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10月31日!鴻海中外資連續兩天出貨散戶該謹慎!

今天外資群賣超台股283.97億,投信賣超台股31.1億,自營商買超台股74.81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台股240.25億,外資群期貨空單減少1810口,期貨留倉空單22936口,三大法人期貨留倉為空單3204口,今天台股成交5,594億,下跌54.18點,跌幅0.19%,收在28233.35點,電子下跌1.66點,跌幅0.1%,收在1697.86點,金融下跌15.43點,跌幅0.7%,收在2199.36點。近十六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合計賣超1528億,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346億,大家應該可以發現外資群愈賣愈多了,最近都是大賣小買,外資賣幾百億指數就下跌幾十點,買個幾十億,一兩百億就上漲三百到四百點,這代表短線流動籌碼很穩,外資群及主力本來買了八千五百億,這八千五百億是散戶賣出來的,最近散戶從外資群手上買走了一千五百億,散戶及外資群都希望指數上漲,這樣外資群能賺更多,散戶也能賺一點點,所以指數就相對容易上漲,最近外資群有愈賣愈多的趨勢,散戶要開始收起自己好傻好天真的態度,一開始指數不致於立刻崩盤,畢竟外資群原本買超七千五百億,就算賣了一千五百多億後,還是買超六千億,外資群還是會依據國際股市去順勢操作,昨天臉書及微軟開出財報,微軟和Meta最近公布財報,都受到AI熱潮和新政策的影響。微軟這季表現很好,營收成長18%到777億美元,賺了277億美元,比市場預期高。不過因為大量投資AI和建資料中心(光資本支出就花了349億美元),讓市場擔心成本太高,股價盤後反而下跌。它的雲端業務Azure表現最亮眼,營收成長約40%,也和OpenAI簽了新約,OpenAI之後會再花2,500億美元買微軟的雲端服務。Meta的營收也不錯,年增26%到512億美元,比預期好,但因為美國通過「大而美法案」,讓它得一次繳159億美元的稅,導致帳面上獲利看起來不好。扣掉這筆稅務支出後,其實Meta賺得比市場預期還多。它也預測下一季營收會繼續成長。一句話總結:微軟和Meta的生意都在成長,但AI投資成本高、稅務支出大,短期壓力仍在,臉書股價下跌11.33%,微軟股價下跌2.92%,因為AI概念股都上漲了很多,所以開出亮眼的財報後股價還是下跌,台達電開出第三季財報後,也是非常的好,結果開出來後先下跌50元,今天又下跌15元,光寶科也是開出好的財報,結果昨天下跌14元,今天下跌1.5元,這就是開財報之前股價漲太多會有的情況,就是市場已經預期這些AI概念股獲利會很好了,結果開出財報後,企業獲利確實也是不錯,但是遠不如市場想的這麼好,台積電十月十六日開出第三季財報,開完後外資群就趁機出貨48334張,不過散戶對台積電極度有信心,台積電還是上漲了35元,最近我們看外資群在台股中出貨,其實台積電就是佔了四成多,要是外資群在台積電能順利高價出貨,當然外資群就能在台股順利出貨,外資群從10月16日以來賣超台積電700億,從10月7日到今天,外資群出貨台股1528億,其中有1333億是出貨台積電,所以外資群之所以從兩萬四千點到兩萬八千點買超1382億,最近出貨了1528億,這都是拜順利出貨台積電,最近散戶開始瘋狂了,所以外資群可以買了後賣,賣了後買,就是大賣小買,指數還能一直在兩萬八千多點,這就符合大出貨大成功。

鴻海主力籌碼分析,今天買超第一名的是凱基台北,買了1076張,第二名的是上海匯豐,買了814張,第三名的是國泰敦南,買了423張,第四名的是第一高雄,買了407張,第五名是統一南京,買了346張,今日賣超,第一名的美商高盛,賣了2866張,第二名的是港麥格理,賣了1998張,第三名的是兆豐鹿港,賣了1895張,第四名是台灣摩根,賣了1862張,第五名的是摩根大通,賣了1603張,近兩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分別賣超5382張及8051張,鴻海股價上漲兩元及下跌4.5元,近兩個交易日下來,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6185張,這兩個交易日下來,外資群及主力很明顯有成功的出貨了,今天鴻海平均成交在258.8元,昨天成交在261.5元,從10月29日三大法人僅買了鴻海7903張鴻海股價就上漲了10元,昨天三大法人賣超5302張,鴻海上漲兩元,所以這兩天三大法人平均賣在258.8元到261.5元,這算是成功的出貨,外資群及主力沒有買任何一張成本在250元以上的鴻海股票,因為從10月15日開始,鴻海股價從206元開始上漲到262元,短短11個交易日下來鴻海股價都上漲了56元,很多散戶都覺得鴻海只會上漲,不會下跌,所以這兩天鴻海股價稍微回檔一點,就會有散戶開始進來買,三大法人合計就能賣超16185張,之前我說過,外資群手上沒有買任何250元以上的股票,所以接下來外資群讓鴻海股價下跌到250元,這等於就是引誘散戶上車,對散戶來說,鴻海股價最高是265元,昨天跌到最低256.5元,今天最低跌到257元,就會有散戶覺得這樣已經下跌8到8.5元了,這就造成近兩個交易日會有散戶進去和三大法人換手,近兩個交易日買到這16185張的散戶,平均一定都是在258.8元到261.5元間,散戶除了會中錨定效應外,他們還是因為買了部份的股票,結果部份的股票賠錢就開始向下攤平,一開始買在261.5元,看到跌到259元,257元就持續的加碼,外資群及主力只需要讓鴻海股價上下波動,就會有更多的散戶中招,最近鴻海股價漲到265元後,大部份的散戶都已經自信心爆棚了,持有的人也覺得自己信心爆棚,覺得鴻海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股價沒有個300元,400元,500元都算低估了,但大家還是得記住一件事,公司需要時間去賺錢,比較健康的是公司獲利持續增加,淨值增加,股價也同時增加,短線如果股價上漲的太快,那單純就是短線客,投機客,外資,主力及法人能賺到差價罷了。

今天鴻海下跌4.5元,股價收在258元,成交量63120張,外資群賣超8051張,投信賣超2175張,自營商賣超926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53張,近兩個交易日下來三大法人有成功的出貨了,這就是讓鴻海股價一直漲,天天漲,漲不停會有的效果,最近這兩個交易日三大法人有成功出貨的現象,三大法人都能賣到11153張了,要是第一天賣超5302張上漲兩元,這樣問題就不大,第二天又能賣超11153張,這開始就有比較大的問題了,晚上有可能因為蘋果及亞馬遜財報很好,美國科技股有可能上漲,要是下星期一台股上漲,鴻海上漲,三大法人再賣超,這樣的籌碼面就不太妙,代表短線外資群及主力能順利出貨了,以台積電,台達電,廣達,緯創,光寶科等,不論哪一檔大型權值股及個股,外資群及主力這樣玩都是能順利出貨,鴻海也算是撐比較久了,從260元以下外資群及主力根本都出不了貨,最近這一波鴻海實在上漲的太兇狠了,讓散戶開始對鴻海自信心爆棚,就不排除接下來外資群及主力能開始在鴻海中順利出貨,只需要知道外資群及主力的成本大概在一百八十幾元,有部份的外資及主力是買在一百六十幾元,部份是買在211元,接下來外資群及主力能玩的招式就比較多,畢竟股價從215元到260元這區間,外資群及主力如果賣出手上持股,這樣都是能賺錢的,最近散戶願意在258.8元到261.5元買進鴻海股票,這就代表接下來鴻海股價只要跌愈多,散戶買超的力道會愈大,大家可以繼續觀察是否散戶下星期會持續的買超鴻海,這些散戶就是來搞笑的,之前在70到90元時,他們覺得要70元買,90元賣,低買高賣好輕鬆,覺得不可能一直抱著鴻海,到了2021年到2024年2月時,鴻海股價一直在100到110元整理,散戶因為受不了鴻海股價三年都在100到110元整理,所以就在那玩五毛的遊戲,對價值投資者來說,確實就是股價不會上漲,這樣你才能花最少的錢買到更多的股票,不過這是反人性的,比較合理的就是鴻海獲利增加,鴻海股價要適當的向上漲一下,不過股市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地方,2019到2024年2月時市場散戶對鴻海太悲觀,太沒有信心,太看衰,到了2025年過後,就開始極度的看好,這兩個都是不太健康的,在股價持續上漲的過程中,股價就會開始出現比較劇烈的波動,很多散戶就會在上漲及下跌的過程中出局,當股價上漲的太快時,不應該抱持太有信心的態度,不然很容易就會被外資群及主力坑殺,這一波外資群及主力從112.5元開始買鴻海,其實鴻海跌到112.5元本來就不合理,之前我就說過了,180元左右鴻海才是相對合理一些的,差不多就是股價淨值比1.6倍,這一波鴻海股價是從180元漲到260元,所以外資群也是懂我說的道理,他們的成本就是控制在一百八十幾元,當鴻海股價漲到262元時,這樣等於是股價淨值比2.5倍,這很符合我當初說的,正常的大盤淨值比在1.5倍到兩倍之間,稍微樂觀一點能到2.5倍,大盤淨值比只要超過3倍以上,這樣就算是瘋狂,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2.5倍時,這時的股價已經算是稍微樂觀一點了,要是從六年前就有看我文章及影片的人,大家就會知道我是前後一致的,當初鴻海股價淨值比在0.85倍到1.1倍時,那時我說鴻海股價極度便宜,你可以薪資,獎金,股息,個人信貸,股票質借,理財型房貸再投入,到了2025年,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2.5倍時,我也不會睜著眼睛說瞎話告訴你鴻海很便宜或很委屈,最近大家很明顯可以感覺到我提醒大家鴻海股價已經稍微偏樂觀了,你現在不要使用金融槓桿,也不要持有槓桿,不過會有一些人覺得看到鴻海股價上漲自信心爆棚,覺得我就是要槓桿,我成本低,我好棒,其實這也是你自己的選擇,但不要把你自己的想法冠上我的名義,我就是告訴你現在鴻海的股價不要使用槓桿,也不要持有槓桿,你自己要持有或使用,那都是你家的事。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