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9月1日!外資在鴻海中只能護盤持續買進!

今天外資群連續第十五個交易日賣超廣達,廣達下跌6.5元,股價收在256元,外資群賣超8596張,投信賣超568張,自營商賣超102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9266張,廣達今天跌破了半年線262.3元,廣達今天算是跌破了所有的均線,之前廣達營收很好,市場就認為廣達的營收能像第一季這樣,貢獻差不多的獲利比例,第一季廣達營收年增九成,獲利年增六成,第二季在四月,五月,六月及七月廣達開出營收時,市場就預期廣達營收增加六成,獲利按比例的話能增加四成,結果廣達第二季財報開出來後,營收增加六成,獲利僅增加一成,市場對廣達就產生巨大的失望,外資群就把廣達當成垃圾一樣的倒貨,近十五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天天賣,一直賣,賣不停,合計賣超100768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4299張,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外資群鐵定會一直賣超廣達的,這情況會持續到第三季,畢竟第二季廣達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受到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影響,外資群也會擔心第三季廣達會持續的被關稅及台幣升值影響,重點是第三季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關稅是20%,要是第三季廣達被關稅20%影響的更大,接下來第四季是關稅20%整季的時間,廣達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豈不被影響更大,想要破除這一個市場預期,一定就是要廣達開出第三季財報,之前有可能會有一些散戶不信邪向下攤平廣達,當初我看到廣達反彈9.5元及4元,我就和大家說這是散戶買上去的,而且是在半年線及年線進去買的,這和我判斷大盤是一樣道理的,大盤是由幾千家上市及上櫃公司組出來,散戶行為也是從無數個個股中組合出來的,在個股會是如此,整體在大盤上也會是如此,個股是比較快反應罷了,大家可以透過這些個股了解未來台股總體的行為,而且一開始我也說外資群及主力不會急著把廣達股價打到底,畢竟散戶口袋飽飽,外資群可以賣高一點給散戶,也順著散戶的心意在季線,半年線及年線反彈,這樣散戶才會愈買愈多,散戶如果現在要進去買廣達及緯創,只要外資群及主力賣的夠多,在第三季財報開出來之前,外資群及主力就會用關稅不確定因素去整死散戶,畢竟散戶也不知道關稅20%對廣達有什麼影響,外資群目前會說10%關稅都讓廣達毛利率及營利率變差了,關稅20%一定是更慘的,現在散戶也無法去反駁什麼,要是讓外資群及主力賭對了,也就是第三季廣達的本業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變的更差,就算沒有衰退很多,這也夠外資群讓散戶人踩人及多殺多了,基本面利空是最難抱住的,接下來看一下緯創,今天緯創下跌3.5元,股價收在109.5元,外資群賣超9447張,投信賣超2326張,自營商賣超445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218張,緯創的股價也是從127.5元一路的向下跌,今天緯創股價也是跌破了半年線111.62元及年線的110.37元,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散戶會在半年線及年線進去向外資群及主力買股票,外資群及主力也是懂這道理,所以在緯創的半年線及年線就反彈一下,股價反彈依舊是散戶買的,近十五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賣超緯創138416張,投信賣超54502張,自營商買超1154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46398張,之前我就警告過大家,要是散戶傻乎乎的在第三季及第四季前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下場就是鴻海的下場,要是三大法人在鴻海中無法出貨,那三大法人就會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今天鴻海股價是有跌破了月線200.95元,不過鴻海股價還是穩穩的站在季線的176元,半年線的163元及年線的176元以上,鴻海今天股價收在198.5元,因為鴻海中的散戶不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所以鴻海股價表現的比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強勢,重點是鴻海中的散戶透過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的三大法人進出看破了外資群手腳,所以三大法人在鴻海中是無法出貨的,就只能之後趁著利多向上去拉抬,我和大家說,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關稅不確定因素,現在市場一付都不怕,原因是外資群買超了六千五百億,最近賣掉了一千兩百億,等到外資群賣掉了三千多億後,大家就會發現關稅的問題又出來了,關稅是會影響企業獲利還有台灣經濟,只要是基本面獲利出現問題,價值投資者也很難抱住股票,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我建議大家不要持有太大的槓桿,最好就是不要有槓桿去渡過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不確定因素,台積電及鴻海不一定會被影響,但是其他的中小企業會被影響,傳產也會被影響,這些企業只要放無薪價或減薪,很多台灣人就會減少收入,那時台灣的投資者就會賣股票生活或維持生計,有一些人看到自己工作有問題,在投資心態也會變的更保守一點,所以我一直建議不要在第三季及第四季持有槓桿,不然你很有可能會被外資群及主力用消息面及基本面整到你懷疑人生。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瑞銀,買了4586張,第二名的是美林,買了2553張,第三名的是台灣摩根,買了1602張,第四名的是摩根大通,買了614張,第五名是兆豐中壢,買了522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元 富,賣了764張,第二名的是兆豐,賣了500張,第三名的是大昌新店,賣了390張,第四名是台 新,賣了361張,第五名的是群益古亭,賣了329張。

瑞銀買8611張,賣4025張,合計買超4586張,均買價在200.14元,均賣價在201.39元,當沖賺了1147.2萬元,美林買3329張,賣776張,合計買超 2553張,均買價在199.78元,均賣價在200.93元,當沖賺了192.6萬元,台灣摩根買1897張,賣295張,合計買超1602張,均買價在200.01元,均賣價在200.59元,當沖賺了60.6萬元,今天瑞銀看到指數下跌,就在204.5元賣到200.5元,過程中在202元到203.5元也有護盤,不過護盤買的不多,後面鴻海股價跌破兩百元以,瑞銀在197.5元到198.5元全力護盤,這就造成瑞銀在198.5元買了3446張,瑞銀一邊護盤,一邊還能賺差價,算是很不錯的,今天美林也是在202元到203元護盤,鴻海股價跌破兩百元以,美林又在197.5到198.5元護盤,今天光瑞銀及美林就買超了七千多張,高盛今天也是順著大盤下跌在200元以上賣,在197.5元及198.5元買,因為當沖一次的交易稅及手續費要0.23%,要是你在相同價位買賣,這樣就會損失0.23%,要是你賠個0.5元,你等於要賺1元才能賺的回來,現在0.5元差不多是0.24%,所以0.5元的差價你當沖根本賺不到錢,之前鴻海股價在100元時,0.5元就是0.5%,現在0.5元僅有0.25%,之前你當沖一次手續費及交易稅是0.23%,你賺到0.5元差價的話,這樣是賺了0.27%,我是用券商折讓二八折計算的,現在1元才0.5%,所以現在你賺到1元的差價,這樣僅賺0.27%,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會有一些在等稍蹤即逝高點的人,他們一定會等到股價跌破200元才會急急忙忙降低槓桿,所以外資群就更不可能出貨,今天鴻海的均價199.79元,所以今天外資群買超的平均價格差不多在200元左右,外資群買超12494張,外資群及主力只要買愈多均價在200元的鴻海,之後他們在行情好時會拉抬,在行情不好時會護盤,從4月11日以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鴻海六十幾萬張,高股息ETF的0056及00918平均買在160元,外資群之前平均買在一百七十幾元,最近隨著在200元以上的股票愈買愈多,外資群的平均成本會愈來愈高,之後他們會去護盤180元到200元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只要鴻海中的散戶不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那外資群及主力就會陪我們渡過第三季及第四季關稅不確定期間,第三季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被關稅20%,台幣升值10%影響,第四季整季都會被關稅20%及台幣升值影響,川普關稅對台灣企業獲利是否有影響呢?大家最快能在第三季及第四季看出來,外資群之前買了六千五百億,加今天賣超了1200億,所以還買超了五千三百億,我個人覺得外資群在指數會讓點利,但是你說要立刻崩盤一路向下,我覺得機率不高,畢竟外資群手上還買了一大堆,現在指數兩萬四千點,對外資群來說他們操作的空間很大,之前外資群在21300點買到了幾千億,後面一路買上來,外資群比較高成本的最近十個交易日已經賣光了,也就是外資群及主力手上不會有兩萬四千點以上的部位,只要外資群在兩萬四千點以上賣愈多,之後跌下來時,外資群的操作空間就會變的更大,畢竟外資群及主力都是用統計和散戶玩,富檔賣愈多,這樣平均起來就會愈高,之後就算剩下一些部位很低賣,這樣平均還是會賺錢。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