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資群買超台股121.54億,投信賣超台股54.59億,自營商買超台股100.63億,三大法人合計買超台股167.57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310口,期貨留倉空單18552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多單3310口,今天台股成交4,561億,上漲331.11點,漲幅1.3%,收在25769.36點,電子上漲25.13點,漲幅1.7%,收在1502.83點,金融上漲4.69點,漲幅0.21%,收在2200.88點。昨天FED降息一碼,外資群今天繼續再買超台股121億,三大法人買超167億,僅買超一百多億指數就上漲了331點,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從4月23日以來買超台股近八千億,短期會流動的籌碼都落在外資群手上了,從4月11日以來不會賣的散戶,他們鐵定也不會賣的,所以現在外資群僅需要買超一些就能一直把指數向上拉抬打出高檔錨點,很多空手及放空的散戶,他們會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倒楣,怎麼會股市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而且一言不合就上漲三百多點,其實這就和中小型投機股的原理一樣,短線外資群買走了大部份的流動籌碼,現在外資群及主力就算拉抬的再高,會賣的散戶早賣了,他們手上根本沒有股票能賣,不會賣的依舊是不會賣,外資群就能持續的向上拉抬,這樣能軋空放空的散戶,而且打出高檔錨點,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我不會放空股市,畢竟外資群買了近八千億,你進去放空,這豈不是找死嗎?一般中小型投機股也是一樣的原理,主力及炒股集團在低檔買光了所有的流動籌碼,接著放大成交量,讓股價一直向上漲,這樣就能吸引散戶的注意,一開始會有散戶攤開這些中小型投機股的基本面及獲利情況,會覺得這是什麼垃圾,就進去放空中小型投機股,結果就一直被軋空,反正主力及炒股集團只要左手賣給右手,就能一直把股票拉抬上去,你對中小型投機股的股價很不爽,但你手上要有股票才能賣出賺錢,要是你想要放空,中小型投機股能放空的張數也不多,重點是很多貪心的散戶是會進去買,所以主力及炒股集團光用貪心的散戶和放空的人對打,就能整到放空的人懷疑人生,現在台股很多看壞接下來經濟及景氣的空方及空手仔,外資群及主力為了引誘這些人進來,就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反正外資群從4月23日以來買了八千億的股票,會賣的早賣的,外資群就算把指數及個股拉抬的再高,一般的散戶手上也沒有股票,最近放空及空手的人就會感到很痛苦,時間只要拉長,之後外資群發覺指數拉抬不上去了,就把該位置當成一個錨點,現在指數都來到25769點了,記得之前外資群買了兩千多億成本在兩萬一千點,買了兩千億成本在兩萬三千點,這些部位早就發大財了,只要散戶中了錨定效應,外資群就能在高檔慢慢的出貨,要是散戶買的力道不夠,就讓利個300點,500點,甚至是1000點,這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還都是發大財的位置,我在股市中之所以能存活這麼久,原因就是我從不放空中小型投機股,而且我也不會多空都操作,我就是僅會朝一個方向操作,也就是找到一檔有價值的公司持續的複利再投入,接著用時間去化解風險,當邪惡第五波出來時,大家就會發覺很多中小型股都在亂漲,每一檔都是漲的比誇張的,一些指標股上漲也都不會有任何原因的,畢竟大部份短線流動的股票都被鎖碼了,現在就是最容易去軋空及製造高檔錨點的時機點,對散戶來說,要是指數最高兩萬六千點,他們就會從兩萬六千點去計算指數下跌多少了,以廣達及緯創來說,股價都是從最高點向下跌開始計算的,散戶覺得已經下跌了5到10%,就會瘋狂的進去加碼及攤平。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商高盛,買了10804張,第二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7088張,第三名的是瑞銀,買了5268張,第四名的是上海匯豐,買了1853張,第五名是法銀巴黎,買了1398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港麥格理,賣了2813張,第二名的是永豐金,賣了2361張,第三名的是美林,賣了2272張,第四名是統一,賣了993張,第五名的是兆豐,賣了893張,星期一及星期二高盛,富邦及凱基台北偏空操作,星期三富邦及凱基台北依舊偏空,但高盛發現其他的外資群及主力還是偏多,重點是高盛買了八萬多張,星期一及星期二也才賣個六千張股價就跌到213.5元,昨天高盛就有背骨空方的味道了,今天直接就是狂買了10804張,大家可以看一下星期一到星期三偏空的主力富邦及凱基台北,今天凱基台北當沖賺了557萬,富邦當沖賺334萬,這也是我常和大家說的,目前鴻海中有七成的外資群及主力在作多,僅有一到三成的外資及主力偏空,當偏空的外資及主力賣了一些股票後,這些股票會被偏多的外資及主力買走,畢竟現在散戶不會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當偏空的外資及主力看到其他的外資及主力還在作多,他們就會西瓜靠大邊,星期一到星期三偏空的富邦及凱基台北,今天就偏多短線操作,星期一及星期二本來要偏空操作的高盛,看到其他外資及主力還是在作多,今天就持續的作多,這一周到目前為止,高盛買超四千多張,短線賺一千五百多萬,這些外資群及主力在操作時會看別的外資及主力的態度,今天高盛再把星期一及星期二賣的買回,高盛手上的股票來到九萬多張,外資群及主力持續在200元以上買股票,他們的成本就逐漸的拉高,大家應該會發現一件事,散戶不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三大法人根本就出不掉股票,即然賣不掉,就只能乖乖的拉抬及護盤,不包含今天,高盛持有兩萬張是買在月線的208元,近兩個月高盛買了七萬多張,成本在196元,高盛會進來護盤也是合情合理的,高盛本來是想要在高檔先賣一些,結果沒有想到賣個七千張股價就跌到213元了,今天最低又跌到208元,高盛自己闖的禍就自己去彌補,高盛的成本算是相對高的,要是股價跌到200元以下,高盛,大摩,小摩,瑞銀來說是會很痛的,當三大法人持有鴻海的成本愈高,未來他們想要獲利的話,那就只能向上拉抬,而且三大法人如果買的股票愈多,之後股價要拉抬的愈高,這樣才有可能平均出在賺20到30%的位置,原理也很簡單,三大法人成本在190元,你覺得三大法人如果從215元開始倒貨,這樣他們能賣八十幾萬張股票後,股價還能維持在200元以上嗎?要是真能能維持在200元以上,了不起也僅能賣在200元左右,這樣也才賺個10元差價不到,以星期一到星期四來說,股價最高218.5元跌到208元,三大法人根本就出不了貨,當股價跌到月線208元時,這是一個月的平均成本,外資群買了49.1萬張在月線,只要再跌下去外資群就通通都賠錢了,自然就是要出來做一個拉抬的動作。
近半個月以來,台股指數上漲了一千八百點,之前散戶在那說廣達及緯創跌破了所有的均線,所以鴻海遲早也會跌破所有均線,也就是半年線的163元及年線的176元,要是外資群及主力能成功的在鴻海中出貨,確實鴻海是有可能和廣達及緯創這樣跌破半年線及年線,不過三大法人一直無法在鴻海中成功的出貨,而且指數也向上漲了一千八百點,即然鴻海一直站在所有的均線上,那廣達及緯創順著指數及鴻海站回半年線及年線也是很正常的,之前廣達及緯創先站上半年線及年線,那時我就說鴻海沒有理由不站上半年線及年線,要嘛就是緯創及廣達下來,不然就是鴻海上去,還好是鴻海先站上年線及半年線後廣達及緯創才跌到半年線及年線以下,不然市場就會想,反正廣達及緯創都在半年線及年線以下了,鴻海股價也在半年線及年線以下也是很正常的,當三大法人在鴻海中出不了貨時,他們會去思考一件事,也就是散戶會因為廣達及緯創在半年線及年線以下,所以會預期鴻海股價遲早也會跌回半年線及年線以下,要是散戶這樣預期的話,那三大法人就更不能在鴻海中出貨了,三大法人會想,要是把廣達及緯創拉上去半年線及年線後,這樣市場會不會預期鴻海股價在半年線及年線以上就是正常的,散戶就有可能會進來和三大法人換手鴻海,三大法人確實是可以多方嚐試任何一種可能,他們每做一種嚐試,那就是需要時間及成本,我也是樂於看見三大法人嚐試不同方法去出貨鴻海,只要三大法人一直嚐試,時間就會愈拉愈長,最終三大法人會發覺不論怎麼都出貨不了鴻海,當時間只要一拉長,三大法人的成本,還有新進散戶的成本,就通通都會落在200元以上,我們透過2019年到2020年,及2021年到2024年2月的經驗得知,只要進來大部份的人成本都落在某一個區間,那鴻海股價就很容易在那區間形成鋼底,大家還記得2019年之前吧,鴻海股價在70到90元整理了十年,那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70元是底,90元是頂,之前鴻海會配股票,所以股價就算一直在70到90元整理,但其實股價是有提升,例如你買一張鴻海,配出100股,隔年你就有1.1張,要是股價依舊在70及90元整理,那等於就有77元到99元的效果,後面鴻海不配股票,淨值愈來愈高,隨著淨值愈高,獲利能力不變的話,淨值83元一年賺8.3元,淨值105元的話一年賺10.5元,到了2021年到2024年2月時,鴻海淨值100元左右,股價也在100到120元之間整理,大部份進來的投資人成本都在106元左右,那時大家就會發現鴻海的鋼底就是在100元左右,從4月11日以來三大法人一直買鴻海,成本也愈來愈高,買到了八十幾萬張,成本在一百九十元,接下來外資群及主力會做不同的嚐試,看怎樣才能誘拐散戶進來,當三大法人嚐試愈多方法,時間就會拉的愈長,最終三大法人的成本及進來散戶的成本就會落在200元以上,之後鴻海200元就會成為新的底部區。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