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林,買了11434張,第二名的是花旗環球,買了2977張,第三名的是瑞銀,買了1907張,第四名的是元富,買了1494張,第五名是元大館前,買了948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國泰綜合,賣了1806張,第二名的是富邦,賣了1307張,第三名的是凱基,賣了932張,第四名是摩根大通,賣了891張,第五名的是永豐金,賣了866張。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美林,從4月11日到10月23日,美林合計買超了168,663張,均買價在177.69元,所以今天美林趁著台股AI概念股大漲時把鴻海股價向上拉抬,這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事,今天買第二名的是花旗環球,從4月11日以來,花旗環球是買超第七名,合計買超86,477張,均買價在182.7元,今天買超第三名的是瑞銀,從4月11日以來,瑞銀是買超第五名,合計買超109,714張,均買價在182.28元,今天買超第六名的是高盛,從4月11日以來,高盛是買超第四名,合計買超119,080張,均買價在182.1元,這也是我常和大家說的,當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股票後,他們會拉抬及護盤,在行情好時他們會趁機把股價向上拉高,要是行情不好時,他們則是會護盤,像之前鴻海股價從231.5元跌到203元,就是這些外資群及主力把鴻海的股價一口氣拉抬到245.5元,結果放長假的前幾天,使用融資的短線客及投機客就把手上的股票賣掉,今天外資群及主力趁著台股大跌,而且今天大部份都是漲AI概念股,外資群今天也才買超鴻海一兩萬張,股價就能上漲7.5元,這是不是很符合我說的,因為大部份會賣的散戶都在200到220元都賣光了,最後一批會賣的,大概也在230元左右就賣掉了,現在短線鴻海流動籌碼都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只要散戶不進去和外資群及主力換手,接下來很有可能三大法人賣個兩萬張,鴻海股價就下跌7元到8.5元,三大法人買超鴻海兩萬張,鴻海股價就上漲7到8.5元,這也是我之前和大家說的,只要股票都落在三大法人手上時,鴻海股價波動就會變的相對劇烈,大家有看到鴻海股價從231.5元跌到203元,也才僅花了一星期,接著從203元漲到245元,也差不多花了一星期,這已經是屬於劇烈波動了,記得在2021年到2024年2月這一段期間,鴻海很常都是整理了一整天,最後收在平盤,要是上漲個0.5元,這對鴻海來說就是漲停,只要下跌個0.5元,對鴻海來說就是跌停,當初的鴻海幾乎比電信股還要穩,現在短線流動籌碼都在外資群及主力手上,差不多三大法人買了112萬張股票,會賣鴻海的散戶早賣了,接下來鴻海股價再上漲,了不起就僅會有零星的股票賣出來,接下來三大法人對鴻海股價的掌握力道就是比較強,你很容易就會看到鴻海股價大漲,也容易看到鴻海股價大跌,對三大法人來說,股價波動僅是為了引誘散戶進來和他們換手及玩短線,要是散戶不進來和三大法人玩短線,那三大法人就只能乖乖的在裡面拉抬及護盤。
今天台股受到美國及中國和談的激勵上漲了461點,幾乎全部都是漲在AI概念股,光台積電就佔了248點,台達電佔了51.7點,鴻海佔了33.8點,聯發科佔了20.7點,廣達佔了20.4點,光台積電,台達電,鴻海,聯發科,廣達,南亞科就佔了374.6點,剩下上漲的也都是AI概念股及記憶體類股,所以你只要沒有持有AI概念股及記憶體類股,那今天台股上漲461點,這就和你不會有任何關係,今天台股在大漲461點的情況下,金融指數還下跌了0.42%,其中玉山金跌最多,下跌了7.19%,貢獻指數跌了11點,中華電信下跌兩元,貢獻下跌4.78點,遠傳下跌2.2元,貢獻下跌2.42點,台灣大哥大跌1.5元,貢獻下跌1.72點,今天下跌的幾乎都是金融股及電信股,今天美債ETF也是下跌,國泰美債20年下跌了1.37%,之前我說散戶躲在防守概念股幾乎全部下跌,會這樣的原因也很好懂,外資群及主力買了很多的AI概念股,包括台積電,台達電,鴻海及記憶體類股,外資群要把散戶從防守股或定存逼到AI概念股及漲很多的個股,最好的方式就是讓AI概念股超級強勢,讓防守股下跌,之前電信股很多都已經填息了,外資群故意讓電信股填息,要是散戶不賣,今天讓電信股大跌,雖然大概僅跌了2%左右,不過這對電信股來說算是大跌,散戶看到台股大漲,結果防守股跌這麼誇張,之後外資群會讓電信股及美債再上漲回來的,這樣散戶就會有失去後再得到,因為害怕再失去,就會把手上防守類股全部賣出,只要散戶賣出手上的防守類股,那就很有可能去買上漲很多接下來修正一些的AI概念股,反正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AI概念股很多流動籌碼都在他們手上,AI概念股不論怎麼上漲,會賣的散戶手上早就沒有股票了,剩下的就是外資群,主力及不會賣的散戶持有,外資群把AI概念股的股價一直向上拉抬,不會賣的散戶還是不會賣,但這看在賣掉的人或是空方的人就是會讓他們心癢癢,對外資群及主力來說,指數及股價上漲及下跌根本沒啥意義,外資群及主力的目的就是透過一買及一賣的方式把散戶手上的錢賺走,要是散戶完全都不理外資群及主力,那外資群及主力根本就賺不到任何一毛錢,所以外資群及主力為了引誘散戶進到他們手上持有一大堆的AI概念股中,他們自然會使出讓股價一直上漲或波動,對散戶來說,股價只要漲上來後,散戶心中就會有一個錨點,像鴻海今天最高漲到249元,散戶心中對鴻海的高檔錨點就會移到249元,要是鴻海向下跌,散戶就會用249元去計算鴻海下跌了多少,要是鴻海股價一直在200元整理,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180元,散戶對鴻海的高檔錨點就是200元,那三大法人根本就不可能在鴻海中賺到差價,試想,鴻海一直在200元,外資群及主力賣一點股價就跌到190元,180元,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就在180元,你要跌到讓散戶有感,至少要讓利個5到10%,這樣就是要下跌10到20元,當下跌10%時,結果就來到三大法人的成本區,那三大法人怎麼可能賺到差價,現在三大法人趁著國際利多消息時把鴻海股價持續向上拉抬,這樣散戶心中的錨點就會愈來愈高,未來股價只要修正個5到10%,這對散戶來說就會很有感,例如漲到300元,結果下跌到270元到285元,散戶覺得已經下跌了15到30元了,覺得好便宜,其實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差不多在180元,跌到270元到285元的話,對三大法人來說還是能賺到極大的差價。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