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8月15日!廣達第二季法說會財報重點整理!

通常看法說會是要緯創,廣達,鴻海都一起看才會對AI產業發展比較清楚,我在另一個頻道放了廣達第二季完整的法說會內容,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聽,這裡就稍微看一下廣達第二季法說會的重點整理,廣達在官網上是有放法說會的音檔,不過是以英文的形式開會,我透遇AI把英文轉成中文,而且廣達法說會的原音檔很小聲又不清楚,我透過AI轉成中文後大家就能聽得更清楚,最近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下跌,散戶就開始進到這四檔中買進,這從三大法人進出就能看出來,目前散戶一直是站在鴻海的賣方,鴻海股價愈是上漲,散戶就愈是賣出,這也是好事一件,去年初鴻海股價從100元上漲,一開始三大法人買到的成本是120元,後面提升到130到150元,平均的成本就是130元左右,後面三大法人就一直在鴻海200元及173.5元賣,散戶就一直買,最終就發生了4月7日到4月9日的慘況。 

以下是2025年第二季廣達財報電話會議的重點整理(以中文呈現):

財務與營運概況

第二季財務表現:

合併營收:5,041.22億元,季增3.8%,年增62.6%。

毛利率:7.05%,季減0.87個百分點,年減1.53個百分點。

營益率:4.05%,季減1.02個百分點,年減0.86個百分點。

稅後淨利:168.61億元,季減13.5%,年增11.5%,每股盈餘(EPS)4.37元。

AI伺服器業務:

需求與成長: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全年營收目標占總伺服器比重約70%,上半年已達60%以上。

產品轉換:7、8月因客戶從GB200過渡至GB300,出貨節奏較平緩,預計9月起逐步放量,第四季動能續強。

良率與設計:GB200良率顯著改善,GB300因設計優化及延續GB200經驗,爬坡速度與良率優於前一代。

新產品布局:已著手ASIC AI伺服器及Edge AI伺服器專案,預計2026年推出。

商業模式:維持Buy-and-Sell模式(含GPU價格),確保供應穩定。

產能與地緣布局:

美國與墨西哥擴產:投資1.7億美元強化美國子公司QMN,加速AI伺服器產能擴張;墨西哥工廠將從汽車產品延伸至AI伺服器,規模「超過L6」,符合USMCA規範,預計2025年量產。

全球布局:擁有9大生產據點,靈活應對美國232條款關稅政策及客戶需求變化。

醫療設施:本季稍晚啟動擴建,根據客戶需求調整基礎設施。

財務策略:

啟動10億美元歐元可轉換債券(ECB)及15億美元銀團貸款再融資計畫,確保低成本資金支持AI與新平台投資。

7月派發創紀錄的152億美元現金股利(每股13美元),維持80%以上股息支付率,致力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其他業務:

筆電業務:第二季營收占比20%-25%,全年出貨比重預估為五五波,Chromebook下半年占比回歸10%,遊戲機業務占比低。

汽車業務:上半年銷售年減,但毛利率高於公司平均,專注高價值產品如數據汽車電腦和逆變器。

通用計算伺服器:第三季動能放緩,但預計未來四年恢復健康增長。

AI伺服器展望

第三季預測:AI伺服器銷售與第二季持平,受GB300初步小批量出貨推動,預計第四季加速。

客戶動態:部分客戶快速轉向GB300以提升計算密度與資本支出效率,顯示AI需求強勁。

毛利率挑戰:高單價AI伺服器導致毛利率稀釋,但透過自動化生產與成本優化,預期隨產能爬坡改善毛利結構。

外匯影響:第二季毛利率受外匯波動影響約三分之二,第三季影響減弱但仍存在。

投資與人才策略

量子計算投資:董事會批准向美國量子計算公司Quantan Inc.投資5,000萬美元,布局下一代計算創新。

人才競爭:AI研發工程師為稀缺資源,廣達透過提高薪酬、福利與內部流動,強化人才儲備與保留率。

挑戰與應對

關稅與地緣風險:靈活利用全球9大生產據點,應對美國232條款關稅政策變化,墨西哥產能擴張降低關稅影響。

營運費用:因新客戶與專案增加,研發支出持續成長,專注AI基礎設施與應用市場的競爭。

庫存管理:第二季庫存控制良好,未大幅增加,因提前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確保訂單穩定。

2026年展望

新平台量產與AI市場擴張將為營收與獲利帶來顯著動能。

ASIC與Edge AI伺服器產品線將進一步拓展市場機會。

總結

廣達第二季業績展現AI伺服器業務強勁動能,儘管面臨外匯波動與產品轉換期的挑戰,公司透過產能擴張、成本優化與財務靈活性,確保長期成長潛力。管理層對AI市場的持續擴張與新興技術布局保持樂觀,致力於為股東創造卓越價值。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