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9月5日!外資持續吃貨兩百元的鴻海股票!

今天台股指數上漲314點,外資群順勢的拉高廣達股價繼續賣,廣達的月線均價在265.43元,今天廣達股價收在258.5元,所以近一個月進到廣達買股票的散戶平均都是賠錢的,大家看外資群近一個月買了鴻海三十六萬張,鴻海月線203.5元,今天鴻海股價收在205元,會這樣的原因是外資群買超了一大堆,散戶也不會有解套馬上賣的問題,對散戶來說,近一個月買廣達的成本在265.43元,買緯創的平均成本在115元,所以散戶平均在廣達及緯創都還沒有賺錢,今天外資群賣超廣達1282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449張,外資群連續第十九天賣超廣達,合計賣超109015張,最近四個交易日外資群順著國際股市偏多操作,大家看不出來廣達和鴻海的差別,之後只要國際股市下跌,大家就能很明顯的感受廣達及鴻海之間的不同,對外資群來說,他們已經賣了十幾萬張的廣達,買了六十幾萬張的鴻海,外資群如果想要賺錢,一定就是會趁著之後國際股市行情好時全力的拉抬鴻海股價,大家覺得外資群及主力會全力拉抬廣達股價嗎?如果外資群及主力把廣達股價拉抬過265.5元後,散戶就開始賺錢,散戶就是解套馬上賣,賺個1%,3%,5%就自覺天下無敵的要先賣一趟,外資群及主力也不是傻子,要是外資群及主力手上有資金是要操作AI概念股的,他們一定是優先進到鴻海中,因為鴻海,廣達及緯創的財報會第三季才開出,也就是十一月中,所以現在不會有新的財報去影響外資群及主力操作鴻海及廣達,所以現在外資群要是想要買AI概念股,一定就是會優先買超鴻海的,這應該是很符合正常的人性吧,我這樣說好了,你買了一千萬的鴻海,賣了一千萬的廣達,要是你手上又有一千萬資金,你會想要去拉抬廣達股價還是鴻海股價?答案應該很明顯,你去拉抬廣達有什麼鳥用,只是買貴一點的庫存罷了,你去拉抬鴻海,你原本持有一千萬的庫存就會賺錢,對外資群來說,他們是造勢者,要是他們去買廣達,很有可能散戶就跑掉了,之後要是遇到國際利空,他們是無法去護盤買一堆的鴻海股價,所以接下來外資群會去拉抬及護盤鴻海股價就是合情合理的,而且短線很多流動籌碼都被外資群買光了,想賣的股票愈來愈少,股票都落在外資群手上,之後外資群只要輕輕一買鴻海,股價就會向上飆漲,外資群從2019年開始賣了鴻海一兩百萬張,最近開始回補股票,外資群如果想要把兩百萬張都買回來,平均股價一定是要買在200元以上的,只要外資群買了一大堆成本在200元以上的鴻海庫存,接下來鴻海股價底部在200元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4252張,第二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3647張,第三名的是美林,買了2437張,第四名的是瑞銀,買了2302張,第五名是摩根大通,買了1738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凱基,賣了2404張,第二名的是合  庫,賣了2131張,第三名的是富邦,賣了2081張,第四名是凱基台北,賣了1432張,第五名的是元富,賣了953張,今天買超前五名的是大摩,高盛,美林,瑞銀及小摩,這些都是買超鴻海六十幾萬張的主力外資群,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因為很多外資買了股票,過程中就算有一些外資想要偏空,他們很容易就會被這些偏多的外資群教如何作人,以這一周來說,高盛買10876張,賣11472張,合計賣超597張,很明顯高盛就是完成了一買及一賣,但是高盛這一周都是在找機會打壓鴻海,最終就是落得賠2102萬,這一周作多的大摩當沖是賺456萬,瑞銀賺1445萬,美林賺1390萬,港麥格里賺443萬,偏多的外資群不但賺到了差價,股價也朝他們想要的方向前進,這一周鴻海星期一就下跌五元,星期二平盤,星期三上漲兩元,星期四上漲2.5元,今天上漲兩元,一周下來上漲了1.5元,之前我就有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及主力如果買了一大堆股票賣不掉,他們就會一直向上拉抬及護盤,前幾周鴻海股價最高來到212元,接著跌到200元,結果散戶不中招,外資群又把鴻海股價向上拉抬到210元,接著再向下殺到198元,散戶依舊不買單,外資群又把鴻海股價向上拉抬到205元,這一周下來,外資群合計買了52394張,鴻海的周線是201.1元,所以這周外資群買超的五萬多張成本一定就是在201.1元,鴻海的十日線是203.95元,近十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賣超鴻海94161張,這接近十萬張的庫存,外資群的成本鐵定就是在203.95元的,鴻海的月線203.32元,外資群近一個月買超鴻海36.5萬張,這些股票鐵定就是買在203.32元,之前我就說過了,鴻海股價如果維持在200元以上時間愈長,外資群及主力就會買到愈多成本在200元以上的庫存,外資群目前買超的六十幾萬張中,有一半左右成本在203元,剩下的成本比較便宜大概在162元,我們用最簡單的相加除以二來計算,外資群買超的六十幾萬張平均成本來到162元加203元除以二,平均就是182.5元,隨著外資群持續在200元以上買超股票,接下來如果鴻海股價愈高,很有可能之後外資群買超的100萬張股票成本都會在200元以上,當外資群買超了100萬張股票成本都在200元以上,自然200元就很容易成為鴻海的底部區。

今天鴻海上漲兩元,股價收在205元,成交量37640張,外資群買超17085張,投信賣超355張,自營商買超468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7199張,外資群持股水位來到36.9%了,近幾個月下來外資群拼命的買,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一開始先炒股本小的廣達,緯創,英業達,緯穎,仁寶及和碩,但大家都心知肚明AI伺服器的龍頭是鴻海,今年鴻海AI伺服器的營收會來到1兆元,伺服器的營收也會來到1兆元,以AI伺服器年複成長四成來說,今年要是有一兆元,明年就會有一點四兆,當AI伺服器成長時,通用伺服器也會同步成長,要是明年都成長到一點四兆,這樣AI伺服器加伺服器就會有2.8兆了,加上原來的雲端網路,明年雲端網路營收就會有四兆了,完全的超過消費智能,也就是蘋果的智慧型手機,重點是AI伺服器才剛開始,到2031年都會有高年複成長,按這個比例向上成長,最終當然就是鴻海最受惠,之前我早和大家說過了,但是很多散戶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他們覺得自己能先去廣達,緯創,緯穎及英業達賺一波,之後鴻海股價上漲時再進來佈局,之前我就和大家一直強調,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是散戶買的,三大法人從4月11日到今天買了近七十萬張,這些股票鐵定就是散戶賣出來的,外資群最近一直在賣超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及英業達,這些股票一定是落在散戶手上,大家是不是發現有趣的事了,當初散戶在那幻想先佈局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及英業達,之後再進到鴻海,現在看起來是被套牢在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及英業達中,結果外資群買了一大堆的鴻海,這就是籌碼面殘酷的地方,要是散戶不賣鴻海,三大法人就買不到,當散戶去買了一大堆的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及英業達,這樣三大法人手上才會有資金來買鴻海,所以一些自作聰明的散戶覺得自己能先去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及英業達賺一波,然後等鴻海要起飛前再來佈局,這就僅是痴心妄想而以,現實就是三大法人在鴻海要起飛前先大買了七十幾萬張,一狗票的散戶中了錨定效應買了一大堆的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及英業達股票,接下來外資群會買更多的鴻海,接著賣更多的廣達,緯創,仁寶,和碩及英業達,外資群買了愈多成本在200元以上的鴻海後,之後鴻海股價在200元以上就會成常態,要是價值投資者在4月7日到4月9日沒有被川普嚇到,最近沒有一直去槓桿,那三大法人也不會買到這麼多的鴻海,所以股市中本來就是有因果的,現在比較好的情況是價值投資者在比較低價格時開了一大堆槓桿,最近以兩百元以上賣給三大法人,手上還有很多的現股,當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200元以上的鴻海後,未來他們就會拉抬及護盤,價值投資者就不要再貪心的開槓桿或多買一些和三大法人換手,讓三大法人手上多持有一些兩百元以上的庫存,這樣才不會在第三季及第四季被外資群整死,我現在已經提前看到散戶在廣達,緯創,仁寶,英業達及和碩中的慘樣了,畢竟關稅前夕外資群賣了一大堆股票,一定是能用消息面,基本面去整死裡面散戶的,最近有消息說美國最高法院會判川普關稅無效,大家聽一聽就行了,現在外資群及主力買超六千億台股,他們會淡化一些的利空,大家看今天大摩說鴻海八月營收會有七千多億,這種鬼話大摩都說的出來,聽了我都笑了,稍微有一點點功力的人,都能知道鴻海八月營收會比七月差,七月營收6139億,結果大摩估八月會有七千多億,這種分析師執照是用土雞換的還是怎樣,七月台幣平均29.3元,鴻海營收年增7.25%,八月來到30.2元,貶值了3%,八月營收年增10.25%,營收本來就會在六千一百億以下,一些散戶在那看大摩估七千一百億,然後說鴻海八月營收爛透了,其實爛的是大摩分析師,這種嫩到爆的推測,就趕快滾回家去,不要出來丟人現眼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