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9月1日!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序言

9月1日!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作者:A大!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78.29億,投信賣超台股29.26億,自營商賣超台股108.67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216.22億,外資群期貨空單增加355口,期貨留倉空單26664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182口,今天台股成交5,100億,下跌161.37點,跌幅0.67%,收在24071.73點,電子下跌11.49點,跌幅0.83%,收在1375.13點,金融上漲19.9點,漲幅0.94%,收在2134.49點。上星期三自營商大買110億,指數上漲214點,今天自營商賣超108億,指數下跌了161點,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自營商大買指數容易大漲,不過自營商比較偏短線,未來很有可能在某一個時間點就會賣出,上星期三買進,今天賣出,等於就是持有兩個交易日,自營商是從24305點買,當天漲到24519點,今天指數是從24233點下跌到最低23885點,今天自營商若以指數來說的話,看似是賠錢,不過自營商不太會去買大型權值股,很有可能是去買小型投機股,很多自營商避險的部位是散戶買看多權證而來的,很多散戶看到小型投機股在那飆漲,很有可能也會使用權證去放大槓桿,有一些自營商避險買盤是外資群故意買權證,然後讓自營商去追股票,這樣外資群就能把股票倒貨給自營商,今天外資群持續的賣超78億,指數最終還是收在兩萬四千點以上,外資群近十個交易日累計賣超了一千兩百億,接下來外資群一定會持續賣的,因為現在指數還是在兩萬四千點以上,對外資群來說,目前散戶口袋飽飽,能在高檔多賣一些就多賣,不過散戶買了一千兩百億,外資群僅買超五千三百億,這一波散戶賣了台股後,資金除了定存,買美債及電信股外,有一些是被斷頭或是去槓桿,散戶被斷頭的錢一定是回不來了,要是去槓桿的話,資金短線應該也不會再進來的,所以外資群雖然買了六千五百億,散戶賣了六千五百億,但散戶最終不一定會有六千五百億,外資群要是賣了一半,也就是三千多億後,散戶手上的資金大概就是少掉了六成到七成,那時散戶頭都洗下去了,就只能一直向下加碼及攤平,外資群為了讓散戶壓力大一點,會在賣了三千多億後開始壓制及摜殺,這就是為了之後讓散戶多殺多及人踩人佈局。

今天外資群買超台積電2414張,三大法人買超2312張,今天台股之所以跌的比較重,原因就是外資群買台積電,然後去賣其他的股票,外資群買賣超前五名,買超前五名、第一名的復華20年美債,買了56148張、第二名台新新光金,買了29548張、第三名華邦電,買了25595張、第四名群創,買了15489張、第五名鴻海,買了12494張,賣超前五名,第一名的元大台灣50,賣了28796張,第二名的元大高股息,賣了20440張、第三名的宏達電,賣了14865張、第四名的友達,賣了13534張、第五名的群益ESG投等債20+,賣了10861張,外資群近期買超最多的就是台積電及鴻海,所以外資群去護住台積電及鴻海,然後去賣超更多大型權值股,這樣會讓散戶覺得指數還在兩萬四千點,一付隨時都會反彈的樣子,當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台積電及鴻海,這就意謂著散戶賣超,外資群去拉抬及護盤散戶手上沒有的股票,接著去摜殺及壓制散戶手上有的股票,這就會讓散戶產生套牢,對外資群來說,就是養套殺,最近就是在套的階段,之後外資群賣的差不多時,就會進到殺的階段,散戶很容易就會被外資群及主力營造出來的氣氛給影響,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外資群賣了1兆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兆,那時股市就是非常的悲觀,從4月9日到8月7日前,散戶處在不敢買股票的階段,外資群及主力就營造出股市氣氛很好,而且一付利空出盡的樣子,在8月7日當天外資群還向上拉抬五百五十點,讓散戶認為川普關稅已經利空出盡,接著指數維持在兩萬四千點以上兩星期,從8月7日之後,我就和大家說散戶敢買了,近十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合計買超台股一千兩百億,這一千兩百億就是一些比較樂觀的散戶買的,接下來比較保守的散戶會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買,外資群就能順利的在第三季把手上買的六千五百億賣出,我常和大家說,一買一賣成交易,4月9日到8月7日前散戶都不敢買,不論上漲及下跌散戶都站在賣方,這時的外資群鐵定是無法賺到差價的,畢竟散戶一直賣,外資群就只能買,這時對外資群來說就是佈局買低成本庫存的好時機,到了8月7日之後,外資群向上打一個高檔錨點,接著把股價維持在高檔兩星期,散戶就中了錨定效應進來買,這時外資群鐵定是要賣的,會這樣的道理很好懂,現在散戶敢買,外資群如果不賣的話,第三季及第四季台灣企業受到關稅影響,我敢和大家說,雖然不會每一家企業都會被影響,但會被影響的一定是不少間的,外資群手上這麼多資金,他們會去佈局不同的產業,現在散戶即然敢買,外資群當然會趁現在逢高出脫,等到第三季及第四季時,散戶又開始進到悲觀模式了,那時外資群手上才會有足夠的資金逢低佈局,大家會發覺從4月2日到今天,外資群,散戶及主力的行為都和我說的一模一樣,其實這也沒啥了不起的,因為大家都沒得選擇,4月11日到8月7日前,散戶因為怕川普關稅及二三二半導體調查,所以不論上漲及下跌都站在賣方,外資群沒得選擇只能買,現在散戶終於敢在高檔買進了,外資群自然也沒得選擇賣出,這兩段行情是很好判斷出來的,接下來第三季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關稅會影響企業獲利,散戶看到企業獲利不好,一定又開始在那人踩人及多殺多,外資群及主力也沒得選擇只能逢低買進,這樣外資群就能持續的賺到差價,散戶就一直在那高買及低賣。

鴻海股價連四天下跌,今天下跌5元,股價收在198.5元,外資群買超12494張,投信賣超345張,自營商賣超273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1876張,很多散戶看到廣達,緯創,緯穎,仁寶及和碩這麼慘,就會在下跌時把鴻海賣出,畢竟鴻海今天也才剛跌破月線,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早就已經跌破了所有均線,散戶會想,AI概念股及代工廠個股都跌破了所有均線,要是鴻海之後也跟上的話,很有可能先跌到季線及年線的176元,整理一陣子後會再跌到半年線的163元,只要鴻海股價跌到半年線,那三大法人買到的六十幾萬張股票就會通通都賠錢,要是三大法人願意讓鴻海股票跌到半年線,我們這些價值投資者也是很樂於看見,大家看三大法人買了鴻海六十幾萬張,要是三大法人現在向下賣,一定不會有散戶進去和他們換手的,畢竟廣達,緯創,緯穎,仁寶及和碩的下場都擺在那了,我就不信散戶不會去看廣達,緯創,緯穎,仁寶及和碩的股價,要是散戶不去和三大法人換手,那股價跌到半年線的163元,外資群也賣不掉,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散戶看到三大法人買了這麼多,他們自然也不會想要去賤賣,所以三大法人不會想要鴻海股價跌到季線,半年線及年線,散戶看到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他們也不相信三大法人敢讓鴻海股價跌到季線,半年線及年線,要是市場有這樣的共識,自然股價就不會下跌的太誇張,而且也會撐在三大法人的成本區,對散戶來說,因為去掉了槓桿,外資群如果願意從198.5元殺到半年線的163元,我相信價值投資者是願意進去買的,就算外資群願意賤賣,買六十幾萬張需要四個月的時間,賣六十幾萬張也是需要四個月時間,那時第三季財報早都出來了,要是鴻海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會被影響,那三大法人一定不可能太高出給散戶的,他們如果不想賠錢,就只能在裡面護盤,大家有看到一些個股很誇張吧,每一季及每一年也沒有賺多少,結果股價一直在上漲,而且撐在很高的位階,就算在悲觀時股價下跌,很快也會在樂觀時就加倍漲回來,現在散戶就不要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看他們想怎麼玩,就讓他們怎麼玩,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20%不確定因素,我們還是需要外資群當天使守候我們,要是散戶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大家就會看到廣達,緯創,緯穎,仁寶及和碩的股價走勢複製到鴻海身上,當你買了一大堆股票後,三大法人還會用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20%不確定因素整死你,最近鴻海股價有跟著下跌,這也是很正常的,之前我就說過,三大法人就算要拉抬及護盤,他們也會找國際股市上漲或是一些利多時才拉抬及護盤,下跌時就盡量的防守,沒有必要讓散戶賣太高,要是散戶賣太高,這對外資群及主力也是一種傷害,不過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只要外資群及主力在200元多買一點,之後他們就會像天使般的守候價值投資者渡過兇險的第三季及第四季。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 

2、電信防守股穩定但不可能高股息! 

3、川普關稅政策確實已對台灣造成壓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9月1日!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

今天外資群連續第十五個交易日賣超廣達,廣達下跌6.5元,股價收在256元,外資群賣超8596張,投信賣超568張,自營商賣超102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9266張,廣達今天跌破了半年線262.3元,廣達今天算是跌破了所有的均線,之前廣達營收很好,市場就認為廣達的營收能像第一季這樣,貢獻差不多的獲利比例,第一季廣達營收年增九成,獲利年增六成,第二季在四月,五月,六月及七月廣達開出營收時,市場就預期廣達營收增加六成,獲利按比例的話能增加四成,結果廣達第二季財報開出來後,營收增加六成,獲利僅增加一成,市場對廣達就產生巨大的失望,外資群就把廣達當成垃圾一樣的倒貨,近十五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天天賣,一直賣,賣不停,合計賣超100768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4299張,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鐵定會一直賣超廣達的,這情況會持續到第三季,畢竟第二季廣達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受到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影響,外資群也會擔心第三季廣達會持續的被關稅及台幣升值影響,重點是第三季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關稅是20%,要是第三季廣達被關稅20%影響的更大,接下來第四季是關稅20%整季的時間,廣達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豈不被影響更大,想要破除這一個市場預期,一定就是要廣達開出第三季財報,之前有可能會有一些散戶不信邪向下攤平廣達,當初我看到廣達反彈9.5元及4元,我就和大家說這是散戶買上去的,而且是在半年線及年線進去買的,這和我判斷大盤是一樣道理的,大盤是由幾千家上市及上櫃公司組出來,散戶行為也是從無數個個股中組合出來的,在個股會是如此,整體在大盤上也會是如此,個股是比較快反應罷了,大家可以透過這些個股了解未來台股總體的行為,而且一開始我也說外資群及主力不會急著把廣達股價打到底,畢竟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可以賣高一點給散戶,也順著散戶的心意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反彈,這樣散戶才會愈買愈多,散戶如果現在要進去買廣達及緯創,只要外資群及主力賣的夠多,在第三季財報開出來之前,外資群及主力就會用關稅不確定因素去整死散戶,畢竟散戶也不知道關稅20%對廣達有什麼影響,外資群目前會說10%關稅都讓廣達毛利率及營利率變差了,關稅20%一定是更慘的,現在散戶也無法去反駁什麼,要是讓外資群及主力賭對了,也就是第三季廣達的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變的更差,就算沒有衰退很多,這也夠外資群讓散戶人踩人及多殺多了,基本面利空是最難抱住的,接下來看一下緯創,今天緯創下跌3.5元,股價收在109.5元,外資群賣超9447張,投信賣超2326張,自營商賣超445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218張,緯創的股價也是從127.5元一路的向下跌,今天緯創股價也是跌破了半年線111.62元及年線的110.37元,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散戶會在半年線及年線進去向外資群及主力買股票,外資群及主力也是懂這道理,所以在緯創的半年線及年線就反彈一下,股價反彈依舊是散戶買的,近十五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賣超緯創138416張,投信賣超54502張,自營商買超1154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46398張,之前我就警告過大家,要是散戶傻乎乎的在第三季及第四季前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下場就是鴻海的下場,要是三大法人在鴻海中無法出貨,那三大法人就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今天鴻海股價是有跌破了月線200.95元,不過鴻海股價還是穩穩的站在季線的176元,半年線的163元及年線的176元以上,鴻海今天股價收在198.5元,因為鴻海中的散戶不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所以鴻海股價表現的比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強勢,重點是鴻海中的散戶透過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三大法人進出看破了外資群手腳,所以三大法人在鴻海中是無法出貨的,就只能之後趁著利多向上去拉抬,我和大家說,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關稅不確定因素,現在市場一付都不怕,原因是外資群買超了六千五百億,最近賣掉了一千兩百億,等到外資群賣掉了三千多億後,大家就會發現關稅的問題又出來了,關稅是會影響企業獲利還有台灣經濟,只要是基本面獲利出現問題,價值投資者也很難抱住股票,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我建議大家不要持有太大的槓桿,最好就是不要有槓桿去渡過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不確定因素,台積電及鴻海不一定會被影響,但是其他的中小企業會被影響,傳產也會被影響,這些企業只要放無薪價或減薪,很多台灣人就會減少收入,那時台灣的投資者就會賣股票生活或維持生計,有一些人看到自己工作有問題,在投資心態也會變的更保守一點,所以我一直建議不要在第三季及第四季持有槓桿,不然你很有可能會被外資群及主力用消息面及基本面整到你懷疑人生。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瑞銀,買了4586張,第二名的是美林,買了2553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1602張,第四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614張,第五名是兆豐中壢,買了522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元 富,賣了764張,第二名的是兆豐,賣了500張,第三名的是大昌新店,賣了390張,第四名是台 新,賣了361張,第五名的是群益古亭,賣了329張。

瑞銀買8611張,賣4025張,合計買超4586張,均買價在200.14元,均賣價在201.39元,當沖賺了1147.2萬元,美林買3329張,賣776張,合計買超 2553張,均買價在199.78元,均賣價在200.93元,當沖賺了192.6萬元,台灣摩根買1897張,賣295張,合計買超1602張,均買價在200.01元,均賣價在200.59元,當沖賺了60.6萬元,今天瑞銀看到指數下跌,就在204.5元賣到200.5元,過程中在202元到203.5元也有護盤,不過護盤買的不多,後面鴻海股價跌破兩百元以,瑞銀在197.5元到198.5元全力護盤,這就造成瑞銀在198.5元買了3446張,瑞銀一邊護盤,一邊還能賺差價,算是很不錯的,今天美林也是在202元到203元護盤,鴻海股價跌破兩百元以,美林又在197.5到198.5元護盤,今天光瑞銀及美林就買超了七千多張,高盛今天也是順著大盤下跌在200元以上賣,在197.5元及198.5元買,因為當沖一次的交易稅及手續費要0.23%,要是你在相同價位買賣,這樣就會損失0.23%,要是你賠個0.5元,你等於要賺1元才能賺的回來,現在0.5元差不多是0.24%,所以0.5元的差價你當沖根本賺不到錢,之前鴻海股價在100元時,0.5元就是0.5%,現在0.5元僅有0.25%,之前你當沖一次手續費及交易稅是0.23%,你賺到0.5元差價的話,這樣是賺了0.27%,我是用券商折讓二八折計算的,現在1元才0.5%,所以現在你賺到1元的差價,這樣僅賺0.27%,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會有一些在等稍蹤即逝高點的人,他們一定會等到股價跌破200元才會急急忙忙降低槓桿,所以外資群就更不可能出貨,今天鴻海的均價199.79元,所以今天外資群買超的平均價格差不多在200元左右,外資群買超12494張,外資群及主力只要買愈多均價在200元的鴻海,之後他們在行情好時會拉抬,在行情不好時會護盤,從4月11日以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鴻海六十幾萬張,高股息ETF的0056及00918平均買在160元,外資群之前平均買在一百七十幾元,最近隨著在200元以上的股票愈買愈多,外資群的平均成本會愈來愈高,之後他們會去護盤180元到200元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只要鴻海中的散戶不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外資群及主力就會陪我們渡過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不確定期間,第三季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被關稅20%,台幣升值10%影響,第四季整季都會被關稅20%及台幣升值影響,川普關稅對台灣企業獲利是否有影響呢?大家最快能在第三季及第四季看出來,外資群之前買了六千五百億,加今天賣超了1200億,所以還買超了五千三百億,我個人覺得外資群在指數會讓點利,但是你說要立刻崩盤一路向下,我覺得機率不高,畢竟外資群手上還買了一大堆,現在指數兩萬四千點,對外資群來說他們操作的空間很大,之前外資群在21300點買到了幾千億,後面一路買上來,外資群比較高成本的最近十個交易日已經賣光了,也就是外資群及主力手上不會有兩萬四千點以上的部位,只要外資群在兩萬四千點以上賣愈多,之後跌下來時,外資群的操作空間就會變的更大,畢竟外資群及主力都是用統計和散戶玩,富檔賣愈多,這樣平均起來就會愈高,之後就算剩下一些部位很低賣,這樣平均還是會賺錢。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9月1日!電信防守股穩定但不可能高股息!

 

這幾天我說高股息ETF買進電信股來防守,也就是00713這一檔高股息,這一檔高股息ETF的名字叫元大台灣高息低波,故名思義就是又要有高股息,還有波動很低,這根本就是鬼扯,要是你買了防守股,也就是電信股,這類公司在股災時防禦力很強,但中華電信的股利率僅有3.7%,遠傳股利率4.3%,台灣大哥大股利率也差不多是4.3%,這和高股息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尤其高股息ETF每一年都要收很高額的管理費,經理費,還有常常在那鬼打牆的買進及賣出股票產生的手續費,大概一年就是需要1到2%的費用,今天台股下跌161點,卻有下跌三百到四百點的感覺,會這樣的原因很好懂,今天台積電股價是上漲5元的,台積電佔台股權重三成,台積電上漲5元等於是上漲40點,今天金融指數也是上漲的,所以大部份金融股今天也都是收紅,比較慘的是AI概念股,星期五市場說阿里巴巴打造一款AI晶片不給台積電代工,然後要去取代輝達,這就造成輝達股價下跌3.3%,所以也會牽連台灣的AI概念股,今天下午一點五十分時,我看鴻海旗下最賺錢金雞母還上漲4%,工業富聯主要是負責鴻海AI伺服器的,就有一點像緯創旗下緯穎的角色,前幾周我就有和大家說過,會有一些散戶賣了手上的股票後,然後把資金放在定存,不然就是買了美債ETF或電信股,然後去等待股市下跌,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他們根本不擔心散戶把資金放到定存,美債ETF及電信股,畢竟散戶很容易中錨定效應,只要外資群及主力向上拉出一個錨點,接著向下讓利個5到10%,之後就會有很多散戶進去買,最明顯的就是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外資群及主力僅讓利個5到10%,一狗票散戶就衝進去買,外資群就一直賣,天天賣,賣不停,今天指數還收在24071點,但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早就早經跌破了所有均線,今天更是跌破了半年線及年線,外資群及主力一直在賣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所以這些個股的股價會持續下跌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很多散戶會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進來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所以外資群及主力也不急著向下摜殺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股價,畢竟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及主力沒有任何理由便宜去賣給散戶,當外資群賣了一半以上,也就是六千五百賣了三千多億掉後,外資群及主力就會開始向下摜殺,現在對散戶來說,他們就是持續的向下加碼及攤平,散戶會覺得廣達及緯創是超級甜美價,很搞笑的事是,之前4月9日緯創跌到74元,廣達跌到174元,那時的散戶是站在賣方,而且一直覺得很恐慌的不計代價殺出去,今天廣達股價也才收在256元,緯創股價收在109.5元,很多散戶就覺得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其實單純就是外資群向上打一個高檔錨點,讓散戶對於廣達的錨點變在291.5元,對緯創的高檔錨點變成127元,後面跌到5到10%,散戶就覺得自己撿到寶,之前散戶擔心的川普關稅,已經在8月7日正式生效,而且是疊加的,後面散戶忽然完全都不怕了,覺得要進去大殺四方,要把之前四個月沒有賺到的錢快點賺回來,所以就會出現最近搞笑的情況,外資群在那倒貨大型權值股,一些主力及炒股集團在那炒作垃圾股,那些小型投機垃圾股根本沒有任何價值,結果主力及炒股集團把股價向上拉高後,散戶就把曾經的價格當成錨點,接著就是每天在那向下攤平,加碼,不服輸,幻想著股價再漲上去後他就能賺多少又多少,那種小型投機垃圾股只要落在散戶手上,股價一輩子是漲不回去的,你只要敢買小型投機垃圾股,很有可能你是會把那次的經驗寫進祖譜,然後勸後代子孫不能進到這坑人的股市,其實股市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地方,結果你去買了小型投機垃圾股,想要賺快錢,賠錢後才在那對股市有錯誤的認知,有問題的不是股市,而是你。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9月1日!川普關稅政策確實已對台灣造成壓力!

新聞說:美國20+N關稅尚未底定,勞動部每半個月公告的減班休息(無薪假),已有4863人實施,勞動部表示,其中有62.8%的企業自述受美國的關稅影響,若以實施的行業別統計,有168家企業、3812名員工,適用勞動部8月1日宣布的「加強版僱用安定措施」,佔整體實施人數的近8成。勞動部今(1)日公布受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統計,共245家、4863人實施,較上期(8月18日)公布的191家、3934人,本次家數增加54家,人數增加929人。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黃琦雅指出,這期實施的人數大部分仍是製造業,製造業實施家數達191家4479人,較上期增加45家,人數增加889人;其中又以金屬機電工業156家、人數3685人最多,減班休息的模式以月休5到8天為主、佔42%。至於金屬機電工業中佔比最高的是機械設備製造業,家數有92家、2045人,其中有2家實施人數破百,1家是做鑽孔機、首次通報,人數達110人,預計每週休1天,主要是內外銷北美;另外一家是工具機製作,因為客戶暫緩訂單,所以通報月休1至4天,員工人數有103人,因機械設備製造業已納入僱用安定措施的適用,因此相關員工都可以申請僱用安定措施的薪資補貼。至於目前美國關稅對企業的影響狀況,從此次減班休息的通報中,共有118家事業單位自述,是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申請減班休息,人數是3055人,比上期增加45家、人數增加667人。其中有168家企業、3812名員工,適用8月1日宣布的加強版僱用安定措施,換言之,受美國關稅影響,有62.8%的企業自述受美國的關稅影響,但是整體的減班休息,有將近8成的員工,可以申請勞動部的僱用安定措施。黃琦雅強調,這些實施減班休息的員工,在減班休息期間,工資與過去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差額的70%,勞動部將給予補貼,最高可領取1萬2110元的薪資差額;若同時參加「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支持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也可以合併請領訓練津貼。勞動部提醒,減班休息不是無薪假,對於按月計酬的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最低工資(2萬8590元),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勞、健保也必須替勞工投保,也應為勞工提繳勞工退休金。

基於台灣勞動部的最新統計和相關經濟分析,川普關稅政策確實已對台灣製造業造成一定壓力,導致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在2025年上半年有所波動並整體呈現增加趨勢,但是否會演變成大規模現象,仍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美台貿易談判進展、台灣政府的僱傭安定措施,以及全球供應鏈調整。以下是我的分析:

當前影響概況

從勞動部數據和媒體報導來看,截至2025年8月中旬,受美國關稅影響的減班休息企業已達118家以上,人數超過3,000人,佔整體統計的近63%。這較前一期增加顯著,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製造業和金屬機電業等出口導向產業。 例如,8月15日的統計顯示,人數從7月底的水平上升超過650人,達到近4,000人,其中91%來自製造業。

然而,並非所有時期都呈現上升:如2025年4月,人數一度下降超過300人,顯示市場有彈性調整。 到6月,人數回升至約1,189人;7月則達179家企業、3,196人。 這反映關稅的衝擊是間歇性的,受特朗普政府如"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等政策波動影響。

未來機率評估

高風險因素: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對台灣進口品加徵32%關稅,以及取消小額貨物免稅)已導致至少25%的台灣企業暫停擴張計畫,5%開始裁員或減班。 台灣總理卓榮泰在議會報告中提到,已有73家企業實施減班,影響工人就業穩定。 若特朗普繼續優先對中國的貿易談判,而視台灣為"次要盟友",台灣的科技和製造業(如TSMC等)可能面臨更大壓力,導致無薪假人數進一步上升。一些分析預測,未來2-3年內可能出現全國性裁員潮,尤其是如果供應鏈轉移加速。

緩解因素:台灣政府已推出加強版僱傭安定措施,涵蓋約80%的受影響企業(168家、3,812人),提供薪資補貼和培訓,避免大規模失業。 此外,台灣貨幣貶值有助低端製造業維持競爭力,部分企業正轉移至中國大陸或東南亞。 美台談判若進展順利(如延緩某些關稅),衝擊可控。

整體機率:中高,但非必然"很大"。若關稅持續升級且無有效談判,機率可能達60-70%,特別在製造業;反之,若政府補助和產業調整奏效,則維持在30-40%。這基於2025年數據的趨勢,並非絕對預測,需監測特朗普的後續政策如8月29日生效的關稅調整。

總之,風險存在且已在放大,但台灣有應對機制,不會輕易崩盤。建議關注勞動部每月統計和美台貿易動態。

新聞說:新官上任,協助台灣經濟度過關稅風暴沒有蜜月期。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9月1日於布達典禮致詞時強調,肩上的責任沉重,將全力落實總統政見中的「經濟優先」。他提出未來施政三大主軸:一是強化國家基礎建設,能源與治水都要持續加碼;二是多元振興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攜手共度關稅與轉型挑戰;三是推動高科技產業全球佈局,鎖定矽光子、量子計算、機器人等前瞻技術,讓台灣從研發到國際供應鏈維持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同時透露,經濟部將動員法人資源,投入無人機與軍工產業等攸關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龔明鑫在典禮上提及,他收到卓榮泰院長贈送的禮物,包裝紙上面寫著「經濟優先、任重道遠」。他笑稱,這既是禮物也是提醒,象徵必須肩負起推動台灣經濟的責任。他也特別感謝同仁支持,並呼籲跨部會合作更加緊密,希望能在困難時刻獲得資深政委以及國發會的即時協助。新官上任,龔明鑫立刻展開「救火」行程。上午完成交接儀式後,他隨即投入產業第一線,下午便與工總、商總、工商協進會、中小企業協會等七大公協會座談,傾聽業界對當前經濟情勢與關稅衝擊的建言。他強調,經濟部將扮演政府與產業間的橋樑,從傾聽出發,凝聚共識,尋求解方。往後將更加積極、坦誠地與媒體多多交流,讓外界更加清楚部裡面的工作執行進度。接下來的重點行程是南下直擊「四大慘業」。自9月2日起,龔明鑫將連續三天走訪台中、台南及高雄,與受美國對等關稅打擊最嚴重的機械、手工具機、水五金與塑膠產業座談,高雄之行還可能納入扣件業。他第一站鎖定機械產業,因中高階工具機(如大型龍門機、車銑複合機、精密零件)與日、德競爭國相比存在9%的關稅差距,出口競爭力恐被取代,加上新台幣匯率快速升值,經營壓力雪上加霜。行政院評估,工具機產業在關稅與匯率雙重夾擊下傷勢最重,其他產業雖受影響,但程度不同。手工具與水五金主要面臨越南競爭,短期壓力較輕;塑膠製品的中、墨對手反而稅率更高,台灣仍具一定優勢。龔明鑫此行的核心目標,是掌握第一線產業真實困境,並回到政府內部研議後續對策,爭取擴大救濟力道,協助業者在變局中找到生存空間。龔明鑫表示,台灣若要成為「經濟日不落國」,面對國際新秩序挑戰,必須更快、更精準地佈局全球。他承諾,經濟部將帶頭協調各方資源,隨時補位支援談判與政策推動,與產業界並肩作戰,共同守住台灣的經濟根基。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