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輝達兩大客戶貢獻4成營收,是鴻海及廣達嗎?馬斯克的AI公司也貢獻不少,輝達都靠鴻海、廣達出貨嗎?27日公布第二季財報的輝達,根據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報的資料,在上半年為止,兩大客戶貢獻了高達39%的營收。前兩大客戶,占輝達營收將近四成,這兩家身分成謎的A客戶和B客戶在輝達總營收的占比分別是23%和16%,遠高於去年同期前兩大客戶的14%和11%,引發市場對該公司客戶集中度過高的疑慮。這引發熱烈討論,外界好奇,輝達爆炸性的成長是否主要依賴於少數大型雲端業者,例如微軟、亞馬遜、Google和甲骨文。美國雲端服務廠商,貢獻輝達一半的營收,根據輝達財務長柯蕾絲周三的說法,「亞馬遜等大型雲端服務商」約占該公司資料中心營收的50%,若以產品別區分,不論直接出貨給亞馬遜等業主,它們再給代工廠「來料加工」,還是出貨給代工廠,來自資料中心的需求占所有產品的88%。根據文件,輝達將客戶區分為「直接客戶」與「間接客戶」,而A與B均屬於「直接客戶」。直接客戶不是晶片最終使用者,而是採購輝達晶片組裝成完整系統或電路板後,再轉售給資料中心、雲端業者與終端用戶的企業。廣達和鴻海,被認為是財報裡面講那兩家,根據輝達向美國證管會申報的資料描述,這兩大客戶屬於代工廠,要台灣是輝達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美國又沒有所謂的代工廠,因此這兩家大型的客戶很自然地被認為是台灣第一大輝達伺服器代工廠鴻海,尤其是MV link系列,以及第二大的代工廠廣達。間接客戶,一般認知就是亞馬遜和谷歌等大型雲端業者,則涵蓋雲端服務供應商、網路公司與一般企業,通常向輝達的直接客戶採購系統。輝達表示,僅能根據採購訂單與內部銷售數據推估間接客戶貢獻的營收。外界更好奇的是,輝達稱某「AI研發公司」透過直接與間接管道貢獻「顯著」營收。這顯然是指OpenAI等開發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這一類的AI公司,輝達最新的客戶最可能的就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成立的xAI公司,為了急起直追ChatGPT和Gemini,巴斯克公司的大型語言模型需要龐大的訓練,這成為輝達晶片最好的銷售出口。
根據輝達(NVIDIA)於2025年8月27日公布的FY2026 Q2財報(季度結束於2025年7月27日),其10-Q文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報顯示,上半年(即FY2026前兩季)有兩個未具名的直接客戶(Customer A 和 Customer B)貢獻了總營收的39%,分別為23%和16%。這比去年同期的前兩大客戶占比(14%和11%)明顯提高,引發市場對客戶集中度的關注。
這些直接客戶並非最終使用者(如雲端業者),而是負責採購輝達晶片、組裝成伺服器或系統後再轉售的代工商。市場分析師和媒體廣泛猜測,這兩家客戶很可能就是台灣的鴻海和廣達,原因是:
台灣是輝達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且美國缺乏類似的大型代工廠。
鴻海和廣達是輝達AI伺服器(如GB200系列或NVLink相關產品)的主要代工夥伴,受益於AI需求爆炸性成長。鴻海在2025年Q2財報中提到,其AI伺服器業務營收大幅增長,預計2025年全年AI伺服器營收將超過新台幣1兆元,市占率逾40%。
廣達同樣在AI伺服器領域看到強勁需求,預計延續到2025年。
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在財報會議中表示,大型雲端服務商(如亞馬遜、微軟、Google)約貢獻資料中心營收的50%,這些通常是間接客戶,透過代工商採購。 資料中心業務占輝達總營收88%,顯示AI需求是主要驅動力。
至於馬斯克的xAI公司,輝達財報中提到某些「AI研發公司」透過直接和間接管道貢獻「顯著」營收,雖然未指名,但xAI被視為主要候選之一。xAI正積極擴張其Grok模型訓練,需要大量GPU:預計2025年將有20萬顆NVIDIA H100及H200晶片運作,並計劃到2026年底擴充至超過100萬顆GPU,總投資可能達30-40億美元。這無疑為輝達帶來可觀訂單,成為其晶片銷售的重要出口。
總體來說,雖然輝達未公開客戶姓名,但基於供應鏈分析和財報線索,鴻海和廣達確實是兩大客戶的熱門猜測,而xAI等AI新創也貢獻不小,支撐了輝達的爆發式成長。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