被影響,那背後會被影響的就是員工,這些員工的薪水變少,有可能槓桿的利息就付不出來,就會減少槓桿,當台灣人的薪水變少,他們支付生活開銷都不夠了,哪來的錢能去投資,這也是我一直和大家說的,你不要輕忽台幣升值10%及關稅20%的影響,現在鴻海及台積電之所以很強,原因是外資群從4月23日買了六千五百億,他們要吸引散戶進來買,即然三大法人現在想要釣魚,不如你就是讓三大法人當魚,就把槓桿的部份送給外資群,在樂觀時送一些給三大法人,總比你第三季台灣受到關稅影響,整個市場都很悲觀,股價又崩跌時才在甜美價把槓桿送三大法人,我發覺很多散戶很搞笑,都是在樂觀時拼命開槓桿,悲觀時在那說賣了就輕鬆了,要是你在第三季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台股指數及股價下跌時才在那想去槓桿,那時很有可能你去槓桿後又三到五年都白投資了,我在4月7日到4月9日看過很多鴻海股東,他們在恐慌時把槓桿去掉,結果白白浪費了三年到五年的時間,但這僅是少數,現在鴻海股價稍微樂觀一些,三大法人也拼命的想要買,那就把槓桿送給外資群及主力,他們買了一大堆兩百多元股票後,之後就不敢在那壓制及摜殺,未來大家可能聽我在分析主力籌碼時,都是四大天使外資,如美林,大摩,高盛,小摩,因為他們買了一大堆股票在兩百多元,之後就會一直拉抬及護盤,活生生的從恐怖情人變成天使外資,回到長榮上,經濟只要衰退,能運的貨物就會變少,當能運的物價變少,航運公司就會降價搶訂單,最終航運公司可能就無法再賺暴利了,我和大家說,鴻海的AI伺服器能旺到第四季,航運股我是看不到能一直賺很多錢的因素,一些人在那拿計算機說長榮接下來能賺多少又多少,真的是愛說笑,接下來幾年鴻海的AI伺服器還是很搶手,所以獲利能增加,長榮接下來獲利能增加嗎?我覺得能維持都很困難,很多散戶很搞笑,在那用之前的長榮算之後的股利率,我也是不懂到底是哪招。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