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9月21日!外資近五個月買超台股及鴻海情況!

9月21日!外資近五個月買超台股及鴻海情況!作者:A大!今天就看一下台股,台積電,鴻海及廣達近半年以來三大法人進出情況,影片長度就是會比較短,也僅會有兩篇文章,另一篇就是關於中國賣美債會對接下來美債價格的影響。

近五個月下來,外資群分別買超台股2200億,買933億,買2380億,賣628億,買2274億,合計買超7059億,因為外資群是從4月23日開始買的,所以外資群實際上是買超了七千八百億左右,指數分別上漲1112點,908點,1287點,690點,1345點,合計上漲了5343點,台股是從4月11日開始反彈的,最低是17306點,所以事實上台股是上漲了8272點,對散戶來說,他們的低檔錨點就是17306點,所以指數在上漲的過程中,散戶就會持續的賣出手上股票,一些賣出股票,並且手不賤的散戶,他們就是把錢放定存,美債及電信股,有一些手比較賤的,想著資金成本,機會成本,時間成本,他們就會去反手放空,因為外資群把市場上短線會流動的籌碼都買光了,現在指數當然容易被外資群掌控,外資群只要鎖住籌碼,接著向上拉抬,放空的散戶就會被軋空到懷疑人生,一些空手的散戶,他們未來也會中錨定效應,也就是說外資群如果把指數向上拉抬到兩萬六千點,兩萬七千點,那空手的散戶就會以最高點跌下來開始計算跌幅,這些散戶之後就會忘記自己是賣在兩萬兩千點,這也是為什麼散戶總是被外資群及主力割韭菜的原因。 


近五個月下來,外資群買超台積電40.59萬張,分別買超10.9萬張,買13萬張,買11萬張,賣2.91萬張,買8.6萬張,台積電股價合計上漲357元,分別上漲59元,93元,100元,0元,105元,外資群買的七千八百億中,有四千億是買了台積電,大概佔了買超的一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買了高股息ETF的散戶會懷疑人生,高股息ETF一般是不會持有台積電的,畢竟台積電的股利率也才僅有2%左右,高股息ETF通常不會去買成長性很高的個股,一開始投信故意買特定幾檔股票讓高股息ETF股息及差價都很漂亮,拐了夠多的散戶進去後,高股息ETF的規模來到幾兆元,這時就不能再透過新的高股息ETF幫舊高股息ETF抬轎,近一兩年下來,高股息ETF開始露出馬腳,報酬率更是慘輸大盤及台積電,這一兩年開始,散戶又開始從高股息ETF轉向市值型ETF,投信最近發現高股息ETF割不到散戶韭菜,最近又開始在那發明了主動型ETF,反正散戶吃哪一套,投信為了賺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他們是都會去滿足散戶的,一開始我說高股息ETF是騙神騙鬼的東西,就和一些小型投機股一樣,但高股息ETF及小型投機股一開始都會上漲讓散戶賺到差價,就會有散戶覺得這些標的沒有問題,時間只要一拉長,韭菜總是要被割。

近五個月下來,鴻海合計上漲了72.5元,外資群合計買超76.11萬張,分別買超4.95萬張,賣8.2萬張,買17.5萬張,買34.9萬張,買27萬張,大家可以發現一件事,也就是外資群在200元以上買的數量愈來愈多了,這就代表外資群的成本愈愈高,之後外資群如果想要出貨的話,那就要把鴻海股價拉抬的更高,近五個月下來,鴻海分別上漲14.5元,5元,17元,25.5元偶1有.5元,鴻海股價一付上漲很誇張的樣子,其實從去年11月以來,鴻海股價連跌了六個月,分別下跌了16元,14.5元,4元,6元,28元,4.5元,合計下跌了73元,所以等於鴻海股價下跌了六個月,合計下跌了73元,又上漲了六個月,合計上漲了72.5元,之前下跌是因為川普關稅不確定因素造成的預期心理,8月7日之後,市場的預期心理全部都消失了,鴻海第二季獲利也不受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影響,第三季關稅20%,台幣升值10%,因為關稅是8月7日生效,第三季僅有影響三分之二季,第四季則是影響整季,要是第三季鴻海獲利能像第二季一樣不被影響,那第四季不會被影響的機率就變的非常大,第二季鴻海旗下業外子公司部份有外影響,因為鴻海工業富聯受惠AI伺服器強勁成長,所以能抵消業外子公司的影響,第三季要是沒有被影響,川普關善等於就是告一個段落,現在鴻海的股價已經漲回起跌點了,但是關稅影響還不確定,要是散戶現在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等於是獲利三大法人先拿手,風險散戶來擔。

近六個月下來,廣達股價合計上漲了56.5元,分別上漲14元,上漲33元,上漲3元,上漲7元,下跌19元,上漲18.5元,外資群合計買超7.09萬張,分別買超1.91萬張,買超6.54萬張,賣超790張,買超2.67萬張,賣超5.05萬張,買超1.1萬張,大家應該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外資群從281.5元賣超5.05萬張,股價跌到260元,接著外資群僅買超1.1萬張,廣達股價又上漲到281元,這等於外資群已經成功在廣達出貨四成掉了,股價又拉抬到281元,去年廣達及鴻海都是一模一樣的情況,股價先見到高點,鴻海是上漲到234.5元,接著連三周在225元左右整理,外資群賣超了17萬張,接著再賣超到180元,後面外資群再把鴻海股價拉抬到220元,接著繼續瘋狂倒貨,這一次廣達已經走到第二波了,也就是從高檔開始倒貨,外資群也成功倒貨五成了,接著買回一些把股價拉高,之後很有可能就再全力的倒貨,比較有趣的是鴻海,現在連第一波都還沒有完成,原因我認為有兩個,一是價值投資者在鴻海股價200元以上去掉槓桿,這就讓外資群無法在200元以上倒貨,另一個是散戶在4月7日到4月9日被鴻海三根跌停嚇到了,股價再漲到兩百元以上時,散戶會一直站在賣方,通常鴻海中的股東就是比較保守的,鴻海屬於大股票及高市值,大家應該有發覺之前市場的法人及散戶,他們要炒AI題材時,都會先去選股本小,市值低的廣達,緯創,英業達,緯穎進行炒作,之後等市場都相信AI產業真的會爆發時,才敢進到鴻海中炒作,大家應該有看到廣達我是從六個月前開始看,台股,台積電及鴻海我都是從五個月前看,原因就是廣達在反彈時是比較快的,所以上漲了五個月後就開始下跌,這也是為什麼前兩周時我就和大家說外資群及主力很有可能會想要倒貨,前兩周時瑞銀開始先倒貨,後面發覺多方力道比較大,所以倒貨失敗,接著瑞銀就反手作多,這一周偏空的外資及主力更多家了,有高盛,富邦及凱基台北,不過高盛偏空兩天後,發覺多方力道很強,第三天高盛就開始觀望,不過富邦及凱基台北前三天都是表現的很兇很猛,一付就是要打給鴻海死,甚至第四天早上富邦及凱基台北也是很兇,不過第四天及第五天多方外資及主力就開始反攻,高盛也當了背骨仔強力作多,接下來確實會有愈來愈多外資及主力會嘗試偏空操作,畢竟去年都是在高檔整理三周後開始向下摜殺,廣達已經完成了第一波的出貨,股價又再度拉起來準備進行第二波了,結果鴻海中的外資及主力連第一波拉高出貨都還沒有完成,我預估鴻海中的外資及主力應該是沒辦法成功出貨的,接下來比較大的機率就是向上拉抬,不然就是在200到220元整理,等待半年線及年線來到200元以上,確實現在會有一些散戶看到鴻海籌碼很漂亮而進去買進或玩個短多,不過只要價值投資者不再使用槓桿進去買,短時間三大法人是很難把手上的股票出掉的,現在比較容易發生的情況就是A外資,B主力把股票賣給C外資及D主力,外資群及主力接下來會在鴻海中做多種不同的策略,目的就是為了出貨及賺差價,不過我個人覺得一定都會失敗的,想要讓足夠多的散戶進到鴻海中,我覺得大概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現在三大法人了不起就是引誘得到一些這邊咬咬,那邊啃啃的小菜蛾進去,這些人無法去買下三大法人手上八十幾萬張股票,大家要記得一件事,外資群及主力是一群不是一個,所有的外資群及主力想要出貨,那必須要有足夠多的散戶進來,外資群當初賣出手上一百萬張的股票,這也是花了兩年,以2022年來說,外資群賣出了66.4萬張,2023年賣出38.3萬張,2024年賣出17.8萬張,所以外資群想要賣到六十幾萬張掉,至少要花一年的時間,也有可能需要花2023年到2024年這樣兩年的時間,川普關稅了不起在明年三月三十日,也就是開出2025年第四季財報時就明朗了,在十一月中就能知道被課徵三分之二季20%關稅是否會有影響,所以外資群想要在11月中出掉六十幾萬張股票,那簡直痴人說夢話,想在2026年3月出掉,那難度也是非常高,想要賣六十幾萬張掉,至少是要花半年以上,慢的話至少是一年,外資群及主力如果想要賺錢的話,沒個一年的時間,是很難把手上七十幾萬張鴻海股票出掉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