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瑞銀,買了16698張,第二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16345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10795張,第四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10655張,第五名是凱基台北,買了6609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華南彰化,賣了2088張,第二名的是國泰敦南,賣了1994張,第三名的是富邦,賣了1749張,第四名是台 新,賣了902張,第五名的是新 光,賣了864張。
最近幾個交易日瑞銀被整到懷疑人生,直呼作空沒人權,瑞銀會想,即然作空沒人權,那我就瘋狂的作多,這樣總有人權了吧?這就造成瑞銀今天買超第一名,發狂大買一萬六千多張,以下是今天主力進出的前五名,包括買進,賣出,合計買超,均買及均賣價格,瑞銀買19299張,賣2601張,合計買超16698張,均買價在213.55元,均賣價在211.77元,摩根大通買16894張,賣549張,合計買超16345張,均買價在212.62元,均賣價在213.58元,台灣摩根買11064張,賣269張,合計買超10795張,均買價在212.96元,均賣價在214.89元,美商高盛買12598張,賣1943張,合計買超10655張,均買價在213元,均賣價在213.04元,凱基台北買10233張,賣3625張,合計買超6609張,均買價在212.26元,均賣價在212.82元,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買超的外資群都是買了一大堆的外資,如瑞銀,大摩,小摩,高盛,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價值投資者把手上的槓桿賣給外資群及主力,這就會造成愈來愈多外資群及主力進到鴻海作多,最近外資群買超了四十幾萬張成本在兩百元以上的,買超三十萬張成本在一百六十幾元的,這樣平均下來外資群的成本都快要來到一百九十幾元了,當外資群買了七十幾萬張成本在200元的鴻海庫存,你覺得他們會做什麼事呢?有人說摜殺及壓制,我只能說,外資群及主力不會像散戶這麼愚蠢,我這幾年在網路上看到的散戶,他們買到股票後,就是看不起自己持有的公司,每天在那低一點,再低一點,不然就是當一個軟蛋把手上股票出借給空方放空,為了賺那微不足道的利息,這也活該散戶會被外資群及主力教訓,最近大家就睜大眼睛看一下外資群及主力買到了大量的股票會做什麼事,哪有蠢到每天在那低一點,再低一點,外資群成本在一百九十元時,他們今天就選擇發狂大買的向上拉抬鴻海股價,就是要拉離開他們的成本區,隨著會賣的散戶愈來愈少,短線流動籌碼都被外資群及主力買光了,之後股價就更容易被向上拉抬,大家看台積電及台達電,這些公司的股票超過七成都被外資群買走了,股票都落在外資群手上的話,他們只要不要賣,股價要漲到多少元都是他們能控制的,最近外資群及主力之所以能買到這麼多股票,原因就是價值投資者在去槓桿,一來是因為股價淨值比兩倍了,二來是今年4月7日到4月9日被嚇到,價值投資者把手上的槓桿以200元左右賣給外資群及主力,大家應該有發現外資群買了七十幾萬張,三大法人買了八十萬張,成本快要接近兩百元了,目前差不多是一百九十幾元,今天外資群又狂買了六萬多張,之前我說過,隨著外資群買愈多200元以上的股票,之後鴻海底部區就會是200元,這應該是很簡單的邏輯對吧。
記得在2019年到2020年時,鴻海股價一直在70到90元,原因就是之前鴻海會配股票,鴻海十幾年下來股價一直在70到90元,鴻海因為配出股票,所以每年股東手上的股票會增加,所以就算股價一直在70到90元,還原股價其實每年都有增加10元左右,例如你持有1張,一年配出100股,隔年你有1.1張,股價在70元到90元整理的話,等於就是77到99元了,在2019年到2020年時我一直和大家說這一件事,但很多酸民及魯蛇就在那酸的不停,覺得70元是底,90元是頂,我說幾年後你看到120元的鴻海,200元的鴻海,300元的鴻海你都不用驚訝,我的理論基礎也很簡單,鴻海淨值83元,一年賺8.3元,股東權益報酬率不變的話,也就是每年能賺10%,鴻海每年會把賺到的一半配出來,所以淨值會愈來愈高,六年後淨值都來到120元了,股價怎麼可能在70到90元整理,很多人不信,六年後大家就看到鴻海股價來到兩百多元了,當初鴻海股價在超級委屈價時,你可以使用個人信貸,股票質借,理財型房貸,當初就是價值投資者一直買超鴻海,外資群及主力手上的股票一直被買走,所以外資群及主力才會一直在那壓制及摜殺,那時我一直說時間只要一拉長,最終外資群及主力一定會跪下來的,當初很多魯蛇及酸民在那酸,在那笑,你現在有看到外資群及主力跪下來了嗎?現在他們願意用股價淨值比兩倍買鴻海,而且有多少買多少,當初價值投資者大部份都是在股價淨值比0.85倍到1.1倍時開槓桿的,現在在兩倍時把槓桿送給外資群及主力,當初我說過,正常大盤淨值比是1.5倍到兩倍之間,鴻海是第二大權值股,又是一間連續三十二年獲利,三十二年配息的優質公司,沒有理由股價淨值比一直在0.85到0.95倍,當初只要你有錢就買,沒錢就抱,薪資,獎金,股息,個人信貸,股票質借,理財型房貸再投入,只要等到市場還鴻海一個公道,也就是股價淨值比回到合理的1.5倍到兩倍之間,你手上的張數就能產生對你人生有意義的財富,最近外資群及主力願意用股價淨值比兩倍向價值投資者買手上的槓桿,很多價值投資者就願意割愛給外資群及主力,畢竟外資群及主力才是炒股高手,只要股票在他們手上,而且他們的成本在200元以上,之後外資群及主力想要賺錢,他們是敢把股價淨值比拉抬到2.5倍,3倍,4倍,甚至是5倍,大家不要覺得誇張,看一下台積電,廣達及台達電,看完後你就會覺得鴻海股價淨值比兩倍實在太便宜了,不過槓桿本來就是使用在極度委屈時,股價淨值比兩倍算是合理,把手上的槓桿送給外資群及主力,他們才會帶著你繼續向上來到股價淨值比2.5倍,3倍,4倍,甚至是5倍,要是外資群及主力買的不夠多,最後又被夠多的散戶買回去,大概股價淨值比兩倍就是頂天了,大家要了解一件事,會投資鴻海的投資者都是相對保守的,在2019到2024年2月時,股價淨值比一直在0.85到1.1倍之間,要是外資群及主力成功又把股票出貨給散戶,只要散戶套牢在裡面,很有可能股價淨值比又會回到1到1.3倍之間,最近外資群及主力已經買了近八十萬張了,我覺得趨勢出來了,短時間應該不會有這麼多散戶有足夠的錢去接走外資群及主力手上的股票。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