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8月8日!夏普第一季財報業績表現超越預期!

 

外電報導指出,日本面板製造大廠夏普發布年度第一季財報,結果當季業績表現超越預期,該公司順勢調升全年營運獲利預估值。根據財報,夏普年度第一季營運獲利153.0億日圓,高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45.5億日圓;淨獲利272.4億日圓,高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71.2億日圓;銷售淨額4,724.9億日圓,高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4,529.3億日圓。展望全年度,夏普將全年度營運獲利預估值由此前預計地200.0億日圓,向上調升至300.0億日圓,略低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306.2億日圓。

A大回答:夏普第一季賺了272.4億日元,第二季日元對台幣的季線應該是1比0.21元,所以等於57.2億台幣,鴻海持有夏普34%,所以可以認列19.44億,第一季鴻海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賺了60.3億,原因就是夏普貢獻了396億日元,那時日元比台幣是1比0.22元,所以就是87.12億台幣,鴻海持有夏普34%,所以貢獻了29.6億,雖然第二季鴻海認列夏普獲利僅有19.44億,比上一季少了10億,不過只要夏普賺錢,鴻海業外中的關聯企業及合資這一項就會是賺錢,影響鴻海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最大的就是夏普,第二是臻鼎,第三是鴻準,接下來就是一些比較小的子公司,如廣宇,京鼎之類的,之前鴻海本業有亞太電信,現在換成了遠傳,在第二季可以透過股息貢獻鴻海業外獲利,鴻海業外還有一些子公司開出了第二季獲利,我們接著看下去,京鼎上半年賺10.11元,第一季賺6.71元,所以第二季僅賺3.4元,京鼎去年第二季獲利6.75元,今年第一季賺3.4元,所以年對年衰退了3.35元,獲利衰退50.3%,京鼎的獲利是7.24億這種等級的,影響鴻海大概就是一兩億,鴻準第二季賺0.38元,去年第二季0.61元,少了0.23元,獲利年減37.7%,京鼎2024年上半年營利10.88億,稅前14.92億,所以應該是業外賠了3.7億,鴻準也是業外賠,匯損加業外關聯也賠,鴻準淨值少11元,除了股息外,就是台幣升值了,鴻海第一季118元加第二季獲利3.5元的話,那淨值約等於121.5元,扣5.8元的股息,再扣台幣升值,有可能淨值剩108元,鴻準的淨值也是從78.77元降到67.47,台達電的淨值也是從94.31元變成81.69元,整體電子業淨值第二季都會大幅度的減少,一是因為配出股息,二是因為台幣大幅度的升值約10%,鴻準是鴻海業外重大關聯企業,獲利年減37.7%,確實是會對鴻海有一點點影響,鴻海的稅後獲利就是9.53億下降到5.3億,鴻海持有鴻準28%,所以大概是會影響到1億左右的水準,目前鴻海開出的子公司都受到業外及關稅企業損失的影響,也就是台幣升值,第二季確實電子業會因為台幣快速升值而受到傷害,但夏普影響鴻海業外是最大的,只要夏普開出貢獻19.44億,鴻海第二季業外應該不容易會賠錢才對。

新聞說:台積電7月營收3,231億元、月增加22.5%,創歷年同期新高,台積電(2330)8日公佈2025年7月營收報告。2025年7月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3,231億6,600萬元,較上月增加了22.5%,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5.8%。創單月歷史次高以及歷年同期新高。台積電累計2025年1至7月營收約為新台幣2兆962億1,1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7.6%。也是歷年同期新高。台積電先前召開法說會,台積電預估,第3季美元營收318-330億美元,平均值324億美元,季增約8%。符合市場預估季增3-7%區間,毛利率55.5-57.5%較前一季下滑。第3季假設1美元兌新台幣29元,第3季新台幣將升值6.6%,估計將影響新台幣營收約6.6%,影響毛利率約2.6個百分點。台積電第2季美元營收300.7億美元,優於預期,毛利率58.6%,營益率49.6%。台積電預估第3季318-330億美元,平均值324億美元,季增約8%。

新聞說:彭博表示軟銀收購鴻海康俄亥俄州電動車廠為星際之門資料中心鋪路,據《彭博》報導,軟銀集團已確認收購鴻海集團在俄亥俄州的電動車工廠。此舉旨在為軟銀與OpenAI和甲骨文公司合作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資料中心項目提供啟動動力。知情人士透露,軟銀在難以確立星際之門財務藍圖後,曾接觸鴻海,希望將這家蘋果供應商納入其在全美建設資料中心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宏大計畫。此次電動車工廠的出售,正是這項努力的成果。這筆交易由鴻海以 3.75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 Crescent Dune LLC,而軟銀正是該實體的實際買方。這項合作不僅僅是單純的資產轉讓。總部位於台北的鴻海將會繼續營運這座工廠,並將其用於自己的 AI 伺服器製造業務。此外,該俄亥俄州的地點也可能被用來託管資料中心。鴻海與軟銀的合作淵源已久,鴻海是軟銀首個願景基金的投資者,且兩家公司十年前曾攜手生產軟銀的人形機器人Pepper。今年,他們還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共同在美國建設資料中心和製造業務,雙方各投資了 7.35 億美元。星際之門項目最初於今年 1 月由美國總統川普公佈,當時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承諾將立即投入 1000 億美元,用於資料中心、發電和其他支援 AI 的基礎設施。然而,星際之門的推進速度慢於預期,原因包括美國關稅帶來的經濟風險,以及DeepSeek等更便宜的AI替代方案的興起,使得專案在獲得融資的定價模型方面遇到困難。軟銀財務長後藤芳光也提到,公司在與合作夥伴達成共識方面遇到了困難。儘管如此,後藤表示,軟銀將很快啟動關於其第一個星際之門地點的具體討論。另一方面,OpenAI已獨立推動了其他掛名星際之門的資料中心項目,例如在德州阿比林的項目,此項目甚至在川普公佈或軟銀參與之前便已啟動。此外,軟銀也未參與 OpenAI 在挪威的大型星際之門資料中心計畫,或在阿布達比的 5 千兆瓦資料中心綜合體項目,OpenAI 均為這些計畫的錨定客戶。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