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玩股票5年慘虧80萬!他崩潰喊「買什麼跌什麼」,網友勸:定期定額就好,近日一名32歲網友發文哀嚎,透露自己投入股市5年,總資本額200萬竟慘虧80萬,「買什麼跌什麼」讓他信心全失,決定改採定期定額投資美股ETF,希望「不要再被情緒牽著走」。貼文曝光後,引發不少過來人熱烈回應,勸他「買賣股票如果影響到心情,甚至影響到上班的情緒,我覺得真的就慎選標的,定期定額就好」。發文者在一般討論區上以「投資虧了4成將近80萬,想要改成定期定額」為標題發文,透露自己月薪6.8萬,年終約2.5個月,平常開銷相對節制,房租8000元、吃喝娛樂約1.5萬元,一年出遊與孝親費各約5萬。但即使收入穩定,投資卻屢屢「踩雷」,5年下來虧損幅度高達4成,讓他直呼「真的受夠了,看帳戶越來越瘦,信心也被磨光。」為了止血,他決定重新調整策略,計畫每月定期定額投入350美元至美股ETF「VT」,若大盤再跌5%,就加碼一筆350美元,「我比較偏好美股,覺得分散性比較高,也不容易像台股那樣被情緒牽動。」話題一出,引發網友熱議,「買賣股票如果影響到心情,甚至影響到上班的情緒,我覺得真的就慎選標的定期定額就好,真的不要再當沖了,還不過主力的」、「投資跟投機是不一樣的操作!」、「你這就是在賭博啊,你應該要檢討自己為什麼要當沖」、「美股VT或VOO選一個投,台股就0050,現在美股估值有點太高,所以目前建議可以台股6美股4,之後再慢慢調比例,當然要全美股的話也可以」。
如標題我買什麼就跌什麼,我一度懷疑我是8逆逆的親戚,自己投資五年了,我已經受夠虧損,200萬資本額虧了80萬好痛。年紀32歲,本薪一個月6.8萬,年終2.5個月,花費房租8000,每月吃喝玩樂15000,大筆消費(出國玩及國內住宿)一年約五萬,孝親費一年五萬,目前預計定期定額投資VT美月350美元,若大盤跌大於5趴再買一筆350美元的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我比較喜歡投資美股,感覺比較分散風險。想問各位前輩的建議,1.投資標的會不會太少?2.每月金額350美元會不會太少?感謝各位大前輩。
A大回答:上面的網友確實就是很正常的一般股民,32歲總資產約200萬,然後在股市中五年賠掉80萬,現在應該是剩下120萬,以這位網友的月薪六萬八千元,這樣的薪水算是蠻不錯的,這位網友賠掉的八十萬就是平常這邊咬咬,那邊啃啃賠掉的,我常和大家說股市中有穩贏的政府及券商,你只要頻繁交易,每一次你都會支付交易稅及手續費,時間只要拉長,玩短線的散戶錢都會跑到政府及券商那,記得之前我剛進股市玩股票時,前七年也是賠了七十幾萬元,光交易稅及手續費就佔了三十幾萬,所以僅有四十萬是輸給了裡面的高手,主力及法人,這種感覺就像是,你路邊看到一間樂透行,你就試著進去買刮刮樂或玩賓果,你只要一直玩,這遊戲就是100賭50元,你玩愈多次你的錢就會愈少,除了把錢給錢政府及券商外,我常和大家說外資群及主力是用統計和散戶玩,一般的散戶常常就是幻想能買最低或賣最高,時間久了後,就會輸給外資群及主力的統計策略,很多散戶一開始覺得要買來賣去才賺的快,覺得價值投資很慢,最終就是浪費了時間及賠了本金,五年後才開始醒悟,但大家以為上面的網友從此之後就能賺錢了嗎?也不要太天真了,想要做價值投資的話,就是基本面,產業面及自我心理面,上面的網友要選全球股市ETF,也就是VT,確實這樣就不需要基本面及產業面,不過這位網友還是需要健全自我心理面,我從2019年開始分享鴻海,這就是價值投資,基本面及產業面我已經分析過了,網友就僅需要買進,持有,等待及不要出局,過程中就是複利再投入,也就是薪資,獎金,股息再投入,光這樣就有很多人在過程中自我心理面崩潰,過程中我最常看到的就是因為鴻海股價不漲,然後台積電,面板,生技,DR,海運,太陽能,鋼鐵,成長股大漲,接著散戶就覺得鴻海是爛股票,就想要賣掉鴻海去買那些成長股,投機股,題材股,大家不要以為抱股票很簡單,對很多散戶來說,他們會因為很多事件自我心理面崩潰,上面的網友如果不學習健全自我心理面,就算他抱著市值型ETF或全球型ETF也很有可能在過程中出局,從2019年到2024年2月,其實投資鴻海每年的報酬率大概就是10%左右,在2021年到2024年2月時,鴻海的每年的報酬率僅有5%,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報酬率比不上成長股,飆股,題材股,強勢股,就會心癢癢的換股,最終也會有不少散戶換了股票,結果就看到鴻海股價開始飆漲到239元,上漲了兩倍多,最近一年我的文章及影片比較偏追蹤鴻海主力籌碼,大盤趨勢及外資群心態,這些屬於進階班,這對一般初學者散戶沒啥幫助,會有很多人發現我比較少在說一些心法的文章,其實這些知識及觀念都在之前的文章及影片中,我也不可能無止盡的一直重複,這對一些散戶來說,他就會覺得我的文章及影片太偏鴻海中的主力追蹤還有大盤趨勢判斷,但要是你已經看了我文章及影片很多年,你現在就只會對當下外資群在鴻海及台股行為有興趣,畢竟這才會影響到台股指數漲跌,還有鴻海股價漲跌,一些偏觀念的影片,這些雖然對初學者很有幫助,不過我也早說到爛掉了,上面那位網友和我二十年前也是差不多,我透過學習價值投資,也就是基本面,產業面及健全自我心理面,接著再使用財富自由三要素的知識,資金及時間財富自由,通常你最先該具備的就是知識,接著工作去累積本金,最終就是透過複利把資產滾大,財富自由本來就不容易,這也是好事一件,不然每一個人都財富自由的話,那這個世界是很恐怖的,大家可以在星期天,長假或農曆過年期間去外面吃東西試試,你會發現很多店家都沒有營業,要是世界上大部份的人都不用靠工作就能生活,那就不會有任何人提供你勞動力,所以你可以花時間好好的學習股市知識及常識,當然你也可以持續的在社會上付出勞動力得到薪資,一些初學者我是建議你去看我早期的影片及文章,以目前我已經是財富自由的情況,會分享比較初階股市知識及常識的機率就會比較少,最新的文章及影片大部份是分析主力籌碼,這些就是比較偏短線看懂個股及大盤的方向,對一般初學者學股市投資不會有什麼幫助的,很多人是靠開課及賣軟體財富自由的,我可是實打實靠著投資股票財富自由的,很多散戶希望找到厲害的人教他怎麼投資,但是當你確定一個人真的能靠股市財富自由時,他最新的文章及影片就不會教你太初級班的知識及常識,我近期分享的文章及影片,單純就是我自己想知道鴻海及台股中方向而分析的,想要學習基本的知識及常識,之前的文章及影片有很多基礎的知識,這種感覺就像是,你知道巴菲特是投資大師,你看最新巴菲特的發言,了不起就是波克夏股東會的回答,也不可能教初學者如何價值投資,真正想要價值投資的人,他就會去翻巴菲特之前的書,然後一點一滴慢慢的學習。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