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發言人巫俊毅表示:下周舉行的鴻海科技日除了二款電動車新車外,也將展出替輝達代工的 AI 伺服器GB200量產版產品,並預計於11月開始生產、12 月出貨。巫俊毅說明,科技日所展出的GB200伺服器與Computex不一樣,科技日是量產版的GB200,包含伺服器、機櫃以及液冷系統,並有冷卻液在其中,而鴻海在GB200不論NVL36或NVL72都能供應,但會以NVL72機櫃為目標。巫俊毅表示,GB200伺服器造價高、設計架構複雜,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廠商就能勝出,而鴻海在GPU以外的零組件當中,有8成是由鴻海自己供應。他進一步說明,AI伺服器主要有兩大類零組件,一個是交換機,一個是冷卻系統,鴻海在交換機具主導地位,冷卻系統方面則有很多廠商在做,如果是液對氣,則需要氣冷輔助液冷散熱櫃,若是液對液,則需要 InRow Cooling,看個別廠商做得是哪一塊。至於外界關注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是否今年也會到場參與鴻海科技日,巫俊毅表示,只要是和鴻海的合作夥伴或是客戶都有邀請,而今年科技日規模比去年增加一倍,預計會有2000位嘉賓參與。鴻海科技日今年邁入第五年,本屆四大亮點為生成式AI、三大平台、國際化、夥伴關係,展現鴻海完整AI解決方案、三大平台融入AI全面應用、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
上星期鴻海股價上漲14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66865張,集保股權分佈顯示股東減少26842人,千張超級大戶合計買超76542張,這一周鴻海股價上漲3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9380張,集保股權分佈顯示股東人數減少6715人,因為集保股權是計算到星期四,也就是從上星期五到這星期四,昨天三大法人合計買超25021張,這部份會算到下周的集保股權,三大法人買25021張的話,至少鴻海股東還會再減少六千人左右,這兩周鴻海合計上漲了17元,股價來到了26萬個散戶平均成本194元,股東合計減少33557人,這也是我常和大家說的,散戶可以套牢抱永遠,一旦解套就會馬上賣,鴻海股價從234.5元向下跌到230元,220元,210元,200元時,散戶的錨點是234.5元,所以會覺得200元到230元還是很便宜,當鴻海股價跌到160元,這時散戶心中的錨點就變成了160元,鴻海股價漲到194元,散戶會覺得股價已經上漲了34元,覺得應該先賣一趟,之後鴻海股價跌回到180元,170元,甚至是160元再來買,但鴻海股價之所以能突破散戶的平均成本,一定就是三大法人大舉的買超,近兩周下來,三大法人合計買超86245張,千張超級大戶買超了約十萬張,三大法人及千張超級大戶買了股票後,自然就是會拉抬及護盤,而且三大法人及千張超級大戶是看到鴻海GB200在11月準備大量生產,12月份要開始出貨才進來買的,這等於就是有實質的利多,接下來鴻海的營收會因為GB200出貨而愈來愈好,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你不用和我說自己對鴻海多有信心,說自己是價值投資者,那完全沒有什麼意義,你抱不抱得住鴻海股價,只要股價波動下去就知道了,之前鴻海股價在186元時,有人問我會不會跌,我和他說鴻海股價如果下跌,你就持續的再買進,鴻海股價跌到180元,170元,甚至是160元,那你的庫存才會有180元,170元及160元的庫存,當你投資一家公司時,你要看的是公司是否符合價值投資十要素,如果符合的話,股價跌下來就是讓你白撿便宜,鴻海股價從186元跌到160元,然後股價又上漲到194元,時間剛好就是從8月2日到10月4日,等於就是讓你有兩個月時間能買到低成本庫存,那時我就一直和大家說,鴻海GB200終究是會出貨,就算市場一直在那謠傳GB200晶片延遲,但價值投資者看得是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就算真的有幾個月的延遲,我是不懂有什麼好擔心的,在市場有疑慮及看衰時,那就是你佈局的大好時機,不然現在整個市場都看好鴻海GB200準備在11月大量生產,12月開始出貨,在這麼樂觀的的消息面下,我是不相信你能撿到什麼便宜,你知道鴻海GB200在11月要大量生產,12月要開始出貨,別人也知道,你想買,別人也想買,市場上買的人多,賣的人少,價格自然就會上漲,所以現在你聽到GB200確定的行程後,你想要撿便宜,覺得自己194元賣了之後能在180元,170元甚至是160元買回來,你到底是有多傻及多天真,你想低接的原因是看好GB200之後出貨會讓鴻海營收及獲利大增,別人也是知道GB200會讓鴻海營收及獲利大增,那別人為什麼要便宜的把股票賣給你,這不是很簡單的邏輯而以嗎?
新聞說:台泥董事長張安平4日表示,中國大陸祭出多項經濟政策,效益不會馬上顯現,預期要3到4個月的時間發酵,第四季有機會看到一點,明年第一季後則會較明顯。張安平表示,中國大陸經濟可望起來,只是民間消費仍需時間調整,以房地產為例,確實會受惠此波政策,但消費者不會一看到新政策就去買房子,一定會先觀望才會有所動作,但整體而言,中國大陸經濟至少不會再往下走。不過,張安平也直言,中國大陸產能過剩還是一大問題,以水泥產業來說,當地的水泥研磨產能,足以供應全球市場需求量,甚至還會超過,不過,往好的方面來看,中國大陸今年起已推出減碳政策,預計明年上路。張安平進一步說明,該政策主要獎勵三年內減碳最好的前10%水泥業、淘汰減碳表現最差10%的業者,雖然對降低水泥業產能過剩問題將有所改善,但是還是不夠,後續仍需要時間逐步調整。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