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川普關稅重拳又來了!最新鎖定「3大類產品」恐再影響全球,美國川普政府再度針對進口商品祭出國安調查。美國商務部週三(9月24日)宣布,已自9月2日起依據《貿易擴張法》232條款,對機器人、工業機械與醫療器材展開調查,評估這些進口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此舉可能為新一波關稅措施鋪路,衝擊消費者、醫院與製造業。根據《聯邦公報》文件,調查範圍廣泛,包括外科口罩、N95口罩、手套、注射針筒、針頭、處方藥等醫療消耗品,也涵蓋輪椅、病床、心臟節律器、胰島素幫浦、心臟瓣膜等進口醫療設備。若被認定涉及國安疑慮,未來可能祭出額外關稅,以推動關鍵物資的國產化。徵詢企業意見,商務部同時徵求業界意見,詢問企業對相關產品的需求量、國內產能能否滿足、以及外國供應鏈的重要性。當局也要求企業評估外國補貼與「掠奪性貿易行為」對市場的影響。關稅覆蓋面再擴大,川普政府過去已多次動用232條款,對汽車、零組件、銅、鋼鐵和鋁品課徵關稅。眼下,美方也持續調查藥品、半導體及晶片零組件(如矽晶圓、製程設備),顯示華府對海外供應鏈依賴的憂慮加深。若新關稅成形,將疊加在川普針對特定國家的現行關稅之上。歐盟與日本則已達成協議,暫時可避免額外關稅衝擊。依賴進口、產業憂心,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機械進口來源中,墨西哥占18%、中國占17%,為主要供應國。國際機器人聯盟則指出,汽車產業去年在美國安裝1萬3747台工業機器人,絕大多數依賴進口,本土生產有限,因此可能成為新關稅的重災區。
這對台積電,鴻海,AI概念股及台股會有什麼影響嗎?
這次川普政府以232國安調查,名義,把「機器人、工業機械、醫療器材」納入可能加徵關稅範圍,這對全球供應鏈(尤其亞洲)有潛在衝擊。以下分幾個面向分析對台積電、鴻海、AI概念股及台股的影響:
1.台積電(半導體),直接影響有限:這次調查焦點並非晶片本身,而是製程設備、矽晶圓等相關零組件。若後續擴大到半導體製造設備(如光刻機、蝕刻機),台積電等晶圓廠在美國設廠(亞利桑那廠)會面臨進口設備成本上升問題。間接風險:若全球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設備被課稅,台積電未來建廠與產線擴充(嚴重依賴高度自動化設備)可能增加成本。
2.鴻海(代工及電子組裝),工業機器人關稅:鴻海大規模使用進口工業機器人(尤其是日本、德國、中國供應),若美國課稅,鴻海在美國設廠(如威斯康辛州、墨西哥延伸的美國供應鏈)成本會被推高。醫療器材風險:鴻海近年積極布局醫療器材(子公司富士康健康科技),若川普對醫療耗材、醫療設備加徵關稅,將影響其對美輸出醫療代工的利潤。對美國大客戶的影響:蘋果、Dell等可能面臨零件成本上漲,壓縮訂單價格談判空間。
3.AI概念股,伺服器及資料中心:AI伺服器組裝高度依賴工業機械與自動化設備,若這些機器人成本因關稅上升,台灣的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在美國設廠的投資成本會增加。醫療AI應用:川普若對醫療設備加徵關稅,可能刺激美國本土醫療AI、醫材供應鏈需求,但短期對台灣醫療AI硬體供應商(如醫療影像晶片、感測器供應商)是負面。
4.台股整體影響,短期利空:投資人會擔心「關稅清單再擴大使得全球供應鏈成本提高,造成台灣出口壓力增加」,導致電子權值股(台積電、鴻海)短期股價承壓。工業機械股(如上銀、亞德客-KY)也可能被點名,因為美國可能要扶植本土替代品。中期機會:若美國醫療國產化政策落地,台灣廠商可考慮轉單至墨西哥或直接赴美設廠,分散關稅風險。美國企業需要尋找「非中國」供應來源,台灣有機會成為替代者。
總結:對台積電目前直接影響不大,但若擴大到半導體設備,成本風險升高。對鴻海工業機器人與醫療代工業務成本壓力大,美國客戶可能轉嫁需求。
對AI概念股的美國建廠成本增加,伺服器代工廠毛利可能受壓縮。對台股來說短期是利空(增加不確定性),但中長期可能推動台商「非中供應鏈」角色提升。
在當前席捲全球的 AI 運算狂潮中,運算能力的需求已飆升至歷史巔峰,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正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軍備競賽。在這場決定未來科技走向的戰役裡,鴻海集團憑藉其無可匹敵的實力,成為了 NVIDIA 最信賴、也最關鍵的夥伴。
鴻海手握的 NVIDIA 訂單,其領先程度簡直是業界傳奇——它已超前市場整整「兩世代」!
預見未來:從 Vera Rubin 到 Kyber 的科技接力賽
這場未來科技的接力賽將由兩個劃時代的平台擔綱主演:Vera Rubin 和更具雄心的 Kyber。
1. Vera Rubin 平台 (N+1 世代):
Vera Rubin 被視為接替 Blackwell 世代的重量級巨作。它結合了 Rubin GPU 和 Vera CPU。
NVIDIA 預計將在 2025 年的 GTC 大會上揭開其神秘面紗,並計劃於 2026 年初啟動量產出貨。
鴻海的戰場聚焦於其產品型號:NVL144。鴻海已成功搶佔此平台的 NPI(新產品導入)業務的先機。
2. Kyber 平台 (N+2 世代,巔峰之作):
真正的技術突破點在於 Kyber。它代表了 Vera Rubin Ultra 這一超規格的架構。
這個名為 NVL576 的系統簡直是運算力的極限體現。它將搭載整整 576 顆 Rubin Ultra GPU,目標是突破 600 個節點的驚人門檻。
NVIDIA 計劃在 2027 年將此超級運算架構投入市場,引爆下一波AI浪潮。
最令人矚目的是,在 Kyber / Vera Rubin Ultra (NVL576) 的尖端專案上,鴻海集團更是目前唯一的「核心夥伴」。
鴻海的勝利密碼:NPI 領導地位
鴻海之所以能穩坐釣魚台,不僅因為其在伺服器、網通和電子零組件領域的深厚根基,更關鍵在於它掌握了 NPI 的黃金鑰匙。
在全球 EMS 廠的激烈競爭中,鴻海不僅成功拿下現有 GB200/300 的訂單,更以驚人的遠見,一舉搶下 N+2 世代 Kyber 平台這塊「無人能及」的大餅。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無論是最新的 Vera Rubin (NVL144) 專案,還是下一代的頂級旗艦 Kyber (NVL576),鴻海都將是 NVIDIA 唯一的核心合作夥伴!
在高度複雜且極度客製化的 AI 伺服器製造中,NPI 的成功導入至關重要。鴻海憑藉其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提供了從零組件到成品的一站式服務,讓它能與 NVIDIA 緊密協作,深入參與規格設計,這正是其競爭力無法被輕易取代的秘密武器。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