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ETF為了要賺換股手續費,他們敢50檔股票換掉45檔,規模七十幾億,這樣換一次0.38%的交易稅加手續費,這樣就會產生2660萬的交易稅及手續費,這時會有人說,政府都不會去管這些投信嗎?我只能說,政府會收0.3%,也就是這2660萬中有2100萬是被政府以交易稅形式拿走,所以政府也不會限制投信去進行大換股,對政府來說,投信的ETF換愈誇張,政府也能收到更多的交易稅,一般的散戶會覺得ETF經理人因為眼光不好所以才會這樣常常大換股,其實大家也不要太小看ETF經理人,他們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會這樣大換股,主要也是上面主管或母公司會施壓,反正上級說你們績效不達標,投信ETF除了每年收管理費,經理費不不夠,就會往換股手續費去動腦筋,這時會有人說,券商和投信又不是同公司,嗯,沒有錯,但他們都是來自於金控旗下的,也會有人說投信ETF換股時也不一定是給同集團的券商去換股,嗯,確實也是沒有錯,但是只要大部份的ETF都這樣每一季大換股,A投信下給B券商,B投信下給C券商,C投信下給A券商,這不是一樣的意思嗎?只要把餅作大,金控旗下的投信及券商就會透過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為金控一直賺進可觀的利潤,之前高股息ETF就是透過能配出高股息及賺高額差價引誘散戶,結果高股息ETF拐了幾兆的資金進去後,每年光換股手續費及管理費就賺到懷疑人生了,最近一兩年高股息ETF的股利率變低,而且不會填息,投信就一句話,不服氣你就賣掉啊,反正幾兆規模的高股息ETF也不缺幾個覺醒的散戶,大部份的散戶都覺得高股息ETF放著是為了穩定收入,而不是為了高股息及差價,就算近一兩年高股息規模有變小一點點,但還是有幾兆元,所以高股息ETF把投資者拐進去後,就能源源不絕的賺到管理費及換股手續費,後面散戶還會在那安慰自己是長期投資,當初我就說過了,自己選股沒有這麼難,你就攤開台灣五十成份股或中型一百成份股,自己隨便選個30到50檔,你就都放著不要動,最終你的績效一定是能贏大部份ETF的,原因就在於你省下了換股手續費及每年的管理費,這樣複利下來是很可觀的。
新聞說:0050好猛!掛牌22年漲1160%,股民有望破170萬人「ETF最快」,台股持續創新高,距離2萬8僅一步之遙,元大投信今(21)日表示,人氣一哥0050、0056規模將突破1.3兆元,其中,0050掛牌22年已漲破1160%,有望成為我國首檔受益人數破170萬人的ETF。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今日出席富時投資論壇,會中以2025市值型成長無限潛力為題表示,今日是台灣資本市場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不僅台積電、市值型台股指數創高,連帶0050規模也來到相對高點,象徵投資信心與市場發展的穩健成長。劉宗聖指出,今年元大投信持續推動ETF管理費優化,「從0.3%降到不到0.1%,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他笑稱,「雖然公司少賺很多錢」,但投資人能因此賺更多、享有更低成本,這才是最重要的。劉宗聖也表示,今年2月,元大團隊赴香港與富時亞太區指數團隊會面,針對ETF指數優化與管理規則進行深入討論並獲得肯定;3月富時全球產品主管來台,雙方也展開密集會議,這些努力讓ETF更符合國際標準、也讓投資人受惠。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