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9月3日!鴻海在電動車和智慧移動領域的布局!

新聞說:鴻海旗下富智康參展IAA Mobility 2025 秀高效能運算平台、ADAS等解決方案,鴻海旗下富智康將於9月9日至9月12日參加歐洲最大國際車展IAA Mobility 2025,以「驅動智慧移動未來」為主軸,展出演進版高效能運算平台、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及車載資通訊控制單元等多項解決方案,運用核心技術與整合能力解鎖智慧移動無限潛力。因應車用軟體日益頻繁的功能更新與快速迭代需求,FIH本次參展的主力產品—演進版HPC,其中整合車載資訊娛樂系統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並進行區域控制單元及電控架構設計進化以達成全車零組件可軟體升級。透過此前瞻設計,實現算力與記憶體集中化,並支援即時線上軟體下載更新,實現新一代軟體定義汽車解決方案。FIH亦將展出全台首個通過歐盟eCall認證、已穩定供應全球知名汽車集團的4G TCU,及具備5G連網能力的新版本5G TCU,實現雲端整合、即時數據傳輸與遠端診斷。FIH TCU產品於2024年榮獲ASPICE CL2級認證,並陸續取得ISO26262、UN ECE R155 Cybersecurity與R156 OTA等安全與資訊安全認證,展現卓越品質與可靠性。因應汽車產業所面臨系統整合與軟體快速迭代的雙重挑戰,FIH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務,涵蓋產品設計、製造、量產與導入的全流程,並支援跨系統除錯,以解決汽車電子控制單元間不相容問題,確保電子零組件協作與運行。此外,FIH透過敏捷軟體開發流程加速軟體發布,並藉由OTA部署能力即時進行軟體升級,確保駕駛人享有最新功能與最佳化體驗。未來FIH將持續深化三大核心業務領域布局,拓展智慧製造、車載電子、設備/機器人版圖,並透過全球布局的彈性優勢及靈活生產策略,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創造卓越價值。

這對鴻海未來營收及獲利有什麼影響?

鴻海旗下富智康參展IAA Mobility 2025,展示高效能運算平台(HPC)、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車載資通訊控制單元(TCU)等解決方案,這項活動凸顯鴻海在電動車(EV)和智慧移動領域的布局。基於鴻海的整體業務結構和市場趨勢,這對鴻海未來營收及獲利的影響主要呈現正向,但需考量其在集團內的比重及外部因素。以下從幾個層面分析:

1. 正向貢獻:多元化業務與EV市場成長

車載電子業務擴張:FIH作為鴻海的子公司,專注於車載電子和智慧移動解決方案,已從虧損轉為獲利。根據2025年上半年財務數據,FIH營收達20.6億美元,稅後淨利約6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這次參展聚焦軟體定義汽車(SDV)、OTA更新及5G TCU等技術,預期能吸引歐洲車廠合作,帶來新訂單。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曾表示,電動車業務是集團三大成長引擎之一(另為ICT和AI),2024年EV營收約3,200億元新台幣(年增60%),2025年產能目標達5萬輛,並與三菱汽車等簽約,預計營收貢獻將持續增加。 若FIH成功解鎖智慧移動潛力,可提升集團在EV供應鏈的市佔,估計2025年EV相關營收可能達兆元新台幣規模,佔集團總營收約10-15%,間接推升整體獲利。

軟體與整合服務優勢:FIH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設計、製造及OTA部署,這符合汽車產業軟體迭代趨勢。隨著全球EV市場成長(預計2025年銷售量年增20%以上),鴻海可藉此降低對蘋果等單一客戶依賴,毛利率有望從目前的6%逐步提升至2025年目標10%。

2. 潛在挑戰與風險

比重有限:鴻海2025年總營收預估突破7兆新台幣,主要驅動來自AI伺服器(預計年增170%,營收占比超50%),EV業務雖成長,但目前僅佔集團營收約5-7%,短期內對整體獲利的影響不會太劇烈。第二季財報顯示,淨利年增52%,但AI貢獻最大。 FIH的營收規模(約58.7億美元TTM)相對集團小,若參展未帶來立即大單,影響可能遞延至2026年。

外部因素:地緣政治風險(如美中貿易戰或關稅)、匯率波動(新台幣升值1%恐衝擊營收3%)及供應鏈不穩,可能壓縮獲利。 此外,汽車產業競爭激烈,FIH需維持ASPICE、ISO26262等認證優勢。

3. 整體展望

營收影響:預期中性偏正,2025年集團營收年增10-15%,其中EV和車載電子貢獻約2-5%成長動能。FIH參展有助深化歐洲布局,長期強化智慧製造與機器人業務。

獲利影響:正向,毛利率提升潛力大,估計EPS可達15-20元新台幣。FIH轉盈及EV產能擴張,將帶來額外利潤,但需視市場需求而定。分析師對未來3年成長樂觀,視EV為額外增長來源。

總體而言,這項參展強化鴻海在EV生態的定位,有助長期營收多元化與獲利穩定,但短期貢獻有限,主要仰賴AI業務支撐。若有新合作公告,可進一步評估量化影響。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