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9月2日!夏普活化資產貢獻獲利告一段落!

2025年8月8日新聞說:日本面板製造大廠夏普發布年度第一季財報,結果當季業績表現超越預期,該公司順勢調升全年營運獲利預估值。根據財報,夏普年度第一季營運獲利153.0億日圓,高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45.5億日圓;淨獲利272.4億日圓,高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71.2億日圓;銷售淨額4,724.9億日圓,高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4,529.3億日圓。展望全年度,夏普將全年度營運獲利預估值由此前預計地200.0億日圓,向上調升至300.0億日圓,略低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306.2億日圓。

2025年8月29日新聞說:鴻海轉投資的夏普持續進行輕資產化,將出售龜山北工廠廠房、土地,並預估將因此認列 4.84 億日圓出售獲利。夏普上週五於日股盤後發布新聞稿宣布,在輕資產化方針下,正持續推動閒置資產的出售,已在當日和日本汽車相關零件試產/研發商Topia簽訂了買賣契約,擬將位於日本三重縣龜山市的龜山北工廠土地、廠房等固定資產賣給Topia,出售額為12億日圓,預計在9月25日完成出售手續。夏普指出,隨著出售上述固定資產、預估將在2025年度第二季(2025年7-9月)財報內認列4.84億日圓資產出售獲利。日媒報導,夏普龜山北工廠原先生產智慧手機用感測器零件,之後在2020年度停產,Topia買下後,將改為汽車相關零件試產產線。夏普位於同一廠區內、生產液晶面板的龜山第2工廠將賣給鴻海。夏普8月8日宣布,反映PC事業業績優於預期,加上認列匯兌收益、權益法投資收益,2025年度(2025年4月-2026年3月)合併營收目標自原先預估的1.85兆日圓上修至1.87兆日圓(將年減13.4%)、合併營益目標自200億日圓上修至300億日圓(將年增9.7%)、合併純益目標自100億日圓上修至320億日圓(將年減11.3%)

A大回答:夏普第三季有活化資產,這對鴻海業外會有幫助,不過第三季活化的資產太少了,僅獲利4.84億日元,目前日元對台幣是1比0.21元,所以夏普會賺1億元,鴻海持有夏普34%,差不多就是認列3400萬,第二季夏普獲利59.14億,鴻海持有夏普34%,這樣夏普可以貢獻鴻海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項目20億,第二季鴻海的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項目賺19.83億,所以扣掉夏普後,幾乎剩下的幾乎是沒有賺沒有賠,大家看第二季夏普賺272.4億日元,全年預期獲利320億,夏普的年度和我們不同,台灣的第二季等於是夏普的第一季,所以夏普整年是4月到隔年3月,夏普第一季賺272.4億,全年預估賺320億,所以接下來三個季度僅會賺47.6億,會這樣的道理也很好懂,夏普把一些工廠處理掉了,就留下會賺錢的品牌,這些會賺錢的品牌本來每一年就沒有賺多少,之前夏普之所以會一直賠,原因就是一些面板廠,OLED廠,零組件廠賠錢,劉董把這些工廠及零組件廠處理掉,所以夏普近幾季才會回春的賺幾百億日元,大部份處份的收入已經貢獻在鴻海第一季及第二季中了,接下來第三季及第四季夏普的貢獻就是很有限,只要夏普無法賺很多錢,鴻海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部份就會在十億以下,未來夏普轉型成功後,才有可能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項目變的更健康,現在鴻海業外只要其他利益及損失出現幾十億的虧損,很容易就會整個業外持平,這就是少了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收入,第二季鴻海一些業外子公司獲利有出現衰退現象,明顯是被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影響了,接下來要觀察第三季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子公司獲利情況,鴻海AI伺服器是屬於本業,也就是工業富聯,最近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已經在中國成了妖股,股價都漲到五十幾元了,要是鴻海不是用淨值認列工業富聯,現在很有可能鴻海淨值都幾百元了,最近工業富聯真的是漲到太誇張了,有人會說鴻海要是處份工業富聯,這樣鴻海就會發大財,確實是如此,不過鴻海只要傳出要處份工業富聯,很有可能工業富聯股價就崩跌了,最好的情況應該是趁著工業富聯上漲,然後用相同的股份去換別的公司股份,就像東元這樣,想要賣工業富聯賺錢,我覺得並不實際,現在鴻海就僅是鎖定84%籌碼的大戶,工業富聯股價漲到100元對鴻海實際獲利也沒啥影響。
新聞說:台玻董娘申報賣股400張以來,公司市值已蒸發365億元,「董娘賣股」慘劇重演,台玻總裁林伯實夫人徐莉玲8月19日事前申報轉讓400張,將自8月22日到9月21日執行,市價頂多1400多萬元,不過短短10個交易日,台玻市值失守千億元,從高點以來已蒸發365億元,跌幅28%之多,上周已有4千股東下車,躲掉本周二根停板,每張少賠6600元。玻陶大廠台玻因搭上AI上游原料玻纖布缺料風潮,股價短短一個月飆漲138%來到最高價40.1元,但19日晚間總裁林伯實夫人徐莉玲向證交所申報事前轉讓,將於8月22日至9月21日間,透過公開市場交易賣出400張股票,不僅當天盤中就爆出45萬張的天量成交,隔天股價直接摜壓跌停。之後雖有小幅反彈到35.35元,但不敵「內部人賣股」心理壓力,外界擔心股價波段高點已到,加上昨天盤中傳出日本玻璃纖維大廠日東紡宣布斥資150億日圓於福島擴建特殊玻璃布產線,雖然建廠沒有那麼快,但供需失衡的題材出現鬆動。尤其台玻股價自高檔40元下跌到今日盤中最低跌停價28.75元,跌幅超過28%,恐怕已出現融資多殺多,部份投資人怕被「斷頭」,選擇自砍出場,加上被「關禁閉」限制撮合時間,更不利股票流通殺出,本周之初就連二根重挫。而台玻董娘只要賣400張,市價若以可賣期間最高價35.35元計算,約1400萬元左右,但這波段從40.1元最高價回跌到今日盤中最低價,市值正式失守千億元大關,這波從1290億元高點下殺短短10個交易日蒸發365億元之多。這波受惠玻纖布缺料與AI題材,台玻股東人數在8月22日來到史上最高的10萬2606人,單周大增8千多人,但董娘申賣股票消息一出,有4086股東驚嚇出場,這波股價大跌11.35元,等於一張帳面上賠掉近萬元,損失28%,再度驗證董娘賣股的威力驚人。
A大回答:會有人說台玻股本290億,董娘也才申報賣400張,這樣就能造成股價崩盤很誇張,其實會這樣的道理很好懂,台玻本來就是被炒股集團炒上去的,沒有基本面也沒有淨值,股價15元都貴,大部份進去玩這種誰是最後一隻老鼠及吹牛遊戲的人,他們就是在玩心理戰,看市場能吹牛吹到多少元 ,這種感覺就像是,大家都知道一付牌有4張Ace,結果市場就在那喊5張Ace,10張Ace,30張Ace,100張Ace,當大家愈慢喊抓,大家就能看到虛幻的股價愈來愈高,自己的財富也愈來愈多,這就是所謂的紙上富貴,我常舉例給大家聽,這種投機就有一點像大家丟錢進到一個盆子裡,1萬個人合計丟進盆子1億元,每一個人都看著這盆子中的1億覺得自己發財了,但僅有第一個拿走盆子中1億的人才發財,剩下的就是做了一場夢,董娘申報賣400張,雖然張數不多,但是就是提前在這遊戲中喊了抓,裡面的人看到董娘申報賣400張,也知道這場吹牛遊戲玩不下去了,就會有人開始退場,一開始退場的人還能到盆子中把自己那部份的錢拿走,愈是後面才離場的人,盆子中的錢都被拿走了,最終就是落得家破人亡,一無所有,這種誰是最後一隻老鼠的遊戲很常發生在一些中小型投機股中,散戶從4月11日到8月7日忍了四個月,到了8月8日之後才敢進到股市來,炒股集團及主力也知道散戶口袋飽飽,就會去做這種局去騙散戶的錢,散戶看到台玻最高40.1元,他們就會中錨定效應,覺得漲到40元就要賣,我只能說不要傻了,除非散戶賣了,主力賣不掉,才有可能繼續作局,要是主力賣掉了,只套散戶在裡面,散戶一輩子都不要想翻身,當你買到沒有基本面及產業面的個股,這種股票很有可能是會讓你套牢一輩子的,散戶判斷台玻值多少錢,他們就是看曾經股價漲到多少去判斷,這些套牢的散戶會在台玻下跌的過程中去攤平,想法是這樣的,40元買了1張,30元如果再買一張的話,成本就會變35元,跌到25元再買兩張,這樣成本就會變30元,只要反彈就能賺錢,但這種沒有基本面的個股,有可能跌到15元,散戶看跌到25元,20元甚至是15元就會止損賣出,這就是散戶的宿命,玩這種投機股就是在玩心理戰及籌碼戰,一買一賣成交易,很多散戶之所以會賠錢,都是到投機股中買天價的股票,這種股票要是股票不在主力手上,你是不用妄想能解套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