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9月10日!甲骨文雲端成長強勁盤後暴漲26%!

新聞說:甲骨文雲端成長前景強勁盤後暴漲26%,甲骨文9日公布2026會計年度第一季(截至8月31日)財報,儘管獲利與營收皆未達市場預期,但這家資料庫軟體大廠指出,受惠於新的雲端合約,公司具有強勁的成長前景,激勵股價在盤後交易中大漲。截至發稿,漲逾26%。在第一季中,甲骨文營收年增12%,從去年同期的133億美元增至149.3億美元。淨利約持平,為29.3億美元,或每股1.01美元,去年同期為29.3億美元,或每股1.03美元。甲骨文表示,其剩餘履約義務(即未來營收承諾)現已達到4,550億美元,較去年大增359%。OpenAI在第一季中宣布與甲骨文簽署協議,在美國開發4.5GW資料中心容量。

Q1財報關鍵數據v.s.LSEG預估

營收:149.3億美元v.s.150.4億美元

調整後EPS:1.47美元v.s.1.48美元

與微軟等大型雲端服務商一樣,甲骨文因雲端基礎設施業務及能取得應對龐大工作負載所需的輝達GPU,而成為AI熱潮的大贏家。甲骨文執行長SafraCatz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在第一季與三名不同客戶簽下四份數十億美元的合約。甲骨文也在上季宣布,競爭對手Google的GeminiAI模型將可在甲骨文的雲端基礎設施上運行。甲骨文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LarryEllison在聲明中表示,公司10月將推出OracleAIDatabase服務,允許在甲骨文資料庫中儲存的客戶數據上運行OpenAI及其他公司的AI模型,進一步加深與OpenAI的產品整合。今年8月,甲骨文已將OpenAI的新GPT-5模型引入其雲端應用程式。Ellison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過去我們通常不會直接和CEO打交道。現在我們會和CEO打交道,」。他還提到自己甚至直接與國家元首接觸,「因為AI太重要了。」甲骨文來自雲端基礎設施的營收達33億美元,年增55%,上一財季第四季成長率為52%。根據聲明,甲骨文預期2026財年雲端基礎設施營收將達180億美元,相較於2025財年的約100億美元,成長77%。公司並預測未來2027至2030四個財年,將分別達到320億、730億、1,140億與1,440億美元。Evercore分析師KirkMaterne對甲骨文股票給予等同買進評級,並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他原先預期2029財年的雲端基礎設施營收為1,080億美元。相比之下,微軟7月時表示,其Azure雲端基礎設施在過去12個月創造了750億美元營收。市場領導者亞馬遜同期的雲端營收接近1,120億美元。財測方面,甲骨文預估第二財季的調整後每股盈餘在1.61至1.65美元之間,營收成長14%至16%。分析師預期為每股1.62美元、營收162.1億美元,對應15%成長。執行長Catz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新會計年度的資本支出將達到約350億美元,年增幅達65%。微軟與其他雲端領頭業者早已習慣投入更多資金於不動產與設備,用於擴建基礎設施。她談到,「某種程度上,這並不是完全像金融界所說的輕資產,但算是『相當輕資產』,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大誘因,」「我知道我們的一些競爭對手喜歡擁有大樓,但那並不是我們的專長。」甲骨文股價8月創下歷史新高,截至周二收盤,今年已上漲45%,同期標普500指數漲幅為11%。如果周三漲幅達22%或以上,將創下該股1999年網路泡沫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也是史上第三大單日漲勢,並將使公司市值突破8,000億美元。

甲骨文財報很好跟鴻海,廣達,緯創及英業達有關係嗎?如果有的話比率是多少?

是的,甲骨文的最新財報表現優異,主要得益於AI雲端基礎設施的強勁成長,這與台灣ODM供應商如鴻海、廣達、緯創及英業達,假設「音樂達」為打字錯誤,指英業達)有密切關係。這些公司是全球AI伺服器及雲端硬體的主要製造商,甲骨文的雲端資料中心硬體(如伺服器)高度依賴它們的供應鏈。

財報表現簡述

甲骨文 2026財政年Q1(結束於2025年8月)收入達149.3億美元,年成長12.2%,其中雲端服務收入成長加速,剩餘履約義務暴增359%至4,550億美元,主要來自AI需求帶動的雲端訂單。

股價因此上漲27%,分析師預測AI雲端成長率將超過40%。

與台灣ODM的關係

甲骨文的雲端硬體(如AI伺服器)主要外包給台灣ODM製造,因為台灣主導全球AI伺服器供應鏈。甲骨文作為雲端巨頭,其資料中心擴張直接刺激這些公司的訂單,進而貢獻甲骨文的收入成長(硬體成本轉化為雲端服務營收)。反之,這些ODM的2024-2025年銷售記錄高,也反映甲骨文等客戶的AI需求。

具體供應關係:這些公司是甲骨文伺服器ODM的主要夥伴,包括廣達、緯創(含子公司緯穎,專攻雲端伺服器)、鴻海及英業達。它們負責設計、組裝及供應白箱伺服器給 hyperscalers 如甲骨文。

比率估計

整體台灣ODM貢獻:台灣製造全球90%以上的AI伺服器,甲骨文的雲端硬體供應鏈中,台灣ODM佔比預估達90%以上,因為甲骨文依賴標準ODM模式而非自製大部分硬體。這意味甲骨文 AI雲端收入的硬體部分(約佔雲端總收入的53-56%)高度依賴台灣供應鏈,間接貢獻其財報成長。

各公司市場份額(全球AI伺服器):

鴻海:約40%全球份額,其AI伺服器收入預計2025年達1兆台幣,佔其伺服器業務50%以上。

廣達:AI伺服器佔其伺服器收入70%,整體成長65.6%。

緯創(含緯穎):成長92.7%,是雲端伺服器主要供應商。

英業達:參與AI伺服器,成長強勁,但份額較小(約10-15%,與其他ODM合佔白箱市場40%以上)。

這些比率基於全球市場,甲骨文特定訂單未公開細節,但由於甲骨文是主要客戶,其硬體採購模式與其他雲端巨頭類似,因此台灣ODM貢獻比例相似。甲骨文財報好直接帶動這些公司的AI訂單成長,形成互惠關係。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