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10月24日!鴻海中前十大主力持股籌碼情況!

近期外資群一直狂賣0050,有很大的原因是散戶極度看好台積電,但不太敢買台積電,就退而求其次的買0050,大家可以看一下外資群的持股,在5月時僅有200萬張,結果到了6月時就變成1887萬張,會這樣的原因是0050做了一拆四,也就是你持有一張0050,會變成四張,股價200元變成50元,之所以外資群手上的0050股票會忽然增加及減少,還有另一個原因是0050並不是固定數量的,像鴻海目前的股本是1396億,股票就是1396萬張,外資群持有的鴻海就不會忽然暴增或暴減,要是外資群大買或大賣,外資群手上庫存才會相對應的變化,但0050就不是固定規模的股票,0050的規模是能一直變大的,如果你想要買0050,你可以到次級市場買,也就是一般的股市中買賣,一些外資,法人,主力也是能到初級市場買,也就是向元大投信去申購,當市場愈多散戶想要買0050,外資及投信就會申購愈多0050出來賣,大家就會發現0050的規模會一直變大,這也是為什麼外資群的股票會忽然暴增及暴減,不過以結果論來說,今年5月時外資群持有0050共20萬張,0050做了一拆四,這樣外資群手上股票就會變成80萬張,結果外資群手上的股票忽然變成188.7萬張,很明顯外資就是去向元大申購,還有另一個管道就是拿台灣五十成份股去向元大投信換0050,之前外資是會透過這個方法去避開50檔股票的除權及除息,試想,你持有50檔股票領到股息的話,這是要納到所得稅的,因為0050和五十檔股票除息的時間不同,所以外資群就會用這種投機的方式去避稅,但隨著台積電每一季配股息,外資群就比較少在用這種投機避稅的方式,不過很明顯外資群手上的0050也是有愈來愈少的現象,0050持有台積電的比例是61.72%,外資群近期賣超台積電,也順便賣0050,很明顯是覺得台積電的股價過度的瘋狂,另一個說法就是散戶極度看好台積電,外資群及主力能很輕易的賣出手上的台積電及0050,重點是外資群能賣的價格還是非常好的價格,從七月開始,外資群分別賣超0050來到26.2萬張,股價上漲6.6%,賣超21.9萬張,股價上漲1.84%,賣超17.2萬張,股價上漲10.1%,賣超68.2萬張,股價上漲7.87%,很明顯這就是散戶瘋狂會有的現象,外資群不斷的賣超0050,但是0050的股價還是能持續的上漲。
從今年5月初到現在,0050中的股東人數從1092746人增加到1706664人,增加了六十幾萬人,之前0050股價上漲到200元以上,很多散戶覺得自己買不起,就不會去買0050,元大投信知道這道理後,就把0050做了一拆四,讓0050的股價低於50元,記得0050在十幾年前發行時,市場流傳著一句話,0050的股價只要低於50元,這就算是很便宜,散戶看到0050的股價在分拆後來到50元以下,就大舉的進到0050中買進,結果0050的股價就一直上漲,這原理和之前的高股息ETF其實是一模一樣的,當初高股息ETF是由投信發起的,他們一開始發行了一兩檔高股息ETF,選了特定的成份股後進行拉抬,一開始就是營造高股息ETF能領到8到12%的高股息,而且一年能賺10%的差價,結果就愈來愈多散戶借錢或押身家進去買高股息ETF,投信就拿著新發行的高股息ETF資金去拉抬舊高股息ETF持有的成份股,這個騙局持續了幾年,結果最終高股息ETF的規模來到了幾兆元,之前投信那種新高股息ETF資金去抬轎舊高股息ETF持有的成份股招式就變的行不通了,這應該也很好理解,新發行的高股息ETF資金就一兩百億,之前元大發行的00940,籌到的資金有2000億,這就是高股息ETF最後的行情了,之後高股息ETF開始退燒,很多人這一兩年發現高股息ETF根本不會填息,重點是股市上漲了一大堆,結果高股息ETF根本沒有跌,沒有上漲就算了,很多高股息ETF今年的報酬率還是負的,就會有一些散戶把手上的高股息ETF賣掉,接著去買市值型ETF,當散戶買了一大堆市值型ETF,其實最終的錢有六成多都是進到台積電,當散戶愈是買0050,投信就拿著散戶的錢集中買台積電,大家就會發現台積電股價上漲,0050股價也上漲,散戶看到0050股價一直漲,就會一直進去買0050,當散戶一直買0050,投信就把錢拿去買台積電,接著台積電股價上漲,然後帶動0050上漲,之前高股息ETF是去買特定的三十到五十檔成份股,現在市值型ETF就是火力集中買台積電,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股價會被炒到這麼誇張,而且就算外資群明顯在賣超了,散戶依舊是信心滿滿的一直進到台積電中買超。

從4月11日以來買超鴻海前十名的外資及主力,第一名的美林,合計買超168,663張,均買價在177.69元,第二名的摩根大通,合計買超168,209張,均買價在176.45元,第三名的台灣摩根士丹利,合計買超145,662張,均買價在184.99元,第四名的美商高盛,合計買超119,080張,均買價在182.1元,第五名的新加坡商瑞銀,合計買超109,714張,均買價在182.28元,第六名的港商麥格理,合計買超89,921張,均買價在181.39元,第七名的花旗環球,合計買超86,477張,均買價在182.7元,第八名的富邦,合計買超58,827張,均買價在185.21元,第九名的台灣匯立,合計買超38,181張,均買價在192.37元,第十名的港商野村,合計買超31,230張,均買價在178.54元,之所以要列出4月11日以來外資群及主力的買超情況,原因也很好懂,未來只要這些外資及主力在賣超時,就不要傻傻的覺得自己能抵擋的住他們的賣壓攻勢,光美林及小摩就賣了33.68萬張,前五名就己經買了711328張鴻海,大家應該有發現從10月7日以來,高盛買來賣去是賠了2.36億,大摩賠了1.85億,麥格里賠了5201萬,這些外資及主力如果賣出鴻海股票,結果發覺賣一點點鴻海股價就崩跌,他們當然就不敢再賣了,從10月7日以來,國內券商偏空的也很慘,例如元大松江賠了1.35億,凱基台北賠了2284萬,永豐金賠了3597萬,元富賠了7369萬,這些賠很多的外資及主力,他們有的就是這陣子想要偏空操作,有的則是想要護盤,當然有賠錢的外資及主力,自然也會有賺錢的外資及主力,我就不再列出來給大家看,接下來每天我都會列出鴻海主力籌碼,大家就是觀察買超前十名的外資動態,其實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前五名,包括美林,小摩,大摩,高盛及瑞銀,這五個外資是買超鴻海超過十萬張的,要是這些外資賣出手上股票,而且又被散戶買到,以之前我們觀察散戶軟蛋的個性,他們一定就是會為了幾根毛把手上的股票借給外資及主力放空,還能說的一付冠冕堂皇的樣子,說自己沒有要賣,說自己是價值投資者,出借股票可以賺每年0.1%的利息,會說這種話的散戶真的就是愚蠢到爆炸,大家看一下外資群合計買超了110萬張,現在鴻海被借券賣出的餘額僅有37061張,當初散戶持有一大堆股票時,鴻海被借券賣出的餘額是二十幾萬張,大家就能知道散戶有多軟蛋了。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