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超車比亞迪!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市值突破1兆人民幣 成A股「兆元俱樂部」第13位成員,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工業富聯29 日截至午盤股價報每股人民幣 50.77 元,上漲 3.74%,總市值達 1.01 兆,成為第 13 檔市值破兆的 A 股個股,而在午後開盤不久後,市值也正式超車比亞迪。根據同花順提供的數據,在所有滬深北 A 股中,按市值來排名的話,工業富聯排第 13,比亞迪排第 14。8 月 10 日,工業富聯發布半年報,營收及利潤同創歷史新高。財報顯示,受惠於 AI 相關業務的強勢成長,工業富聯上半年實現營收 3607.6 億元,年增 35.5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 121.13 億元,年增 38.61%。今年年初至周四 (28 日) 為止,工業富聯股價累計上漲 132.05%。根據萬得發布的 2025 年上半年中國企業 (含 A 股、H 股、海外上市股) 市值 500 強榜單,截至 6 月底,工業富聯在中國企業中市值排第 31 位。另據東方財富今日的實時中國上市公司市值榜,工業富聯已上升至第 18 名。作為 AI 伺服器廠商的工業富聯表示,AI 伺服器在雲端運算業務的佔比穩定擴大,今年第二季整體伺服器營收成長超 50%,雲端服務商伺服器營收年增超 150%,AI 伺服器營收年增超 60%,輝達 GB200 系列產品出貨量逐季攀升。該公司也表示,2025 年全球多家大型雲端服務商的 AI 基礎設施建設資本開支延續擴張趨勢。根據 TrendForce 集邦諮詢數據,今年 AI 伺服器需求持續成長,產值達 2980 億美元,佔整體伺服器產值的比例達 7 成以上。富士康等 ODM 廠商與主要的 AI 晶片廠商輝達走得很近。2017 年,富士康母公司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與輝達等合作推出全球第一台 AI 伺服器 HGX1。根據摩根士丹利預估,2024 年輝達 HGX/DGX 伺服器中,有 28% 來自鴻海及鴻海子公司工業富聯,佔比位居第二的則是另一家 ODM 廠商廣達,佔 24%,之後才是超微電腦和 Inventec/ZT Systems。
工業富聯股價瘋狂上漲,這對鴻海有什麼好處嗎?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工業富聯的控股母公司,持有其約84%的股份,這使得工業富聯股價的瘋狂上漲直接帶來多項好處。以下是主要影響:
1. 資產價值和股權收益大幅提升
鴻海持有工業富聯高達84%的股權,因此工業富聯市值突破1兆人民幣(約合新台幣4.2兆元)意味著鴻海的這部分資產價值同步暴增。以工業富聯最新市值計算,鴻海持有的股份價值約達8400億人民幣,這不僅強化鴻海的資產負債表,還可能在未來透過分紅或潛在股權交易帶來現金流入。例如,工業富聯上半年淨利達121.13億元人民幣,年增38.61%,鴻海作為大股東可分享大部分利潤分派。
2. 集團財務業績獲得提振
工業富聯是鴻海AI布局的核心子公司,其AI伺服器業務強勁成長(第二季整體伺服器營收年增超50%,AI伺服器營收年增超60%)直接貢獻到鴻海的合併財報。鴻海的季度和年度財報會因工業富聯的獲利而更亮眼,例如工業富聯第二季淨利年增51%至約70億元人民幣,這為鴻海法說會提供正面訊號,並可能推升鴻海整體毛利率和營運利潤。法人預期,這種子公司業績的「補血」效應將持續放大鴻海在AI和雲端領域的競爭力。
3. 提升市場信心和鴻海股價連動
工業富聯股價今年累計上漲132%,市值排名躍升至A股第13位(超越比亞迪),這創造「母以子貴」的效應,常見於集團股價連動。投資者對鴻海集團的AI前景更樂觀,可能帶動鴻海在台股的表現,例如工業富聯財報發布後,鴻海股價往往跟隨上漲。此外,這強化鴻海在全球供應鏈的聲譽,尤其在與NVIDIA合作的GB200系列產品上,鴻海市占率達28%,位居第二。
4. 戰略和業務協同效應
工業富聯的漲勢反映AI基礎設施需求擴張(預估2025年AI伺服器產值達2980億美元),這與鴻海的ODM業務高度整合。鴻海可藉此擴大與雲端巨頭(如微軟、Meta)的合作,強化集團在AI伺服器和工業互聯網的領導地位,間接降低對傳統組裝業務的依賴,並開拓新成長動能。
總體而言,這波上漲不僅是短期財務利多,還鞏固鴻海的長期競爭優勢,但需注意市場波動和地緣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