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川普表示不希望中國大陸跟我們玩稀土遊戲,芬太尼黃豆同列首要談判議題,在美中高層官員預定本周稍後預定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周日表示,將把稀土、芬太尼和黃豆列為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首要協商議題。川普周日(19日)從佛羅里達州返回華盛頓途中,在空軍一號上表示:「我不希望他們跟我們玩稀土遊戲。」此前,在北京當局宣布對稀土實施廣泛管控措施後,川普威脅對自11月起大陸輸美商品額外加徵100%的關稅。川普還表示,美國希望中國大陸「停止芬太尼」。他先前指責北京未能遏制芬太尼及其前導化學品的出口,導致美國鴉片類藥物在社會造成危機問題。他還指出,讓大陸恢復採購美國黃豆是另一項關鍵要求。川普說,這三個方面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周五已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通話,雙方預定一周後在馬來西亞舉行面對面會談,為本月底「川習會」於南韓登場做準備。這將是雙方第五輪談判。
為什麼川普這麼擔心中國管制全球稀土出口?要是中國真的很嚴格管制稀土,那會發生什麼事?會影響經濟或股市嗎?
「稀土管制」其實是中國在高科技戰中的戰略武器。我們可以分三層來看:一、為什麼川普這麼怕中國玩「稀土牌」?因為稀土是所有高科技、軍工與綠能產業的基礎原料。稀土共有17種,是製造下列關鍵產品的不可替代材料:晶片與半導體設備(例如光刻機磁體),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機,戰機、雷達、導彈導航系統,智慧型手機、AI伺服器。中國目前:佔全球稀土開採量約60%~70%、冶煉與分離能力超過80%。也就是說,美國雖然能開礦,但沒有能力自己把稀土「提煉成可用材料」。若中國管得太嚴,美國的軍工、AI晶片、電動車、半導體都會卡脖子。川普的「不希望他們玩稀土遊戲」就是:担心中國用稀土出口管制,當成報復美國關稅與科技封鎖的籌碼。二、如果中國真的嚴格管制稀土,會發生什麼事?可以分短期、中期、長期來看:短期(幾週~幾月內):稀土價格暴漲(尤其是重稀土如釹、鏑、鏑鐿等),AI、電動車、國防概念股出現劇烈波動,全球市場恐慌,電子、半導體股可能先跌,因為供應鏈恐慌會推升成本、壓縮獲利。中期(半年~一年):美國、日本、澳洲會加速開採替代礦,但冶煉能力還是瓶頸,供應缺口依舊存在,高科技產品(AI晶片、伺服器、電動車)成本上升,全球科技股估值可能面臨修正。長期(2~3年):若美中都持續「技術脫鉤」,各自建立稀土產業鏈,全球進入「分區供應鏈」時代: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可能導致通膨壓力回升、企業利潤下滑、股市波動加劇。三、對經濟與股市的實際影響,美股科技股短期不利,會造成成本上升及供應風險,中國稀土股強勢,像包鋼稀土、盛和資源等會暴漲,台股分化,AI伺服器短期震盪,但稀土替代、磁材概念股受惠,全球經濟,潛在通膨 稀土是「產業血液」,供應緊張等於能源危機重演。
研調:CoWoS需求激增 台積電明年月產能達10萬片,研調機構 Counterpoint 今 (20) 日發布最新預估,指出 CoWoS 需求快速成長,並重塑全球晶圓代工格局,而台積電 (2330-TW)(TSM-US) 為轉型的中心,受惠雲端服務供應商的 AI 晶片訂單鋪天蓋地挹注,正積極擴充產能,預計至 2026 年底,CoWoS 月產能將超過 10 萬片。研調表示,台積電在手訂單眾多,包括輝達 GB200及GB300、谷歌 的 TPU、亞馬遜旗下AWS Tranium 和 MetaMTIA 加速器等 ASIC,預計 CoWoS-L 是台積電主要擴充製程,而 CoWoS-R 和 InFO/SoIC 平台在高效能客戶端和網路應用領域也日益受到青睞。研調也點出,日月光投控 等封測業者也吸收部分 CoWoS 外溢效應,但仍面臨良率和經濟規模挑戰。除了 AI GPU 之外,先進封裝正在更廣泛的半導體生態系統中拓展其影響力,博通 (AVGO-US) 的 Jericho 和 Tomahawk 系列等網路晶片,以及超微 的 Venice 伺服器 CPU,都是 CoWoS 整合的顯著案例,凸顯前端晶圓製造與後端系統設計之間的合作關係日益增長。研調認為,先進封裝應用在 AI 和行動領域發展確立,不論是 AI 加速器、網路 ASIC 和下一代智慧型手機 SoC 越來越依賴 2.5D 和 3D 封裝技術來提升效能、頻寬和能源效率,先進封裝創新已成為晶圓代工 2.0 格局中的關鍵差異化因素,使晶圓代工廠和封測業者能夠更具策略性地參與系統級效能最佳化。
一、台積電:成最大贏家,營收與毛利率雙升, 產能爆發意味著營收大幅成長,目前 CoWoS 產能約 每月3~4萬片,若到 2026年達10萬片/月,代表產能近三倍成長。假設每片CoWoS先進封裝單價在1.5萬~2萬美元,光這部分年營收就可能突破:台幣5,800億,封裝層級價值在台積電營收占比將從目前不到10%提升至15~20%,並帶動整體毛利率上揚。 高毛利產品推升整體獲利率,CoWoS、SoIC 屬於「先進封裝」,毛利率通常高於一般製程(估達 60%+)。因AI晶片如GB200、TPU、Tranium 都需高頻寬封裝,單價高、交期長,台積電具議價優勢。推估2025~2026台積毛利率可維持在53~56%區間,不會因成熟製程降價而被稀釋。長線:進入「晶圓代工2.0」時代,CoWoS使晶圓代工廠不只生產晶片,而是參與「系統級設計」,掌控更多價值鏈。這意味台積電與客戶的黏著度更高(特別是NVIDIA、Google、Amazon、Meta),訂單能見度更長。 二、鴻海:AI伺服器需求帶動系統整合與組裝收益, CoWoS封裝晶片 → AI伺服器需求強勁,輝達GB200及GB300、AWS Tranium等都要用到鴻海組裝的AI伺服器(例如Foxconn及Ingrasys)。台積電封裝出貨越多→鴻海AI伺服器出貨越多。以輝達GB200伺服器為例:一台含8顆GPU、單價約20~25萬美元。鴻海毛利率約5~8%,但出貨量大,可顯著貢獻營收。預估2025鴻海AI伺服器營收比重有望上升至10~12%(2023年僅3%)。長期戰略價值,鴻海正從「代工」轉型為「AI基礎建設夥伴」。若能取得更多GB300或AMD或Intel伺服器代工機會,AI硬體布局會帶來持續動能。台積電與鴻海的合作鏈會越綿密(封裝端→整機端)。三、AI概念股:區分「晶片鏈」與「系統鏈」效應,晶片鏈(受惠最大),台積電、日月光、矽統、京鼎、帆宣、家登、萬潤等。受益於先進封裝產線擴張。設備與材料需求同步成長。對應的題材:AI晶片製造與封裝設備供應鏈。封測業者如日月光、力成也將受惠於台積電CoWoS外溢需求(但仍受限於良率與資本門檻)。系統鏈(伺服器與組裝),鴻海、緯創、廣達、仁寶、技嘉。AI伺服器訂單可望延續到2026年。但要注意,這些屬「低毛利高營收」模式。真正能提升EPS的關鍵在垂直整合與客製化設計能力(例如鴻海的Ingrasys與緯創的Wiwyynn)。軟體與散熱材料鏈,隨AI晶片功耗飆升,散熱、功率模組、PCB、AI伺服器管理軟體也同步受惠。散熱:奇鋐、雙鴻,PCB:健鼎、金像電,電源:台達電,軟體:緯穎、英業達的AI管理方案。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