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8月23日!傑克森霍爾央行鮑爾演說重點!


1、一年前的經濟狀況與政策回顧

 一年前,經濟處於轉折點,政策利率維持在 5.25% 至 5.5% 以上一年。

 這種限制性政策立場有助於降低通膨,並促進總體供需之間的永續平衡。

 通膨已接近目標,勞動力市場從過熱狀態降溫。

 儘管通膨上行風險減弱,但失業率增加了近一個百分點,這在歷史上通常只發生在經濟衰退時期。

 隨後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調整了政策立場,為勞動力市場維持在接近最大就業水平創造了條件。

2、當前經濟面臨的新挑戰

 貿易政策: 貿易夥伴間顯著提高的關稅正在重塑全球貿易體系。

 移民政策: 更嚴格的移民政策導致勞動力增長 abrupt 顯著放緩。

 財政、支出與監管政策: 長期來看,這些政策的變化也可能對經濟增長和生產力產生重要影響。

 這些政策的最終走向及其對經濟的持久影響存在顯著不確定性。

 在這種環境下,區分週期性發展和趨勢或結構性發展變得困難,但這對貨幣政策穩定週期性波動至關重要,因為貨幣政策難以改變結構性變化。

3、勞動力市場現況

 七月份的就業報告顯示,過去三個月的平均每月薪資成長僅為 35,000 人,遠低於 2024 年的每月 168,000 人。

 儘管職位增長放緩,但勞動力市場似乎並未出現大量閒置(slack)。

 七月份失業率略有上升,但仍維持在歷史低點 4.2%,且大致穩定。

 其他勞動力市場指標(包括離職率、裁員、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之比、名目工資增長)變化不大或僅溫和放緩。

 由於移民人數急劇下降,勞動力供給增長顯著放緩,且勞動參與率在近幾個月略有下降。

 目前勞動力市場似乎處於平衡狀態,但這是一種「奇特的平衡」,源於勞動力供給和需求雙方的顯著放緩。

 這種不尋常的情況表明,就業的下行風險正在上升,如果這些風險成為現實,可能會以大幅裁員和失業率上升的形式迅速發生。

4、GDP 增長與通膨

 今年上半年 GDP 增長顯著放緩至 1.2%,約為 2024 年 2.5% 增速的一半。

 增長下降主要反映了消費支出的放緩。

 關稅開始推高某些商品類別的價格。

 截至七月,總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在過去 12 個月上升 2.6%。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核心 PCE 價格同比上升 2.9%。

 核心商品價格在過去 12 個月上漲 1.1%,與 2024 年溫和下降形成顯著轉變。

 房屋服務通膨仍呈下降趨勢,非房屋服務通膨仍略高於歷史上與 2% 通膨一致的水平。

 關稅對消費者價格的影響現在清晰可見,預計這些影響將在未來數月累積。

5、貨幣政策的影響與展望

 關稅導致的價格上漲是否會實質性地增加持續通膨問題的風險是貨幣政策的關鍵問題。

 合理的基線預期是,這些影響將是相對短暫的,是一次性的物價水平轉變。

 然而,關稅造成的物價上行壓力也有可能引發更持久的通膨動態,這是一個需要評估和管理的風險。

 工資-價格螺旋上升的風險: 考慮到勞動力市場並非特別緊張且面臨日益增長的下行風險,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可能發生。

 通膨預期上升的風險: 雖然通膨已連續四年高於目標,但長期通膨預期(市場和調查衡量)似乎仍保持良好錨定,並與長期 2% 的通膨目標一致。

 聯準會不會允許一次性的物價水平上升演變為持續的通膨問題。

 近期,通膨風險偏向上行,而就業風險偏向下行,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局面。

 目前政策利率比一年前更接近中性利率,且失業率和其他勞動力市場指標的穩定性允許聯準會謹慎行動。

 貨幣政策並非預設路線,FOMC 成員將完全根據對數據的評估、經濟前景及其風險平衡來做出決策。

6、貨幣政策框架檢視與調整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框架基於國會賦予的雙重使命:促進最大就業和物價穩定。

 聯準會每五年進行一次公開檢視,今年的檢視是第二次,包括 Fed listens 活動、研究會議和政策制定者討論。

 2020 年的共識聲明旨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後「新常態」下的挑戰,當時利率接近有效下限(ELB),增長和通膨低,且菲利普斯曲線平坦。

 2020 年框架強調錨定長期通膨預期,並採用了「彈性平均通膨目標」這一彌補策略,確保即使在 ELB 限制下通膨預期也能保持良好錨定。

 2020 年的聲明曾指出,在通膨長期低於 2% 的時期之後,適當的貨幣政策可能會讓通膨適度高於 2% 一段時間。

 然而,疫情後的經濟重啟帶來了 40 年來最高的通膨,聯準會隨後果斷應對,在 16 個月內將政策利率提高了 5.25 個百分點。

7、2023 年框架檢視的主要修訂

 移除對 ELB 的強調:

    移除了將 ELB 描述為經濟格局「決定性特徵」的措辭。

    現在指出貨幣政策策略旨在促進廣泛經濟條件下的最大就業和物價穩定。

    在 ELB 附近操作的困難仍是潛在擔憂,但不再是主要焦點。

 回歸彈性通膨目標並取消「彌補策略」:

    取消了「彌補策略」,因為「有意地適度通膨超調」的理念被證明不相關。

    強調錨定通膨預期對於在不大幅增加失業率的情況下降低通膨至關重要。

    修訂後的聲明強調聯準會將「果斷行動」,確保長期通膨預期保持良好錨定。

    價格穩定對於健全穩定的經濟至關重要,並支持所有美國人的福祉。

 重新定義最大就業的措辭:

    移除了關於「彌補最大就業不足」的措辭。

    修訂後的文件更精確地指出,委員會認識到就業有時可能高於對最大就業的即時評估,而不一定會對物價穩定構成風險。

    如果勞動力市場緊繃或其他因素對物價穩定構成風險,預防性行動仍可能是有必要的。

    最大就業是指在物價穩定背景下可以持續實現的最高就業水平。

在目標不互補時採取平衡方法:

    當就業和通膨目標不互補時,將採取「平衡的方法」來促進這些目標,這與 2012 年的原始語言更為一致。

    聯準會會考慮偏離目標的程度以及每個目標預計回歸與雙重使命一致水平的潛在不同時間範圍。

8、政策框架的連續性

 貨幣政策必須是前瞻性的,並考慮其對經濟影響的滯後性。

 政策行動取決於經濟前景及其風險平衡。

 設定就業的數值目標是不明智的,因為最大就業水平無法直接衡量,並且會隨時間變化。

 長期通膨率 2% 被認為最符合雙重使命目標,並有助於維持長期通膨預期良好錨定。

 2% 的通膨率既足夠低,確保通膨不會成為家庭和商業決策的擔憂,同時也為央行在經濟衰退期間提供一些政策靈活性。

 繼續承諾大約每五年進行一次公開檢視。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