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8月28日!房價沒有即時報價系統反應較慢!

 新聞說:房市交易慘淡! 新竹也入列 「5縣市」買氣大跌3成,全台不動產市場進入寒冬,恐怕將重現2016~2017年時房市谷底。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資料,全台1~7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6.8%。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全台縣市1~7月買氣與去年同期相比,皆有不同程度下滑,尤以過去房市熱區如新竹縣市、南二都等處跌幅最重,如下半年交易再縮,全台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恐面臨保26萬棟大關。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1~7月買賣移轉棟數達15萬4,077棟,對比去年同期的21萬481棟,年跌26.8%,並創下自2018年以來新低。賴志昶分析,全台上半年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餘波衝擊,加上限貸令使買盤進場意願急凍,令整體買氣急凍;另觀察近10年1~7月全台買賣移轉棟數,以2016年達13.3萬棟最低,2017年達15.1萬棟次低,而今年至今買賣移轉棟數累計約15.4萬棟,已可比擬當年慘況,若此狀況延續,今年恐將面臨保衛26萬棟大關。各縣市買氣幾乎全跌,五縣市大減三成為重災區,觀察數據,各縣市1~7月買賣移轉棟數除苗栗縣近乎持平之外,其他縣市皆呈現跌幅,並以基隆市、新竹市、高雄市、台南市、新竹縣買氣最冷淡,跌幅皆達3成以上。賴志昶指出,上述區域皆屬疫情後房市大幅起漲區域,各有不同議題,如基隆市有基隆捷運、品牌建商進駐,而新竹縣市有竹科客群帶動,至於南二都亦有半導體產業進駐創造話題,令此五縣市去年以前買氣大增,惟適逢房市翻轉,此類依託房市話題撐起的熱區,因投資、置產風氣較盛,漲多即會回跌更重。

到目前為止台灣房價有明顯下跌嗎?根據提供的文章內容,討論的是台灣房市交易量(買賣移轉棟數)在2023年上半年大幅下滑26.8%,並預測全年可能難保26萬棟,部分縣市如新竹、基隆、高雄、台南等跌幅超過3成。這反映市場買氣冷淡,受信用管制、限貸令等政策影響,但文章並未直接提及房價變化,而是聚焦在交易量上。

至於到2025年8月28日為止,台灣房價是否有明顯下跌,以下基於最新官方及市場數據分析:

整體房價趨勢

無全台性明顯崩跌,但進入盤整與局部下修階段:根據內政部及信義房屋等房價指數數據,2025年上半年(Q1及Q2)全台住宅價格指數呈現小幅波動。整體而言,房價維持高檔,但增長放緩,甚至出現季跌跡象。例如:

信義房價指數顯示,2025年Q2全台季跌約2.39%,較Q1小幅下滑,但年增率仍維持正值(約0.16%至4.3%,視數據來源而定)。這表示房價並未大幅崩盤,而是從過去快速上漲轉為理性調整。

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基期2016=100)最新數據至2024年底為150.98,2025年數據顯示年增率約4.3%(Q1),但Q2開始有下修壓力。

交易量持續低迷,價格支撐力減弱:與文章所述類似,2025年7月全台交易量較去年同期下跌28.65%,這延續了買氣冷淡格局。專家如李同榮、葉凌棋指出,這可能導致下半年房價進入「主跌段」,平均跌幅估計10%上下,但目前尚未全面實現。

區域別變化(六都及重點縣市,2025年最新數據)

使用表格呈現主要都會區房價指數變化(基於信義及好時價指數,截至Q2或7月):

全台灣2025年第二季下跌2.39%,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上漲0.16%,趨勢為盤整,小幅下修,

台北市2025年第二季上漲3.29 %,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上漲0.73%(新北合併),趨勢為小漲,維持強勢,

新北市2025年第二季下跌5.33 %,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上漲0.73%,趨勢為明顯季跌,公寓類產品跌幅擴大至3%,

桃園市2025年第二季下跌2.59 %,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上漲0.95%,趨勢為小跌,蛋白區及重劃區降8%上下,

台中市2025年第二季下跌0.9 %,(Q1數據)未詳,趨勢為延續跌勢,

台南市2025年第二季小漲 ,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未詳),趨勢為穩定,但南部整體領跌,

高雄市2025年第二季未詳,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未詳穩定,但投資熱區回檔重,

新竹縣2025年第二季市未詳,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未詳過去熱區,預計跌幅較大(文章提及買氣跌3成以上),

南投縣2025年第二季未詳,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下跌0.23%小跌,

花蓮縣2025年第二季未詳,2025年7月較去年同期上漲1.20%明顯下跌,

漲跌互見:北部如台北仍有小漲(自住需求支撐),但新北、桃園等季跌2-5%;南部及中部(如台南、高雄、台中)有下修壓力,公寓產品跌幅較大樓明顯(Q2雙北公寓季跌3.2%)。過去熱區如新竹、南二都,受投資退潮影響,價格回檔更重,但幅度未達「明顯崩跌」。

專家分歧:樂觀者(如顏炳立)認為房價僅「緩修」,有基本溫度支撐;悲觀者(如李同榮)預警下半年「殺價取量」,跌幅可達10-20%。但目前數據顯示,56%民眾仍預期續漲,市場未全面轉空。

結論

到目前為止,台灣房價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全台性下跌,而是處於「價穩量縮」的盤整階段,部分區域(如新北、桃園、南部)有小幅下修(2-5%季跌),但北部核心區仍小漲,整體年增率微正。與文章所述交易量慘淡一致,這可能預示未來價格進一步調整,但受自住需求、土地稀缺及熱錢影響,短期內難見崩盤。若政策(如打房措施)或經濟變數加劇,下半年跌幅可能擴大。建議關注內政部及信義指數最新發布,以獲更精準動態。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