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說散戶賣了七千多億股票後,錢都會放在定存,電信股,美債ETF,有的散戶則是去買一些傳產,鋼鐵,紡織,水泥,之所以會買傳產,鋼鐵,紡織,水泥等類股,單純就是跌的比較多,這些類股會受到關稅的影響,之後獲利會有衰退的疑慮,股價下跌本來就是應該的,還有一些人會去買中小型投機股,還有買一些熱門股,如記憶體族群,最近外資群很明顯在買超電信股,中華電信很早就填息了,所以散戶根本不會考慮去買,今天遠傳也填息了,九月八日以來,外資群買超了遠傳三萬六千多張,今天遠傳收在88.4元,填息價是87.5元,遠傳了不起就是漲到九十幾元,這一點散戶是知道的,對散戶來說,到明年七月遠傳除息之前,了不起就是從88.4元漲到90.8元,最多就是92元,所以看到遠傳這幾天上漲,散戶就會把手上的電信股賣掉,當散戶把手上的電信股賣掉,有可能就會去買最近下跌的大型權值股,當中華電信及遠傳都填息後,外資群當然就會去買台灣大哥大,從台灣大哥大除息到九月十九日,外資群合計賣超台灣大哥大95123張,一買一賣成交易,三大法人買的就是散戶賣的,三大法人賣的就是散戶買的,從台灣大哥大除息到9月25日這三個月時間,股價一直在106.5元左右整理,台灣大哥大的月線106.5元,季線107元,外資群賣超的九萬五千多張股票,一定就是散戶買走的,要讓台灣大哥大中的散戶出來,至少股價是要到填息的113元,畢竟目前一買及一賣的成本是0.5元,要是散戶在107.5元賣台灣大哥大,基本上就僅是打平,今天台灣大哥大上漲兩元,股價收在109元,距離填息還有四元,通常電信股要是太早填息,就會像中華電信這樣,大家看中華電信不到一個月就填息了,當填息後股價就區間整理,也就是修正個一兩元後區間整理,到明年七月前會完全填息,外資群想要讓台灣大哥大的散戶出去,差不多是要讓股價到113到116元,到明年七月前,了不起台灣大哥大股價最多到118.5元,外資群讓電信股填息,就是讓散戶賺個5%,散戶在電信股中賺到錢後,看到其他大型權值股已經下跌不少了,也就是中了錨定效應,散戶就會在電信股中賺個5%,然後去買下跌5到10%,但其實已經上漲了三到四成的大型權值股,一開始中華電信先填息,時間就僅花了一個月,遠傳大概花了三個月,台灣大哥大才剛開始準備要去填息,市場看到中華電信及遠傳都填息了,一定就會去買台灣大哥大,要是外資群不趕快把台灣大哥大拉抬上去,那散戶很有可能賣了遠傳去買台灣大哥大,這也是為啥遠傳今天填息,結果台灣大哥大就落後補漲的更多,今天遠傳上漲1.49%,台灣大哥大上漲1.87%,外資群買超遠傳6574張,買超台灣大哥大8440張,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每次發覺大盤下跌或是要下跌之前電信股會上漲的原因,目的就是把散戶從防守的電信股逼到一般的大型權值股中,對散戶來說,他們賣出手上的股票後,戶頭中的錢就像會咬他們似的,他們會想要把握資金成本,機會成本,時間成本,賣了電信股後,一定要立刻,馬上的買其他的個股,不然覺得錢在戶頭中浪費了時間及機會成本。
新聞說:OpenAI積極衝刺自有AI算力佈局,台灣供應鏈扮演的角色愈發吃重,據了解,執行長奧特曼今日低調訪台,將拜會台積電與鴻海,OpenAI自研AIASIC(特定應用IC)、星門計畫大量使用的輝達GPU,正是在台積電投片,而鴻海則是OpenAI的AI算力基礎建設星門計畫中,最重要的AI伺服器供應商。近來OpenAI話題不斷,不僅8月中時,每週活躍用戶已經來到7億戶,比6個月前激增42%,稱得上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AI模型,為了服務快速成長的用戶數,OpenAI積極擴充自有算力,OpenAI上週更獲得AI淘金潮中最重要的「鏟子」供應商、來自輝達的1000億美元投資,以助其採購多達400~500萬顆輝達GPU、建造更多輝達平台的AI伺服器,以推算明年輝達推出的VeraRubin平台每個機櫃將用144顆輝達GPU來計算,相當於將超過3.4萬櫃。對比今年在星門計畫建置AI伺服器數量尚未火力全開下,市場估計,今年全年鴻海、廣達、緯創為了一線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星門計畫的GB200、GB300機櫃出貨量合計已達3萬多櫃,星門計畫除了現有第1個的據點已經小規模啟用之外,正在建設中、規模更大的美國據點還有5個,可以預期,OpenAI對AI伺服器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OpenAI與星門計畫需要的AI伺服器實在太多,據了解,奧特曼訪台的重頭戲之一就是拜訪鴻海,正是因為,鴻海是星門計畫合作夥伴甲骨文最大的伺服器供應商。目前星門計畫在美國興建的5個地點中,其中3個正是與甲骨文共同建設,即使以廣達為主的其他台灣AI伺服器業者,都傳出將分到甲骨文AI伺服器訂單的一杯羹,鴻海仍是占比最大的關鍵角色,或許因為如此,其他幾家未在奧特曼這次密訪台灣的造訪之列。另外,OpenAI不斷投資新的AI模型、透過星門計畫建立大量的自有算力,OpenAI現金流「失血」程度越來越高,OpenAI先前已大幅上調至2029年現金消耗量,由350億美元、躍增至1150億美元。為了控制不斷飆升的成本、提供比輝達有成本競爭力的AI推理與推論算力,去年上半年就已傳出,OpenAI去年在內部設立AIASIC(特定應用IC)設計團隊,並委託博通合作開發、投片這款IC,預計明年開始生產,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並與輝達、一線CSP自研AIASIC一樣,透過CoWoS製程將HBM(高頻寬記憶體)與AIASIC封裝在一起。隨著OpenAI首款自研AIASIC量產日程逐步接近,加上台積電是輝達GPU唯一的晶圓代工廠,市場傳出奧特曼來台拜會的對象之一就是台積電,預料他將多加了解台積電的製程與CoWoS產能狀況。
這個新聞非常關鍵,因為它點出OpenAI星門計畫(Stargate)+自研ASIC+輝達GPU三條主線,全部都跟台灣供應鏈高度綁定。下面我分三個層次幫你分析:對台積電的影響,輝達GPU持續投片,輝達是台積電最重要的HPC(高效能運算)客戶,Blackwell世代到未來的VeraRubin平台全數由台積電代工。若OpenAI要採購400–500萬顆GPU,等同於鞏固台積電HPC營收未來2–3年的高成長能見度。OpenAI自研ASIC,OpenAI傳出委託博通設計ASIC、由台積電3奈米製程代工,並搭配CoWoS封裝加HBM。對台積電而言,這代表除了輝達之外,又多了一個「超大客戶」直接下單(類似GoogleTPU、AWSTrainium)。CoWoS產能滿載:目前市場估計台積電CoWoS月產能約3萬片,2025年底擴充到約3.5–4萬片,但需求常年供不應求,代表先進封裝ASP(平均單價)提升、毛利維持高檔。結論:台積電短中期營收會持續受惠,HPC及AI代工與封裝收入有望維持20–30%年增率。但要注意:若OpenAIASIC成熟並部分替代GPU,長期可能影響輝達投片量(但對台積電仍是中性偏多,因為ASIC也是它代工)。對鴻海的影響,星門計畫最大伺服器供應商,鴻海目前是甲骨文(Oracle)最大伺服器代工廠,而OpenAI星門計畫有5個據點,其中3個由Oracle合作。市場估計今年鴻海+廣達+緯創合計出貨約3萬櫃(GB200及GB300機櫃),未來幾年隨星門計畫擴建,需求量級可能翻數倍。市佔率優勢,即使廣達、緯創分到部分訂單,鴻海仍是最大供應商(尤其是Oracle線)。毛利結構:AI伺服器ASP(單價)約20–30萬美元一櫃,毛利率高於傳統伺服器(AI伺服器約10%,傳統小於5%),對鴻海EPS拉升效果顯著。結論:鴻海在AI伺服器出貨動能強,星門計畫量能全開後,營收與毛利率將顯著受惠,中長期是AI硬體受惠最大的台灣廠商之一。對台灣其他AI概念股的影響,廣達:雲端伺服器本來就強項(Meta、AWS客戶),星門計畫若有分單,將推升營收;但市佔率低於鴻海。緯創、緯穎:伺服器出貨比重持續提升,但在星門計畫中比重較低,可能只是次要受惠者。記憶體及HBM供應鏈:南亞科、力成、日月光投控,隨著HBM與CoWoS封裝需求暴增而受惠。網通及散熱:智邦、奇鋐受惠於機櫃高階散熱、交換器需求。風險面:OpenAI燒錢過快:2029年現金消耗預估1150億美元,若資金斷裂,對供應鏈訂單會造成波動。ASIC成熟後:若OpenAI逐步用自研ASIC取代GPU,輝達訂單可能下修,但台積電仍可承接ASIC投片,供應鏈結構會重新洗牌。美中地緣政治:AI伺服器與GPU訂單高度集中美國市場,若中美科技戰升溫,可能影響出口管制與需求分布。總結:對台積電來說HPC及AI代工與CoWoS封裝持續爆量,短中期營收與毛利高檔,AI ASIC更是新增動能。對鴻海來說,星門計畫最大贏家,AI伺服器營收與毛利率顯著改善,可能逐步擺脫「低毛利代工」印象。其他AI概念股如廣達、緯創等有分單,但相對鴻海比重低;散熱、記憶體、封測鏈也會同步受惠。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