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9月20日!鴻海散戶出貨股東人數跌破百萬人!序言

9月20日!鴻海散戶出貨股東人數跌破百萬人!作者:A大!這一周鴻海股東人數減少了6681人,股東人數從1003772人減少到997081人,千張超級大戶增加一人,買走股票24602張,這一周大戶及千張超級大戶合計買走股票29169張,鴻海中的散戶持續的高歌離席,外資群持股水位從32%提升到38.4%,鴻海的月線208.25元,季線188元,半年線168.3元,年線178.11元,大家應該有發現鴻海的半年線及年線的均線愈來愈高,這和我之前的預期是一致的,只要散戶不要進去和外資群換手,那外資群的成本就會愈來愈高,近一個月外資群買了鴻海近五十萬張,成本鐵定是在月線208元的,外資群及主力之前有買到成本比較低的鴻海股票,大概就是在160元,合計買了三十幾萬張,外資群本來在幾周前能倒貨,只要外資群倒貨成我,也就是在180元到200元之間賣出,最終哪怕平均僅賣190元,外資群都能賺20到30元的差價,不過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之前股價先跌破半年線及年線,所以鴻海中的散戶預期鴻海也會跟著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跌破半年線及年線,所以就一直賣出手上的股票,加上價值投資人把手上的槓桿賣出,這就讓外資群及主力更無法進行倒貨,當三大法人無法倒貨,那他們就只能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我觀察去年7月及11月三大法人的操作情況,他們會把鴻海股價向上拉抬出一個高檔錨點,整理個三周左右,第四周就會接著開始倒貨,確實第四周時瑞銀就開始倒貨兩天,但瑞銀發覺自己倒貨會被其他的外資群及主力教訓,就又反手作多,第五周又有幾個外資及主力開始作空,也就是凱基台北,富邦及高盛,一開始高盛賣的最狠,兩個交易日賣了七千多張,富邦及凱基台北也進行強力的摜殺,這就讓鴻海星期一及星期二股價弱的像屎一樣,分別下跌了1.5元及0.5元,但星期一及星期二高盛,凱基台北及富邦摜殺,股票是被其他外資群及主力買走,星期三高盛就開始猶豫要不要再繼續摜殺了,但富邦及凱基台北星期三還是全力的追殺鴻海,鴻海股價下跌3.5元,星期四一早鴻海股價更是從212元跌到208元,這已經跌到了近一個月買進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區,也就是月線,高盛星期四及星期五就當了背骨仔直接強力作多,凱基台北及富邦見勢不妙,就開始玩短線賺差價以彌補損失,這一周一開始確實外資群及主力有比較大力道的摜殺,而且數量也從一家變成三家,但散戶並沒有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反而是持續的賣出手上持股,當散戶一直賣出手上股票,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就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就是散戶買的,當愈多外資及主力買到股票後,他們自然就是會作多,一些想要偏空的外資及主力,看到大部份的外資及主力都還在作多,他們自然不敢強力的看空,所以你在玩短線時,不用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倒楣,自己買了就跌,賣了就漲,要是沒有夠多的散戶賣出,就不會有夠多的三大法人買進,股票要是都落在散戶手上,大家也是有見識過2019年到2024年2月三大法人的賤,他們可以把一家優質的公司打到股價淨值比0.85倍到1.1倍,當鴻海股價在股價淨值比0.85倍到1.1倍時間久了,市場上散戶及投資者就很自然的把鴻海當垃圾,很多時候散戶都只會看股價,就像最近有很多中小型投機垃圾股,因為股價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散戶就會覺得那些公司好棒,但其實單純就是股價會漲,那些公司說淨值沒淨值,說獲利也沒獲利,單純就是股本小,市值低,主力容易炒作,你想要抱住股價淨值比0.85倍到1.1倍的鴻海,難度一定是很大的,畢竟股價淨值比在1倍的話,市場會有八成以上的散戶認為這家公司是垃圾或有問題。

記得在2019年到2024年2月,市場幾乎清一色覺的鴻海是爛公司,當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兩倍以上,很有趣的現象就出現了,現在大部份的投資人都覺得鴻海好棒,當初你喊鴻海300元,就會有一大堆人笑你,現在一狗票外資,法人,網紅,散戶在那喊鴻海300元,他們喊得可爽的呢,大部份的散戶一定是敢買股價淨值比兩倍以上的股票,因為這就是合理價,市場會有八成左右的人看好公司,但這時就不是什麼超級甜美價,你想要發大財的話,就是要在股價淨值比0.85倍到1.1倍時押身家及開槓桿買,接著持續複利再投入,時間拉的愈長,你能買到愈多的張數,過程中會有很多人笑你是傻子,但市場只要還鴻海一個公道時,別人就會開始在那說你是股神,他們也會看到你賺到對人生有意義的財富,別人通常只會看到你成功後的光鮮亮麗,他們不會看到你在佈局過程中的苦,這也是所謂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當你撐過最痛苦的2019年到2024年2月,接下來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兩倍以上,你就不需要持有槓桿,也不需要再開槓桿了,現在就是持有現股讓外資群及主力帶著你飛,外資群及主力買到的成本約在一百九十幾元以上,我預估隨著時間愈來愈長,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會愈來愈高,他們如果想要賺到差價,他們就必然要向上拉抬,要是他們不想要拉抬,那就乖乖的護盤,這時會有人說,三大法人也是能把手上的八十幾萬張止損賣出,要是他們願意這樣做,我也是無所謂的,畢竟短線的世界什麼事都會發生,但你就想一件簡單的事,去年第四季外資群及主力一直壓制及摜殺鴻海,到了4月7日到4月9日讓他們撿到槍,接著把鴻海股價摜殺到112.5元,之後價值投資者才在上漲的過程中降低槓桿,更是在200元以上去掉槓桿,從一般人的行為來看,要不是發生了重大事件或不確定事件,正常人是不會想要賠錢的,更不用說外資群及主力,接下來鴻海會受惠AI伺服器大爆發,獲利會逐年的成長,我也是不懂為啥外資群及主力要止損賣出,我只能說外資群止損的機率雖然不是零,但也是非常的低,畢竟正常情況下你都不願意賠錢賣了,三大法人怎麼可能願意賠錢賣,在三大法人的認知中,只 有他們割散戶韭菜,要是這一次三大法人止損賣出,那在200到220元賣出的散戶就大獲全勝了,之後在160元撿外資群及主力的屍,我只能說外資群及主力非到萬不得以,他們是不可能多殺多及人踩人的,當三大法人一直買進,他們之後遇到利多就會盡利的拉抬,遇到利空就會護盤,三大法人和散戶是不一樣的,他們會順的趨勢走,像第四周瑞銀也僅是偏空操作個幾天,後面發覺多方比較佔優勢,瑞銀就又轉成多方了,第五周富邦,高盛及凱基台北要偏空操作,結果兩到三個交易日後,高盛,富邦及凱基台北發現多方比較強勢,他們又乖乖的回頭作多,現在鴻海中三大法人的成本來到一百九十幾元,接下來也許就是在等一個好機會,也就是鴻海中的短線流動籌碼都被他們買完,只要買完後,鴻海股價就隨便他們拉抬了,大家看台達電都漲到九百元了,一開始就是外資群及主力一直向上拉抬,後面散戶進到瘋狂模式,外資群及主力就在台達電中出貨的很開心。

美國聯準會(Fed)於17日召開利率會議後,正式宣布降息一碼,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此舉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聯準會主席鮑爾將此次決策定調為在複雜經濟情勢下的「風險管理」,結果FED降息之後,美國公債殖利率就連續三天上漲,公債殖利率上漲,代表公債價格下跌,也就是你買的美債ETF股價會下跌,這是很正常的,在FED降息之前,美債殖利率就先下跌一段了,這就是預期心理,很多投資者都是吃準FED百分之一百會降息,所以就先進去卡位,一定要看到美債ETF上漲一段後才相信FED要降息,結果FED降息後美債ETF股價就開始下跌,會這樣的原因也很好懂,反正投資人都很在乎時間成本,資金成本,機會成本,雖然FED說接下來還會降息,但只有天知道FED是不是會真的降息,去年12月中FED降息一碼時,也說2025年上半年會降息,結果撐到了九月十八日才降息一碼,美債殖利率會在FED降息後下跌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如預期,不論是股市或債市,都是存在極度樂觀及悲觀的人,所以FED說要降息時,大家會覺認為市場預期就是降一碼,所以真的降一碼就是符合預期,會這樣想的人真的就是太天真了,還是會有很多人覺得FED會降兩碼,甚至是降三碼,至少川普就是覺得FED會降兩碼或三碼,一定也會有人預期FED降息兩碼甚至是三碼,這些人會在FED僅降息一碼時殺出,反正下次記得不要愚蠢到在降息前幾天才買進美債ETF,這就是進去送人頭的,美國公債殖利率從九月初就先下跌了,跌到九月十六日,留兩天給一些散戶進去買,接著九月十八日FED降息一碼,之前佈局的人就先獲利了結,當然也是會有一些願意放三個月,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投資人存在,那就是看有多少這種人,會有人說反正FED遲早會降息,所以20年公債殖利率不可能會漲到九月初的位置,你如果會這樣想的話,那真的就是太天真了,大家看一下2024年12月中FED降息前,20年公債殖利率從4.75%跌到4.4%,當FED在十二月十八日降息一碼後,接著20年公債殖利率最高是來到5到5.2%,所以去年12月18日買的散戶,他們覺得買在殖利率4.4%,了不起就是漲回到12月初的4.75%,結果他們太天真了,20年公債殖利率最高是來到5到5.2%,而且時間拖到了八個月,當初本來要進去賺差價,割別的散戶韭菜,結果發現韭菜竟然是自己,去年12月買在國泰20年美債ETF股價31.68元的散戶,後面受到的20年公債殖利率漲到5到5.2%,台幣升值到29元,後面國泰20年美債ETF股價最低是跌到25.6元,合計下跌了6.08元,合計跌幅19.19%,散戶原以為川普關稅會在2025年4月生效,買美債最安全,結果台股跌下去後再創新高,現在國泰20年美債ETF股價也才在27.46元,還賠了4.22元,跌幅13.32%,也算是很慘的一群自作聰明的人,這時會人有說美債有配股息,其實個股也是會配股息,股利率大概也是4%,其實也不會配的比美債ETF少,長期下來美債報酬率本來就比不上股票,一些散戶覺得美債能避險,真的就是愛說笑,台股跌下去時,美債也是下跌的,真要股價避險的話,去年12月到今年4月9日,電信股股價是沒有下跌的,股利率大概也是4.3%左右,一般人覺得股票及債券都持有的話,這樣可以避險,但似乎股市下跌時,債券似乎也沒有好到哪去,重點是股市反彈時,債券還賠了13%,我也是不懂美債券是避身體健康還是萬事如意的。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鴻海散戶出貨股東人數跌破百萬人!

2、微軟再砸40億美元威州蓋資料中心!

3、傳甲骨文與Meta談200億美元合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