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RTX6000D晶片中國銷售遇冷,輝達恐面臨龐大庫存,路透16日披露,兩名知情者指出,輝達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最新人工智慧(AI)晶片RTX6000D需求不火熱,中國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選擇不下單採購。摩根大通(小摩)與摩根士丹利(大摩)推估,輝達今年底前或許將生產150萬至200萬該款GPU,這使輝達可能積壓龐大庫存。知情者說,主要用於AI推理的RTX6000D價格高昂,每顆約5萬人民幣(21萬台幣),而樣品測試顯示,其性能落後已被美國政府禁止出口的RTX5090,透過灰色市場管道,中國買家仍能以不到RTX6000D價格的一半,取得RTX5090的AI晶片。另一消息來源說,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與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巨頭,也在等待是否輝達H20晶片的訂單已獲處理的明確消息。輝達7月取得向中國出售H20晶片的批准,但迄今尚未恢復供貨。此外,這些公司也希望輝達B30A晶片將獲得華府批准。該款晶片的性能遠比H20強大。這3款晶片皆是針對中國市場的降級版晶片,以符合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報導說,RTX6000D需求的疲軟,與分析師的樂觀預期形成鮮明對比。小摩上月預期,今年第2季RTX6000D產量約為150萬顆。大摩7月預期,輝達將生產200萬顆RTX6000D。一名消息人士說,輝達本週開始出貨RTX6000D。該款晶片是基於輝達最新的Blackwell架構,搭載傳統的GDDR記憶體,記憶體頻寬每秒1398GB,僅略低於美國4月公布的管制門檻1.4TB。其開發部分是為了填補H20留下的空缺,4月間美國政府下令輝達禁止對中國出口H20,之後撤銷該禁令。售價在1萬至1.2萬美元(約台幣30萬至36萬元)之間的H20採用較舊的Hopper架構,但記憶體頻寬更大,每秒達4TB。
這對哪一些台灣的AI概念股會有影響?
輝達(NVIDIA)RTX6000D晶片在中國市場需求疲軟,可能導致訂單縮減與庫存壓力,這將傳導至其全球供應鏈,尤其是高度依賴輝達AI訂單的台灣廠商。根據市場分析,這類事件常帶來訂單減少、售價壓力轉嫁及付款條件調整等負面效應,短期內可能壓抑相關股價表現,但長期視中美貿易政策而定。以下是主要受影響的台灣AI概念股,聚焦於晶圓代工、伺服器組裝及相關零組件供應鏈(以近期新聞及分析為依據):
1. 台積電
影響程度:高。作為輝達主要晶圓代工商,中國市場佔輝達營收約13%,RTX6000D及H20等降級版晶片需求低落,將直接減少先進製程訂單(如4nm/5nm)。若庫存積壓,輝達可能延後擴產,影響台積電2025年第四季到2026第一季出貨動能。
近期動態:輝達中國銷售斷層已成供應鏈隱憂,法人預估短期營收成長放緩。
2. 廣達
影響程度:高。廣達是輝達AI伺服器主要組裝廠,中國雲端巨頭(如阿里、騰訊)不下單,將衝擊GB200及Blackwell系列出貨。灰色市場競爭更削弱正規訂單。
近期動態:廣達AI伺服器佔比逾50%,中國需求疲軟恐拖累第三季營收。
3. 緯創
影響程度:中高。緯創涉足AI伺服器及邊緣運算,中國市場訂單佔比不低,RTX6000D遇冷將影響其AI推論產品線。
近期動態:緯創近期股價已因PC及AI需求疑慮波動,中國因素加劇壓力。
4. 仁寶
影響程度:中。仁寶參與輝達伺服器代工及AI PC,中國銷售低迷恐影響其多元化布局,雖有筆電緩衝,但AI訂單減量仍成隱憂。
近期動態:仁寶近期股價因AI題材上漲,但中國風險曝光後可能回檔。
5. 鴻海
影響程度:中。鴻海透過子公司(如富智康)參與輝達伺服器供應,中國資料中心需求減弱將間接影響。
近期動態:鴻海AI業務成長依賴輝達,短期訂單波動風險上升。
其他潛在受波及股
和碩、英業達:伺服器組裝相關,中國訂單減少恐連動。
南亞科 、華邦電:記憶體供應,若輝達壓低售價,將傳導成本壓力。
整體而言,這些股票短期面臨下行風險(支撐位約前低5-10%),但若H20及B30A獲批或中美談判緩和,可望反彈。投資人宜留意輝達下季財報及出口許可更新。
新聞說:鴻騰表示AI需要數據與電力,中東新廠年底動工,鴻海旗下鴻騰精密今天下午在台首次舉行科技論壇,鴻騰董事長盧松青表示,數據與電力將是人工智慧移動的核心基石。鴻騰科技日活動也邀請到沙烏地費哈德·賓·納瓦夫·阿勒沙特王子,並以鴻騰在沙烏地合資公司Smart Mobility執行長的身分致詞。鴻騰指出,Smart Mobility在2024年10月簽署合資協議後,今年5月正式啟動,將於今年底舉行新工廠動土典禮,宣告鴻騰製造基地插旗中東。盧松青致詞表示,當前人工智慧(AI)浪潮賜予產業前行力量,AI帶動軟體定義硬體技術趨勢,市場形容「數據就是新油田」;但光是有油田還不夠,AI時代需要輸送管道和能源轉換,才能驅動未來。鴻騰的連接器和高速傳輸如同人的神經,傳遞訊號和數據,電源系統如同血液,為龐大的AI算力提供持續且高效的能量。他指出,AI要驅動未來前行,需要數據與電力的高效能流通,在快速、安全、穩定的傳輸下,真正釋放價值,鴻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整合者。盧松青指出,AI應用已經是實際推動產業轉型的引擎,包括自駕車、無人機、機器人、甚至未來的飛行汽車等,正在這股浪潮中重新被定義。在轉型過程中,AI將重新定義行動裝置、數據處理裝置、電力高效應用裝置等。盧松青表示,鴻騰成立One Mobility,承接鴻騰收購的德國品牌Autokabel與Voltaira,聚焦高效電力與系統整合,將與全球產業夥伴攜手推動新一代Mobility生態,開啟全新市場機會與跨產業合作。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