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美股大漲外資會趁利多拉抬鴻海護盤!作者:A大!星期五美國股市交易日,道瓊上漲846.24點,漲幅1.89%,收在45631.74點,S&P500上漲96.74點,漲幅1.52%,收在6466.91點,那斯達克上漲396.22點,漲幅1.88%,收在21496.54點,費城半導體上漲151.2點,漲幅2.7%,收在5754.46點,現貨黃金上漲34.7點,漲幅1.04%,收在3373.29點,美元指數下跌0.89點,跌幅0.9%,收在97.73點,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的鴻海股票,總成本在一百六十幾元,不過近一周的成本在205元,外資群光在205元就買了十五萬張鴻海股票,星期五鴻海股價被高盛,瑞銀及上海匯豐又踹到202.5元,短線外資群已經賠錢了,之前我就說過,外資群買了後會拉抬及護盤,國際股市或公司有利多時會趁機會拉抬,國際股市或公司有利空時會努力護盤,星期五美股大漲了八百多點,下星期一理論上外資群會持續的買超鴻海,順便去拉抬鴻海股價回到他們短線成本區,星期五晚上高盛,瑞銀及上海匯豐看到自己賣出的股票都被大摩一家買走,晚上就有一點閃尿了,畢竟大摩及小摩也是最近一周買超第一名的外資,高盛,瑞銀平常就只會在那欺負散戶,要是近期三大法人沒有買六十幾萬張股票,高盛及瑞銀下星期一鐵定會繼續去摜殺鴻海股票,做到利多冷處理,利空就摜殺,但瑞銀,高盛及上海匯豐發覺是大摩買的,下星期一就不敢再摜殺了,畢竟外資群買了自己會拉抬,要是外資群不拉抬,之後散戶根本不會進場和他們換手,外資群之間在鴻海股價兩百左右打來打去,其實對散戶來說就沒有差,因為外資群買了一大堆,其他的外資,主力及投信看到一大堆外資群及投信買,他們會覺得鴻海中即將有大行情,一般外資群大買後,股價很容易就大漲,畢竟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這種三大法人的買超是會有磁吸效應的,也就是大摩及小摩看到美林買了十四萬張,他們覺得美林要幹大事,後面花旗環球,高盛,瑞銀,台灣匯立看到大摩及小摩買了一大堆,也覺得大摩及小摩要幹大事,後面就會吸引一大堆外資群進來買,當愈來愈多的外資群進來,這就會吸引更多的外資群及主力進來,這也是為什麼三大法人買超的個股容易強勢,大家可以看一下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因為三大法人一直賣,所以其他的外資群及主力看到別人賣,他們也會跟著賣,這就是強者恆強的道理,之所以三大法人會在鴻海中買到很多股票,有很大的原因是鴻海中價值投資者在4月7日到4月9日被嚇到,所以會主動降低槓桿,一般槓桿本來就是屬於不穩定的籌碼,一些價值投資者降低槓桿的股票被三大法人買走,一般散戶把槓桿降低已經會讓籌碼面更穩定了,現在是三大法人接手了這一些槓桿,這就會讓鴻海的籌碼變的更漂亮,這應該很好理解對吧,價值投資者手上握有太大的槓桿,這會對股價上漲產生一些壓力,畢竟上漲時手上持有很大槓桿的話,他們會想要賣出降低槓桿,所以股價上漲一段後就容易下跌或遇到阻力,現在價值投資者把手上的槓桿和三大法人換手,三大法人是以205元買到這一些槓桿,之後三大法人如果想要賺差價,他們當然要把股價向上拉抬,價值投資者已經降低了槓桿,未來股價向上漲時,他們會惜售,要是未來遇到什麼股市崩盤時,價值投資者因為手上也沒有太大的槓桿,甚至是沒有槓桿,所以也不可能多殺多或人踩人,這對短、中、長線籌碼都是有好處的,最近三大法人在鴻海205元吃了一大堆股票,他們未來就是會拉抬及護盤,像遇到星期五美股大漲,星期一就會去拉抬鴻海股價,畢竟他們短線買了十六萬張成本在205.5元,星期五股價被高盛,瑞銀及上海匯豐打到202.5元,短線外資群及主力都賠錢了,當然要趁著美股大漲時把股價拉抬一些,之前股價漲到212元時,一些價值投資者沒有去槓桿,後面看到跌到200元時就感到很後悔,接下來漲到208到212元時,一些價值投資者會持續的降低槓桿,這就會讓三大法人買到更多的股票,未來籌碼面就會變的更漂亮,當外面的法人看到三大法人買了一大堆,他們也會進來共襄盛舉,股市中從來就僅有錦上添花,不會有雪中送碳,所以一檔股票中要是有很多三大法人進來買,就會吸引更多的法人及主力進來買,這是千苦不變的道理。
現在外資群持有鴻海水位在36.2%,前幾個月最低來到32.7%,去年鴻海股價漲到200元以上時,外資群持有鴻海水位來到40%左右,按目前的節奏來看,外資群持續回補手上的持股到40%以上也是很正常的,之前外資群最高持有鴻海水位是來到49%,後面因為鴻海股價很委屈,價值投資者在股價淨值比0.9到1倍使用了很多的槓桿,最近鴻海股價淨值比來到了兩倍,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了,股價淨值比1.5倍以上不要使用槓桿,因為很有可能遇到大事件出現股價劇烈波動就會出局,也不會有人想到股價能從234.5元跌到112.5元,之前我看歷史經驗跌到3到4成就差不多了,今年4月7日到4月9日是跌到了五成多,最近鴻海股價漲上來兩百元,因為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關稅20%及台幣升值8%的不確定因素,所以一些價值投資者就選擇在股價淨值比兩倍左右把手上槓桿賣給外資群,讓外資群買回一些股票,這樣的好處是第三季及第四季外資群及主力不會再用關稅20%及台幣升值10%去整價值投資者,當三大法人買到愈多成本在200元以上的股票,未來兩百元的價位就是外資群自己要去防守,這應該很合理對吧,要是你是外資群,不論你是進到鴻海中玩短線或中長線,你的目的都是為了要賺錢沒錯吧,想要賺錢的話有兩個方式,一是透過時間去領股息,二是透過低買及高賣賺差價,外資群要是買了一大堆兩百元以上的股票,那未來兩百元就成了他們的成本區,之前散戶想要去防守180元都防守不住,原因是散戶是一盤散沙,現在外資群買了一大堆成本在205元以上的股票,之後他們就會去防守自己的成本區,就算一時跌破了,外資群及主力也會找機會去拉抬及護盤,反正短線的籌碼如果都在外資群手上的話,他們自己會想辦法去護住他們的成本的,對價值投資者來說,目前鴻海的股價也不是什麼世界八大奇景般的委屈,不使用槓桿或去掉大部份的槓桿也是合情合理的,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外資群多持有一些成本在兩百元以上的股票,二是未來不會再被外資群使用關稅或台幣升值10%整,從4月11日以來買超鴻海前十名的外資群及主力如下,美林買超143,139張,均買價在164.76元,摩根大通買超85,459張,均買價在157.36元,富邦買超83,568張,均買價在162.92元,美商高盛買超69,494張,均買價在162.96元,台灣摩根士丹利買超67,751張,均買價在166.6元,港商麥格理買超44,731張,均買價在161.97元,新加坡商瑞銀買超30,630張,均買價在159.99元,花旗環球買超25,063張,均買價在166.16元,台灣匯立買超22,921張,均買價在171.79元,凱基台北買超14,459張,均買價在166.96元,之後大家可以觀察這些外資群及主力的進出狀況,接下來會拉抬及護盤的機率是比較大的。
文章主題內容如下
1、美股大漲外資會趁利多拉抬鴻海護盤!
2、外資狂賣廣達及緯創散戶拼命撿!
3、傑克森霍爾央行鮑爾演說重點!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