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9月17日!鴻海中散戶中錨定效應和主力換手!序言

 9月17日!鴻海中散戶中錨定效應和主力換手!作者:A大!今天鴻海下跌3.5元,成交量57358張,外資群買超241張,投信賣超257張,自營商賣超1507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523張,鴻海上星期五打出一個高檔錨點218.5元,今天股價最低來到211元,相差了7.5元,也就是3.43%,這樣就有小部份的散戶開始中了錨定效應了,會這樣都很正常,之前廣達也是這樣,拉出一個高檔錨點291.5元後讓利個5到10%,散戶就連續大買20個交易日,之前我有統計給大家看過,去年7月及11月鴻海股價漲到高檔後,接著整理三周,第四周就開始倒貨,上星期瑞銀就有想要倒貨,但被其他的外資群及主力教訓,這一周是第五周,前兩天高盛,富邦及凱基台北開始倒貨及摜殺,其他的外資群及主力護盤,今天富邦及凱基台北依舊是倒貨,不過高盛看到倒貨的外資及主力不多,而且高盛本身也買了八萬多張,對高盛來說,也不希望賣個幾千張或一兩萬張鴻海股價就崩跌下去,現在偏空的主力就剩下富邦及凱基台北,這兩家本土券商應該是躲著外資,只是不知道是哪一間外資,昨天投信買了五千多張,其中富邦旗艦50買了六千多張,所以扣掉富邦旗艦50買的六千多張後,其他的投信是賣一千多張的,今天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523張,代表從218.5元跌到211元,這樣就會有散戶開始買單,接下來確實外資群及主力有可能再向下讓利看散戶是否會買,記得之前鴻海來到212元跌到200元,接著拉抬到210元再跌到198元,這兩次散戶都沒有中招,結果這一次拉抬到218.5元,接著跌到211元,這樣就有散戶進來買股票了,這意謂著從212元再跌到200元,一定會有更多的散戶進來買,外資群及主力確實可以這樣玩看看,要是從212元跌到200元,結果僅能賣個幾千張或一兩萬張,這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也沒啥意義,畢竟他們花了八十幾萬張才把鴻海股價拉抬上來,要是賣個一兩萬張股價就跌到兩百元,那之後他們會賠錢的機率就大幅度的增加,大家不要覺得外資群的招式很少,他們可以一直玩,天天玩,玩不停,可以用了一招行不通就換下一招,三周的時間不足以讓散戶中錨定效應,那就拉長到四周,不然就是五周,反正短線就是零和遊戲,勾心鬥角,你死我活,誰是最後一隻老鼠,這時會有人說,那什麼時候才能再進去買鴻海呢?其實現在鴻海的問題並不是股價太高,而是川普的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是否會讓經濟衰退,還有台灣企業獲利下降,現在就是要觀察第三季及第四季企業的獲利情況,看是否會被20%的關稅及台幣升值10%影響,大家應該會發現我的目標一直很明確,不會像一般散戶這樣被幾天的上漲就打到懷疑人生。


我現在擔心的是股票被散戶買走的話,外資群及主力會在第三季及第四季拿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這事件來對付散戶,試想,要是外資群及主力在第三季開出財報前把手上的鴻海股票以賺20到30元的差價賣掉,接著外資群及主力就可以先用恐嚇的讓散戶恐慌,例如在10月底就把手上的股票賣光,接著在11月中開財報之前,就常常在那說經濟數據不好,不然就是說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恐會影響獲利,要是第三季企業獲利出來,不論是本業或業外真的稍微不好一些,那外資群及主力就能接著用第四季是整季都被課徵關稅20%繼續打壓,要是鴻海股東在第三季,也就是11月中看到鴻海獲利稍微不好一點點,那接下來第四季又能往死裡打,這種基本面及產業面的利空,打起來威力是很大的,要是第三季鴻海毛利率,營利率,稅後獲利都和第一季及第二季這樣保持一定的水準,其他的公司獲利不確定性也結束了,那第三季之後股價200元以上還是能買的,現在的關鍵是4月7日到4月9日價值投資人心中已經會有陰影,要是沒有去掉手上的槓桿,然後你又經歷一次股價從218.5元跌下來,很有可能在跌到160元附近就會開始自我心理面崩潰,現在鴻海股價上漲,股市非常的樂觀,原因是外資群買超了股市七千八百億,是外資群用資金營造出股市很樂觀的假象,哪天外資群及主力開始倒貨,大家就會開始感受到股市又變悲觀了,大家看我常常提倡的價值投資十要素,1.獲利穩定性,2.獲利有續航力,3.連續且穩定的股息,4.股價不能距離淨值太遠,5.具競爭力,6.最好還要有未來的題材,7.大股本,8.高市值,9.公司提供透明的資訊,10.董事長有執行力及有誠信,裡面有幾條就是和獲利相關,這一次川普關稅是有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基本面及競爭力,價值投資者能一直持有鴻海的底氣就是基本面及產業面,這一次關稅是有可能影響到全球公司獲利的,一開始全世界還很開心覺得利空出盡,但關稅的影響是會在第三季及第四季才顯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看到我從8月7日之後就開始變的相對謹慎,有一些散戶也是懂這道理,但是他們除了看空外還會放空,結果就被外資群及主力軋空到懷疑人生,當外資群及主力買了很多股票後,他們想要拉抬到哪兒都是很簡單的,所以不要傻乎乎的預設高點,我是看空不作空,對於關稅的擔心也僅是讓價值投資者去掉手上的槓桿,畢竟當初下跌時心理有陰影,再一次下跌的話,我覺得大部份的人是有可能自我心理面崩潰,而且等你看到關稅的影響浮現時,那時你想要去槓桿,那鐵定就只能賣在阿呆谷,以鴻海這種有競爭力的公司來說,不一定會被關稅20%影響,但關稅有可能會造成全球經濟衰退,鴻海是做經濟規模生意的,只要全球經濟被關稅影響,那有可能是會間接影響鴻海獲利,就算鴻海被影響,鴻海也許花個幾年的時間去調整策略,對使用槓桿的人來說,時間是他們的敵人,對價值投資人來說,基本面及產業面不確定因素是非常具殺傷力的,外資群之所以會買台股七千八百億,這都是4月11日以來的延伸,從4月11日以來,大部份的散戶害怕7月9日全球對等關稅,所以一定是不敢進場買股票的,後面川普延遲到8月1日,接著8月7日生效,到8月7日前,大部份的散戶還是不敢進場買股票,外資群必須讓散戶敢開始買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買,天天買,買不停,然後把指數不斷的拉高,一來可以拉離開自己的成本區,二來是讓散戶覺得進股市就是送分題,後面在高檔整理一陣子,指數持續創新高,但是個股已經在下跌了,散戶看到指數上漲,結果個股下跌,就會一直向下不服氣的攤平,接著三大法人開始賣出股票,散戶因為中了錨定效應,認為鴻海股價最高218.5元,跌到211元,205元,200元了好便宜,就會進來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現在外資群及主力都還在弄4月11日以來的延伸,外資群及主力也是知道關稅的影響會在11月中顯現出來,我是不相信外資群及主力敢撐到11月中,之前我就說過,外資群在11月中前,其實那時還有兩個多月,外資群還是能有很多招能玩的,結果外資群及主力用了一招連續買超九個交易日,讓指數大漲一千五百點,合計買超兩千一百億,最近散戶開始有一點瘋狂了,大家看連散戶最冷靜的鴻海都開始中招了,更不用說其他的個股,大家還是得記得一件事,外資群可以用資金營造很樂觀的氣氛,所以前一陣子不論美國開出什麼經濟數據,台股都能無視,只要外資群及主力成功的讓散戶瘋狂或是中錨定效應,而且只要成功的倒貨,大家就會發現股市開始變悲觀,任何一個經濟數據都能成為外資群及主力摜殺的理由。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中散戶中錨定效應和主力換手!

2、蘋果iPhone 17預約量年23%!

3、輝達RTX6000D晶片中國銷售遇冷!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