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庫克跟大家一樣驚訝這次iPhone17怎麼這麼受歡迎?說iPhone 17大受歡迎的程度超預期,需求預估過低導致一些機型供不應求。中國營收下滑4%就是因為目前幾款iPhone 17型號的供應受到限制,中國政府的補貼對於需求有正面影響,第四季將恢復成長。蘋果CFO說正在大幅增加對AI的投資。蘋果第三季營收年增約8%至1024億,毛利率47.1%,EPS 1.85年增13%皆優於預期。 Apple 預計第四季的iPhone銷量將兩位數大幅成長,營收年增10-12%遠超預期的6%, 預計受到關稅影響14億,第四季毛利率在47到48%。iPhone:營收年增6%至460億 低於 預期501億。Mac:營收年增12.6%至87.3億 高於 預期 85.9 億。iPad:營收持平在69.5億 低於 預期 69.8億。穿戴設備與其他:營收持平在90.1億 高於 預期84.9億。服務:營收年增提速至15.1%%至 287.5億 高於預期 281.7億 。大多數服務類別都出現季度加速成長的趨勢。公司在廣告、App Store、雲端服務、音樂、支付服務和影片等領域都創下歷史新高。支付服務的表現特別亮眼,不僅創下歷史營收紀錄,Apple Pay活躍用戶也實現雙位數年增。
蘋果AI投資,AI投資是蘋果未來策略的核心。Kevin Parekh明確表示:「我們正在大幅增加對AI的投資,同時持續投資於產品路線圖。營運費用增加的絕大部分是由研發驅動的。」Tim Cook透露:「我們在個人化Siri方面進展順利,正如我們之前分享的,預計明年推出。」更個人化的Siri將是Apple Intelligence的重要升級,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為了支援AI運算需求,蘋果正在建設Private Cloud Compute(私有雲運算)基礎設施。目前許多Siri查詢都已使用PCC處理,而用於Apple Intelligence的伺服器製造工廠幾週前已在休士頓開始生產,並計劃擴大規模供資料中心使用。Kevin Parekh補充,2025財年的資本支出中就包含了建設第一方資料中心PCC環境的成本。蘋果將繼續採用結合第一方和第三方容量的混合模式,這種模式已被證明非常有效。矽工程投資:從設計到製造的完整掌控,蘋果在晶片設計和製造上的投資正在重塑美國半導體產業格局。Tim Cook透露公司正在「領導在全國建立端到端矽供應鏈的工作」。
亞馬遜股價飆升13%!第三季財報超預期,雲端業務強勁增長,亞馬遜第三季財報顯示盈利與收入均超出市場預期,股價隨之上漲逾13%,雲端服務需求持續成長。亞馬遜公司在週四的延後交易中,其股價因第三季度財報表現優於預期而猛漲超過13%。根據LSEG的分析師調查,該季度每股盈餘為1.95美元,高於預估的1.57美元,而總收入達到1801.7億美元,也超出了1778億美元的預測。特別是在其雲端運算部門,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的收入達330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324.2億美元,年增率更是達20.2%。面對來自谷歌和微軟等競爭對手日益激烈的壓力,亞馬遜CEO安迪·賈西表示,AWS正在以自2022年以來未見的速度增長,並強調人工智慧(AI)需求的強勁。他指出,公司已在過去12個月內增加了超過3.8吉瓦的計算能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儘管如此,亞馬遜仍需應對外界對其在雲端服務AI交易方面落後的擔憂。最新開設的110億美元AI資料中心專案「Project Rainier」旨在支援Claude聊天機器人的模型執行,展現其在AI領域的決心。展望未來,亞馬遜預計本季度銷售額將介於2060億至2130億美元之間,反映出對市場的樂觀預期。此外,儘管營運收入保持平穩,但公司近期宣佈裁員14000名企業員工,以提升效率,加速對AI的回應。這些舉措及其財報結果顯示,亞馬遜正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致力於利用AI技術推動各項業務發展。在核心線上商店單位也實現10%的穩定增長,顯示出消費者需求依然強勁。
一、蘋果(Apple)── iPhone 17 賣太好,連庫克都驚訝
這季蘋果的成績單可以說「超出預期」,連執行長庫克自己都說:「我們真的沒想到 iPhone 17 這麼搶手!」幾款熱門機型因為供應不足,導致中國地區營收短期下滑4%。但庫克強調這不是需求問題,而是「太多人買、貨不夠」。中國政府最近推出的購機補貼,也讓當地需求更熱。蘋果預期第4季(也就是年底假期檔)iPhone 銷量會跳增兩位數、營收年增約 10~12%,遠比市場原本估的 6% 高出一大截。這季營收來到 1024 億美元(年增 8%),毛利率 47.1%,EPS 1.85,全都超過華爾街預期。各部門表現:iPhone:460 億(略低於預期),Mac:87.3 億(優於預期),iPad:69.5 億(略低),穿戴裝置:90.1 億(優於預期),服務(App Store、音樂、雲端、支付、影片等):287.5 億(年增 15%,創歷史新高)。尤其服務收入漲最快,Apple Pay 的使用者還是雙位數成長,顯示蘋果越來越不像只是賣手機,而是變成一個「生態圈收費」的公司。在AI部分,CFO Kevin Parekh 明確說:「我們正大幅增加 AI 投資,研發開銷幾乎都是AI帶動的。」Tim Cook 也提到明年要推出「更個人化的 Siri」,這會是 Apple Intelligence 的核心之一。為了讓 Siri 真的更聰明,蘋果正在建自己的 Private Cloud Compute(私有雲),部分 Siri 查詢已在這些伺服器上處理。這些伺服器是由鴻海在美國休士頓新工廠生產的,未來會擴充供全球使用。最後,庫克特別強調蘋果在晶片設計與製造(矽工程) 上投入更多,要打造「從設計到生產」的美國本土供應鏈,甚至帶頭建立全美的晶片製造網絡。意義解讀:AI內化策略:蘋果不是像Google或NVIDIA那樣對外賣AI,而是把AI「融進產品裡」,特別是Siri、拍照、支付與個人化服務。服務化轉型:硬體成長趨緩後,App Store、Apple Pay等訂閱與交易收入成為主力。美國製造布局:PCC伺服器、矽工程與供應鏈回流,讓蘋果同時吃到美國政府對「AI基礎設施」的補貼與政策紅利。 一句話總結:蘋果正把AI變成「你的日常體驗」,而不是一個你看不見的雲端技術。
二、亞馬遜(Amazon)── AI雲端爆發,股價狂飆13%
亞馬遜這季的財報也非常亮眼,簡單講就是:「雲端太賺、AI太火、股價直接噴13%。」第三季總收入 1801.7 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778億),每股盈餘 1.95 美元(也高於預期的1.57美元)。最大的亮點是 AWS(雲端服務),營收達 330 億美元、年增超過 20%,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快的增速。CEO 安迪·賈西(Andy Jassy)特別強調,AI 帶來的運算需求暴增,AWS 在過去一年增加了 3.8 吉瓦 的算力(這是非常驚人的規模)。雖然外界擔心亞馬遜在AI雲端市場落後微軟與Google,但賈西直接回應行動:他宣布投資 110億美元的AI資料中心計畫「Project Rainier」,這個超大基地專門支援像Claude這類生成式AI模型的運行。同時亞馬遜也宣布裁員 1.4萬人,以減少成本、加速AI部署。消費面也不錯——線上商店收入成長 10%,代表消費者信心仍在。展望未來,公司預期下一季營收在 2060億~2130億美元之間,顯示對年底旺季相當樂觀。意義解讀:AI基建領導者:AWS不只賣雲端,更是AI的「算力供應商」。隨著AI需求爆炸,AWS幾乎變成AI產業的“電力公司”。擴產vs效率調整:裁員與投資並行,顯示亞馬遜要把資源集中在AI基礎設施。市場信心回溫:AWS年增20%,證明AI業務真的能變現,不再只是概念。一句話總結:亞馬遜是AI世界的「水電廠」,誰要跑AI模型,都得先向AWS買算力。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