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10月25日!谷哥提供100萬顆TPU給客戶!

 

新聞說:Alphabet旗下Google周四宣佈向AI初創公司Anthropic提供高達100萬顆專用AI晶片,交易價值數百億美元,進一步深化Google與Anthropic之間的合作關係。料2026年部署運算容量逾1吉瓦Google表示,提供的客製化晶片為「張量處理單元」(TPU),專為加速機器學習工作負載而設計,預計於2026年部署,屆時將上線超過1吉瓦的運算容量,為至今AI硬件軍備競賽中規模最大的承諾之一。透過接入Google的TPU,Anthropic可以使用英偉達以外最先進的晶片基礎設施之一,從而降低對稀缺且昂貴GPU的依賴。Anthropic行政總裁Krishna Rao表示,此次擴展將有助公司持續擴大所需的運算能力。Anthropic估值已達1.4萬億截至目前,Google已向Anthropic投資約30億美元,亞馬遜則承諾最高可投資80億美元,並透過Amazon Web Services向Anthropic提供自研晶片。目前Anthropic利用這兩間公司的雲端服務來訓練和部署其Claude系列大型語言模型,與OpenAI的GPT系列及Google的Gemini AI系統競爭。值得注意的是,Anthropic近期剛與阿布扎比投資機構MGX展開早期融資談判,該輪融資由Iconiq Capital領投,令Anthropic估值增長近兩倍至1,830億美元(約1.4萬億港元)。

首先,Google提供100萬顆TPU給Anthropic,等於宣告AI晶片生態正式進入「非NVIDIA」時代。這批TPU將在2026年部署、提供超過1吉瓦的算力,是至今AI基礎設施中規模最大的投資之一。由於TPU是Google自研的晶片,仍必須仰賴台積電製造,因此這對台積電來說,是明確的長線利多。對台積電而言,TPU採用5奈米甚至3奈米製程,單顆晶片面積大、能耗高、封裝複雜,將推升先進製程與高階封裝(如CoWoS與InFO)需求。TPU數量達百萬顆等級,這幾乎相當於一整代GPU集群的規模,可望帶來數十億美元級別的新增訂單。也就是說,哪怕部分AI運算從NVIDIA轉向Google的TPU,晶圓代工端的生意仍集中在台積電手上,台積電反而能在多元AI晶片時代維持主導地位。這項合作在2026年落地時,很可能是支撐台積電AI營收繼續增長的重要來源。對鴻海來說,效益則是「間接受惠」。Anthropic與Google雲端都需要擴建資料中心,部署TPU伺服器叢集。Google部分資料中心由自家興建,但仍委外相當比例給代工夥伴,例如鴻海旗下的鴻佰科技、Ingrasys,都是Google Data Center的供應商。這代表未來兩年鴻海AI伺服器相關出貨可能會增加。只是Google不像微軟那樣完全仰賴外包,因此鴻海雖然受惠,但幅度有限,不會像台積電那樣直接吃到整個晶片製造利益。不過,在AI伺服器成長潮中,鴻海仍能透過組裝、機櫃、電源模組等環節取得穩定成長動能。對AI概念股整體而言,這項合作釋放出兩個訊號。第一,AI運算需求並沒有放緩,而是從單一GPU陣營擴散到多種架構,包括Google TPU、Amazon Trainium、Meta MTIA等。這讓台灣的AI供應鏈有機會「多點開花」。封裝廠如日月光、載板廠如欣興與臻鼎,都會隨著TPU需求上升而接到更多高階封裝與PCB訂單。這部分效益甚至可能超過鴻海,因為TPU的封裝技術要求極高,且每代都必須升級。第二,AI伺服器的電力與散熱需求將急劇上升。Google這次提到部署1吉瓦算力,代表資料中心能耗等級相當於一座中型電廠。這對台達電、奇鋐、健策、雙鴻等電源管理與散熱廠是一大利多。未來每一代AI伺服器的散熱解決方案都將更複雜、更高價,這些公司毛利率也有望提升。綜合來看,這項合作不只是Google與Anthropic的個案,而是AI基礎建設邁入「第二波擴張」的象徵。在這波浪潮中,台積電是最大受益者,鴻海是穩定參與者,AI封裝與散熱族群是加速成長者。短期對股價的激勵可能有限,但中長期而言,它確立了台灣AI硬體供應鏈在全球AI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換句話說,只要AI模型持續演進,不論GPU或TPU誰勝,最後的製造與封裝利潤,仍會落回台灣手中。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