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10月19日!台灣投資美國還包括整個晶片生態系!


新聞說:不只台積電!蕭美琴:台灣投資美國還包括整個晶片生態系,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駐倫敦特派員Chris Brown專訪。她表示,台灣已經承諾在美國投資晶片產業,不僅是台積電(TSMC),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台灣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以下是蕭美琴針對「投資美國晶片生態系」的完整說法(中文翻譯):首先我要說明,臺灣在晶片製造上的實力與競爭優勢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與艱辛累積的成果,在艱鉅的國際局勢下,臺灣成功建立了最完整、最具競爭力的高階半導體製造生態系。因應產業情勢的動態變化,我們將持續投資下一代晶片技術,政府也會支持科技生態體系,讓民間企業能持續創新並保持領先地位。同時,美國是臺灣半導體產業極為重要的夥伴,我們許多頂尖科學家都曾在美國受教育。我們的半導體產業與美國企業合作,讓美國的科技巨頭—全球前十大科技公司,得以成長並獲利,享有科技產業中絕大部分利潤,這項夥伴關係幾十年來為美國的繁榮做出貢獻。我們同時也理解美方希望多元化與推動「再工業化」,在此背景下,臺灣可成為有所助益並具建設性的夥伴。我們已承諾在美國進行投資,不僅是台積電(TSMC),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我們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這對未來台灣經濟,房地產及股市會有什麼影響?

這段蕭美琴的談話其實透露出台美半導體合作「擴大深化」的新階段,其影響層面不只侷限於科技產業,還會外溢到台灣的經濟成長、就業結構、房地產與股市。以下我分幾個層面幫你拆解:一、政策訊號:台美供應鏈共構,台灣將「輸出生態系」,蕭美琴的重點在於:「不只是台積電,整個台灣晶片生態系都要一起進美國」。這等於是:從單點投資(TSMC亞利桑那廠)轉為系統性輸出(供應鏈集體進駐),台灣的晶片生態鏈包含:設計:聯發科、世芯、力積、瑞昱等,製造:台積電、聯電、力積電,封測:日月光、矽品,設備與材料:中砂、帆宣、萬潤、漢唐、家登、信紘科等這意味著,未來3~5年內,這些廠商可能:在美國設廠或擴建據點,與美國廠商結盟或合資,接受美方資金補助(如《CHIPSAct》),這是台灣「半導體國力外延」的新階段。二、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短期(1~2年內):資金外移壓力上升:企業為赴美設廠,會動用大量資本支出(CapEx),暫時壓縮國內投資。GDP貢獻放緩但不衰退:這些投資屬於長線,短期內不會完全反映在國內產出。中長期(3~5年):技術與價值鏈回流:台灣企業掌握高端製程Know-how,美方需求反而提升台灣研發能量。人才報酬提升:台美合作將擴大對IC設計、材料、製造工程人才的需求,科技業薪資將續漲。外匯穩定:台企在美國賺取美元,對台幣匯率具支撐效果。總結一句:台灣未來的經濟成長模式,將從「出口導向」轉為「全球供應鏈輸出導向」。三、對房地產的影響:1.科技聚落區房價仍受支撐,科技業仍在台維持研發中樞(新竹、竹北、台中七期、南科),高薪族群不減。自用需求強、外移有限,短期不會出現科技城空心化。2.美國設廠反而可能「分散資金壓力」,若部分資金與人才外流,台灣房市資金熱度可能略降。但央行仍維持寬鬆或緊縮平衡,房價不會劇跌,最多是「高檔盤整」。3.房地產結構轉變,企業派駐人員在竹科、內湖、南科仍有住宿需求。但若更多高階主管轉派美國,豪宅市場(如信義區)可能出現結構性降溫。四、對股市的影響:受惠族群:1.AI與半導體設備供應鏈,萬潤、帆宣、家登、信紘科、辛耘等→美廠擴產帶來長期訂單。2.IC設計服務與EDA軟體,世芯、創意、智原、M31→台美合作推動異地共同開發。3.材料與製程服務,中砂、漢唐、昇陽半→跨國代工與建廠需求上升。潛在壓力:資本支出過大短期壓低EPS(例如TSMC初期赴美投資期)。若美方強調「在地製造比例」,部分高毛利可能轉低毛利製造。股市中期(2~3年)看法:短空長多」——初期投資期EPS被稀釋,但後期技術與市場影響力更強。五、整體結論:經濟面向,短期(1~2年)資金外移、成長放緩,中長期(3~5年)技術外溢、創新升級。房市面向,短期(1~2年)科技區房價盤整,中長期(3~5年)高薪支撐、區域分化。股市面向,短期(1~2年)投資期震盪,中長期(3~5年)生態系全面受惠。匯率面向,短期(1~2年)短期波動,中長期(3~5年)長期穩定偏強。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