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為川習會成功鋪路!美財長:美中已達成了「非常成功」的框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國與中國官員在馬來西亞進行為期兩天的會談後,為即將舉行的領導人峰會達成了「非常成功」的框架。根據《彭博》報導,貝森特週日早上在吉隆坡對媒體指出,雙方討論了農產品採購、TikTok、芬太尼、貿易、稀土以及整體雙邊關係。他強調,這次會談「富有建設性、影響深遠且深入,使我們能夠在非常積極的框架下推進,為川普與習近平的領導人會面奠定基礎」。本次談判在馬來西亞摩天大樓默迪卡118舉行,而美國總統川普則在附近會議中心會見東南亞領袖。中國方面尚未公開發表聲明,副總理何立峰率領代表團,並有中國貿易代表李成剛及財政部副部長廖敏隨行。美方則由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參與。川普週日抵達馬來西亞,展開其第二任期首次亞洲之行,由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迎接。川普還見證了泰國與柬埔寨簽署和平宣言。美國總統預計將在馬來西亞、日本及南韓舉行雙邊會談,並可能在亞太經濟合作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重要會面。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向記者表示,他希望這次與習近平的會談能達成「完整協議」。
這次川習會(預計10月30日舉行)若順利登場,將是川普第二任期上任以來最具戰略分量的外交會談之一。從目前美財長貝森特所透露的「非常成功的框架」,以及雙方在馬來西亞會談涉及的議題範圍來看,這次峰會的成果很可能聚焦在具「實際交換」與「政治象徵」雙重意義的幾項協議上。以下是依照可能性與重要性排序的分析:
一、農產品採購協議(最有可能達成),關鍵理由:這是川普歷來最重視的「政治戰果」,能立刻向美國農業州(愛荷華、內布拉斯加等)交代。中方也樂於以農產品進口換取關稅或科技禁令的緩解。可能形式:中國承諾恢復或擴大購買美國黃豆、玉米、牛肉等農產品。美方則可能延後或取消部分關稅上調,或放寬農業科技出口。
二、TikTok與數位主權問題(具象徵意義),背景:川普在第一任期曾主導TikTok禁令,如今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仍面臨出售或分拆壓力。可能協議:中方承諾在資料安全與內容審查上提高透明度;美方則可能暫緩強制出售要求,允許TikTok在美營運以美方監管為條件。這樣能被川普塑造成「我讓中國讓步,美國掌控TikTok命脈」,同時中方可對內宣稱「主權未受侵犯」。
三、芬太尼與反毒合作(雙方都想要的外交成果),背景:美國國會與民意都將芬太尼問題視為「對美國社會安全的最大威脅之一」。中方則可藉此顯示「中國是負責任大國」,而非毒品源頭。可能協議:中國承諾加強對芬太尼前驅物的出口管制與執法合作;美方可能回報以解除部分化學品相關出口黑名單。
四、稀土與關鍵礦物供應協議(技術與戰略面),背景:中國在稀土出口上有戰略槓桿,美方近月來頻繁尋求供應穩定。此議題在AI與軍工供應鏈中至關重要。可能協議:雙方同意設立「稀土供應安全機制」或年度配額協商平台;作為交換,美方可能放寬某些晶片製造設備出口限制。
五、貿易與關稅框架(中長期協商的起點),背景:雙方目前貿易摩擦仍高,美方對中國保有平均關稅超過19%。川普在國內仍面臨企業界壓力,要求降低成本。可能協議:不太可能立即取消所有關稅,但可宣布啟動「新一輪貿易架構談判」;或象徵性調降部分非戰略性商品(如玩具、服飾)的關稅。
六、其他潛在議題(低機率但觀察重點),軍事溝通機制恢復:特別是在南海與台海的「意外接觸防範機制」。人文交流重啟:簽證、留學、航班恢復可作為友善姿態。APEC氣候合作聲明:若雙方氣氛良好,可能在氣候與能源技術上發布共同聲明。總結:川習會「可成交」項目概率預測,農產品採購協議項目,達成機率90%,雙方皆得獲利,實質經濟。芬太尼合作項目,達成機率80%,雙方皆得獲利,政治象徵。TikTok框架協議項目,達成機率65%,美方主導獲利,技術與監管。稀土供應安全協定項目,達成機率55%,中方略優獲利,戰略經濟。關稅框架談判項目,達成機率40%,長期議題,經貿制度。軍事溝通恢復項目,達成機率30%,雙方保留,安全議題。如果這次會談順利,市場最直接的反應將是:美股與台股短期上漲(避險情緒下降);農產品期貨(特別是黃豆)上漲;美中科技股同步反彈,尤其是供應鏈受惠股(如半導體、化學品、稀土替代材料)。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