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區

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8月27日!AI概念股近一年三大法人進出!

最近外資群拼了命的買鴻海賣廣達,緯創,仁寶及和碩,除了鴻海第二季毛利率,營利率及獲利不受關稅10%及台幣升值10%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之前外資群賣太多鴻海股票,外資群在買了鴻海五十幾萬張股票後,今年累計還是賣超了12.5萬張,投信買超9.5萬張,投信就是0056及00918買的,自營商賣6150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62萬張,鴻海股價昨天收在209元,今年以來上漲了25元,漲幅13.59%,之所以鴻海今年漲幅比AI概念股及代工廠類股好,原因就是近一季三大法人買超了鴻海六十幾萬張,自己的股價自己拉抬及護盤,今年以來緯創上漲9元,股價收在113元,漲幅8.65%,外資群賣超8.88萬張,投信買超2.2萬張,自營商買超2.82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86萬張,緯創在2024年表現比較差,不過在2023年緯創表現是很好的,到了2024年後,市場看破緯創手腳,發覺2025年是鴻海及廣達的天下,今年以來廣達下跌22元,股價收在265元,下跌7.67%,外資群賣超15.1萬張,投信買超2870張,自營商買超1.1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3.8萬張,市場在2024年發現AI產業市值夠大,所以從本來炒作緯創及廣達,接下來在2024年炒廣達及鴻海,到了2025年下半年後,市場發覺鴻海才是AI伺服器的王者,所以下半年開始加速買超鴻海股票,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以來鴻海表現的比廣達更好,今年和碩下跌22元,股價收在70.3元,跌幅23.5%,外資群賣超9.45萬張,投信賣超4.59萬張,自營商買超4.07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9.97萬張,和碩沒有吃到AI伺服器的商機,很搞笑的事是,在2023年外資群及主力為了折磨鴻海中的散戶,炒完廣達及緯創後,也去炒作和碩,記得之前還有人在那說賣鴻海買和碩,那時鴻海股價100元,和碩九十幾元,我那時就說這就是天大的笑話,鴻海在價值投資十要素任何一點都狠甩和碩100條街,對鴻海來說,和碩就是一個三流的代工廠,不要以為和碩當初股價漲的靠近鴻海,你就天真的以為和碩的競爭力及淨值要趕上鴻海,當初我就說過,時間是會證明一切的,當初被別人騙去賣鴻海買和碩的,現在應該就是躲到棉被中哭了,當初一張鴻海換一張和碩,現在三張和碩才能換一張鴻海,這讓人情何以堪,今年仁寶下跌9.7元,跌幅25.76%,股價收在27.95元,當初市場為了折磨鴻海中的投資者,也去拉抬了仁寶,這一檔真的就是來搞笑的,AI伺服器沒跟上,代工事業也七零八落,就是一間老人院的公司,我也是不懂憑啥2023年炒作仁寶,不過時間總是會去教訓一些好傻好天真的人,外資群今年來賣超仁寶24.8萬張,投信買超4.17萬張,自營商買超6.89萬張,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3.8萬張。

新聞說:蘋果官方宣布9月10日發新品!iPhone 17或引發新一輪換機潮,台灣時間27 日凌晨,蘋果正式公布了 9 月發表會邀請函,iPhone 17 系列將正式亮相,預計將引發換機潮。此次發表會以「Awe Dropping」為主題,蘋果以類似熱力圖的設計重構公司 LOGO,增添視覺衝擊力。根據先前爆料,包括 iPhone 17 在內的三條產品線多款新品都將在發表會上亮相。每年秋季的蘋果發表會重頭戲總是 iPhone。《彭博》記者 Mark Gurman 指出,自今年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起,蘋果計劃開啟為期三年的重大外觀革新周期,每年推出一款具備創新設計的產品。今年的 iPhone 17 系列仍包括標準版和 Pro 版共四款手機,其中 iPhone 17 Air 將取代多年 Plus 版本,成為本次新品最大的亮點。iPhone 17 Air 主打輕薄設計,厚度僅 5.6mm,重量 145g,但仍保留 6.6 吋大螢幕。此外,今年有望將原本只在 Pro 系列支援的 120Hz 刷新率 ProMotion 技術,下放到標準版的兩款 iPhone 17 產品上。此舉可能引領智慧型手機市場重新回到輕薄設計路線。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7 Air 可能取消 SIM 卡槽,成為蘋果首款全 eSIM 手機。iPhone 17 或引發新一輪換機潮,華爾街投行 Wedbush 分析指出,全球仍有超過 3 億部機齡超過 4 年的舊款 iPhone 等待更新。由於 iPhone 17 系列在外觀與功能上全面升級,預期將帶動大規模換機潮。Counterpoint 報告顯示,Pro 系列 iPhone 用戶平均換機周期為 2.75 年,非 Pro 系列用戶為 3.15 年。過去幾次外觀明顯改變的換機年,iPhone 銷量均出現明顯增長。今年標準版若搭載 120Hz 高刷與全系 A19 晶片,市場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今年 4 月,CounterPoint 發布的 2024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蘋果當季以 23% 的出貨量占比領先第二名的三星 7 個百分點。儘管 iPhone 16 未因 AI 技術推進出現大規模換機潮,但 iPhone 新品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依然明顯。隨著 iPhone 17 系列在外觀全面更新並補齊功能後,其出貨量有望進一步推動蘋果在全球市場的成長。中國國補有望推動 iPhone 換機潮,在中國市場方面,蘋果第三財季(2025 年第二自然季)財報電話會議中,庫克提到中國市場對公司部分設備的國家補貼提供了明顯助力:「國補確實適用於我們的一些產品,這對銷售有幫助。」根據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 8 月 1 日公布的計畫,第四批共 690 億元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將於 10 月下達,恰與 iPhone 17 的換機周期高度重合,政策支持可能成為推動國內換機潮的重要因素。結合產品創新、功能更新、強勁市場需求及國補政策的加持,今年 iPhone 17 系列在中國市場有望迎來換機大年。

這對鴻海第三季,第四季營收及獲利有什麼影響?

鴻海第三季與第四季 2025營收及獲利影響分析

基於最新市場分析與鴻海的財報預測,iPhone 17系列的推出預計將對鴻海帶來正面影響,特別是考慮到產品創新(如輕薄設計、120Hz刷新率下放標準版、全eSIM等)、全球換機需求,以及中國的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鴻海作為蘋果主要組裝供應商(負責大部分iPhone生產),其業績高度依賴iPhone銷售。以下分析分季度拆解,結合AI伺服器業務的強勁成長(雖非iPhone直接相關,但貢獻整體營收),預期iPhone 17將放大第四季效應。

整體背景與驅動因素

iPhone 17預期銷售:分析師估計全球有超過3億舊iPhone待換機,iPhone 17的外觀革新(包括iPhone 17 Air取代Plus版)可能引發換機潮。Counterpoint報告顯示,Pro系列用戶換機周期約2.75年,非Pro約3.15年;若標準版搭載高刷與A19晶片,競爭力提升,預計出貨量成長。

中國市場助力: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的690億元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將於10月下達,與iPhone 17出貨高峰重合。Apple CEO庫克在第三季財報(財政第三季為2025年4-6月)表示,補貼已幫助中國銷售上升;這可能推動iPhone 17在中國市場的換機大年,間接提升鴻海組裝訂單。

鴻海業務結構:iPhone佔鴻海營收約40-50%,第三季通常為生產準備期(招聘、備料),第四季為銷售高峰。同時,AI伺服器業務(預計2025年營收超過1兆,市佔40%)提供額外支撐,第三季 AI營收預計年對年成長170%。

風險:地緣政治(如美中關稅)、匯率波動可能壓抑成長;但鴻海已擴大印度生產(雖中國仍主導),以分散風險。

第三季 2025(7-9月)影響

第三季為iPhone 17發表前夕(9月10日),重點在生產備貨。鴻海已加大中國工廠招聘,並從印度召回工程師支援iPhone 17生產線,這將提升第三季產能利用率。

營收預測:鴻海於2025年8月14日Q2財報中預測第三季營收將「顯著成長」,季對季和年對年均上漲。iPhone 17備貨貢獻部分成長(估計10-15% 年對年貢獻),但主要驅動仍為AI伺服器。整體第三季營收預期達1.8-2兆(基於第二季 1.64兆+24% 年對年趨勢)。

獲利預測:毛利率預計維持6-7%(第二季為6.1%),淨利年對年成長15-20%。iPhone 17的輕薄設計可能增加組裝複雜度,短期壓低利潤率,但規模經濟將緩解。AI業務高毛利(估計15%以上)將拉抬整體獲利,預期淨利NT$50-60億。

iPhone 17特定影響:正面但有限(生產初期),若換機預期熱絡,訂單提前湧入可推升營收5-10%。中國補貼雖10月啟動,但第三季末的發表會宣傳可能刺激預購。

第四季 2025(10-12月)影響

第四季為iPhone銷售旺季,iPhone 17出貨高峰(預計9月下旬開始)。歷史上,外觀大改款年(如iPhone 12及14)銷量成長20%以上;結合中國補貼,預計放大效應。

營收預測:預期年對年成長20-30%,達2.1到2.5兆(參考2024 第四季記錄2.13兆年對年成長15%)。iPhone 17貢獻主要部分(估計佔第四季營收45%),若換機潮成形(全球出貨量預測2.3到2.5億支),鴻海訂單將激增。中國補貼直接刺激銷售,估計貢獻額外10%成長。

獲利預測:淨利年對年成長25-35%,達55-70億。規模效應提升毛利率至7%以上;但若eSIM轉型增加供應鏈成本,短期利潤率可能微降。AI伺服器持續貢獻高獲利,緩衝潛在波動。

iPhone 17特定影響:高度正面,若中國市場迎換機大年(補貼適用iPhone),銷量可成長15-20%,直接推升鴻海營收。Apple 第三季財報顯示中國銷售已受補貼助力,第四季延續趨勢。

季度比較表格

地緣風險影響第四季更多

總體而言,iPhone 17結合創新與政策支持,預計帶動鴻海2025下半年業績強勁成長(全年營收年對年+20%以上),但需監控全球經濟與供應鏈變數。鴻海的AI多元化將提供額外緩衝。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