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12日召開第二季法說會,單季毛利率回測7%大關,下滑至7.05%,探近九季低點,較上季減0.87個百分點、年減1.53個百分點,其中約三分之二為匯率因素,其餘則受產品組合影響。緯創則公告第二季稅後淨利65.04億元,單季匯兌收益賺近94億元,不過因系統級新產品經歷學習曲線以及高單價整機櫃產品占比提升,毛利率下滑至4.44%,季減3.37個百分點,年減3.92個百分比。
A大回答:昨天我就說緯創及廣達股價會下跌,對外資群來說,他們眼中就只有三率,也就是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率,緯創及廣達第二季毛利率及營利率都是大幅度減少,尤其是緯創下降的更是多,大家可以從第一季緯創和廣達營收及獲利推測他們的預期,先來看一下廣達第一季財報表現,廣達第一季營收 4856.72 億元,季增 16.4%,年增 87.6%;毛利率 7.92%,季增 0.47 個百分點,年減 0.56 個百分點;營益率 5.07%,季增 1.44 個百分點,年增 0.55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94.98 億元,季增 22.8%,年增 61.7%,每股純益 5.06 元,廣達第一季營收年增87.6%,獲利年增61.7%,所以市場在廣達四月,五月及六月開出營收時,就會預期廣達第二季營收及獲利比例也是如此,第二季廣達營收5040億,營收年增62.6%,按照第一季廣達營收增九成,獲利增六成,那第二季市場就是會預期廣達營收增六成,獲利增四成,結果開出來的第二季財報如下,廣達第二季營收5041.22億元,季增3.8%、年增62.6%;毛利率7.05%,季減0.87個百分點、年減1.53個百分點;營益率4.05%,季減1.02個百分點、年減0.86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68.61億元,季減13.5%、年增11.5%,每股盈餘4.37元,第二季廣達獲利才增11.5%,這一定就是讓市場大失所望,廣達有可能和鴻海一樣開始用buy and sell在接單,也就是營收會比較大,毛利率會變少,但市場第二季時還不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就預期第二季廣達營收增六成多,獲利也要增四成多,最終開出獲利僅增11.5%,今天廣達股價大跌就是合情合理的,另一個重點是廣達在開財報前已經大漲一大段了,把營收增六成多,獲利增四成多的預期漲完了,最終開出來獲利僅增11.5%,自然股價就會被狠狠的教訓,另一檔緯創也是一樣的道理,緯創第二季營收 5512.91 億元,季增 59.11%,年增 1.3 倍;毛利率 4.44%,季減 3.37 個百分點,年減 3.93 百分點;營益率 1.96%,季減 2.42 個百分點,年減 1.65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65.04 億元,季增 22%,年增 47.42%,每股純益 2.2 元,創單季新高,因為緯穎第二季獲利已經開出來了,本業營利獲利年增23%,緯穎的營收及獲利是算進緯創本業中的,所以市場預期緯創第二季本業營利也要年增兩成多,加上緯創營收又變大,通常營收變大本業營利率就會變高,這是很基本的常識,所以市場會預期緯創本業營利至少要增加三成,最終開出來本業營利,第一季151.5億,第二季才107.9億,季減28.77%,本來預期增三成,後面變成季減三成,雖然緯創第二季獲利是符合預期的,但是靠業外大賺七十幾億的,外資群及主力目前不知道業外是由什麼組成的,有可能是像鴻海這樣,想要多少毛利率就去鎖匯率,本業毛利率減少,但業外獲利增加,外資群不知道緯創的業外組成情況,股價之前已經先上漲了,今天當然就是先砍先贏,昨天我就說廣達及緯創股價會下跌,一早廣達還以紅盤開出,緯創小跌開出,這就是外資群及主力護盤的,讓一些看不懂財報的散戶進去買,之後就開始全力賣出。和碩第二季出現近11億元匯兌損失、iPhone適逢淡季衝擊下,和碩第二季獲利繳出13年來單季最低,稅後純益衰退超過9成,EPS僅有0.11元。面對第三季,法人認為,和碩下半年重回索尼PS5遊戲機代工廠之列、新iPhone可望在9月上市,第三季營運有機會擺脫第二季的谷底。iPhone都在第二季進行新舊交替,所以,第二季向來是和碩淡季,可是今年即使蘋果在上半年推出平價機種16e,和碩第二季還是顯得異常的淡,加上第二季出現新台幣兌美元升值近11%,導致和碩第二季毛利率大降至3.1%,是2020年第一季以來的新低,而在客戶新品上市前各種費用累加下,營業費用上升、營業利益下降至14.71億元,比上一季幾近腰斬、也比去年同期大減40.8%。和碩不僅本業獲利能力飽受新台幣升值與「轉骨期陣痛」影響,第二季的業外更出現10.86億元的匯兌損失,在業內、業外表現都不佳下,第二季稅後純益只剩2.87億元,年減94.9%、季減93.3%,單季EPS僅有0.11元。上半年稅後純益為45.91億元,年減48.1%,EPS為1.72元。和碩預估,第三季筆電出貨量將比第二季出現個位數百分比下滑,通訊產品則因為新機直至季底才上市,營收也會比第二季減少,不過消費性電子進入旺季,可望比第二季成長,而眾所期待的伺服器第三季也將出貨,雖然對伺服器對營收貢獻度尚低,但這一季伺服器的營收成長率可期。和碩公布,114年上半年累計營業收入達5397.69億元,營業毛利185.42億元。營業利益為39.53億元,稅前淨利84億元,本期淨利62.3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45.9億元。上半年基本每股盈餘(EPS)為1.72元。第二季和碩營收比第一季減少1.87%,獲利季減40.79%,營利率僅有0.55%,關鍵是第二季和碩業外沒有賺幾十億,之前和碩都會作帳賺幾十億,結果第二季應該是作不出來了,也許是匯損太嚴重,賺的業外和匯損抵消,第二季就僅賺2.6億,第二季稅前賺17.31億,但第二季還有保留盈餘稅,和碩去年賺6.34元,配出4.5元,剩下的的要繳保留盈餘稅,所以和碩第二季獲利才會出現0.1元這種驚嚇的數字,這和仁寶其實就很像,仁寶12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第2季財報,雖然單季毛利率逼近6%,登上逾25年來單季高點,但受業外認列13億元匯損重擊,獲利降至4.82億元,下探32季來低點,季減78%,年減83%,每股純益0.11元;上半年稅後純益26.74億元,年減44%,每股純益0.61元,因為第二季台幣升值10到12%,這對一般的企業是具傷殺力的,尤其是業外避險做的不好的公司,影響會更嚴重,第二季廣達業外沒有太大的匯損,廣達業外避險一直是做的很好,這一次廣達就是受到台幣快速升值,所以本業營利大幅度減少,當然也是有可能廣達像鴻海這樣採buy and sell交易模式,這類模式就是營收成長的會很誇張,但毛利率會異常的低,不過總獲利是會比consign交易模式好。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